臨沂市民大講堂論道《孫子兵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6月30日,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的文學博士王震做客市民大講堂,講述這部齊文化的結晶,及其背後的深厚文化根基。

主講嘉賓:山東大學副教授 王震

《孫子兵法》竹簡於1972年在臨沂出土,這批珍貴的竹簡為研究中國先秦和漢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文學、音訓、簡冊、曆法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文獻資料。

特別是失傳1700多年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解開了歷史上孫子和孫臏是否一人、其兵書是一部還是兩部的千古之謎。

漢簡出土名揚四海,震驚中外,與「馬王堆」「兵馬俑」齊名,被列為「新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造就了這部兵學奇書?孫子所處的時代都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孫子兵法》對後世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王震從解讀孫子的家世及齊國文化的淵藪入手,著重介紹《孫子兵法》的作者、成書、主要思想內容及其歷史影響,糾正當前主流觀點對該書認識的一些誤區,講述該書與中外軍事著作的思想差異及其原因,並從文化史的視角解讀其與齊地域文化的關係。

王震稱,《孫子兵法》是齊文化的結晶。

在先秦兵學文化中,齊國兵學占據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擁有孫武、孫臏、司馬穰苴等一大批著名兵學理論家和《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等一大批兵學名著,而且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兵學理論體系。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它還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兵家的哲學,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現場

王震與聽眾互留聯繫方式

相關連結:

《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在世界軍事史上影響深遠

「《孫子兵法》不只是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所體現的戰略戰術對世界軍事史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王震介紹說,《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

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

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孫子兵法》又稱《孫子》、《孫武兵法》和《吳孫子兵法》,是兵家經典著作,由春秋末年著名軍事家孫武所著。

「《孫子兵法》在深刻總結春秋時期各國相戰的經驗的同時,集中概括了戰略戰術的一般規律。

」王震說,這部書主要體現了以弱勝強與以強勝弱、兵者詭道與兵聞拙速、成本意識與危機意識等戰略戰術。

王震稱,齊國歷史傳統比較重視工商、技術、智慧、以及學術,這也給《孫子兵法》的撰寫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他說,「全書共分十三篇,主要論述了軍事學的主要問題,對當時的戰爭經驗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一些著名的軍事命題,並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軍事規律。

據了解,《孫子兵法》一書主要體現了太極的思想、慎戰的思想、全爭的思想、先勝的思想。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這主要體現了慎戰的思想,孫子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關係國家生死存亡,不可不研究。

「這部書的作者孫武,原是齊國人,後來輾轉到吳國,當時適逢公子光政變。

他被吳國聘為將軍以前,曾經蟄伏20年之久。

」王震介紹,後來吳光即位,伍子胥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於是當時孫武就帶著這13篇兵書晉見吳王,從而獲得重用。

後來吳王進攻楚國,將領就是孫武。

記者龐尊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