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刷新世界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外國專家參觀良渚博物院。
前幾天,錢報記者報導過,9月1日至9月6日,全球文化遺產界的「奧林匹克」——第四屆文化遺產世界大會在浙江大學召開,由浙江大學與國際思辨遺產研究協會(ACHS)共同舉辦,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協辦。
昨天是大會的最後一天,43個國家,包括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早稻田大學、北京大學等在內的200多所世界一流大學和文化遺產研究機構的300多位專家學者,專程從浙大趕往良渚,參加「良渚古城遺址國際學術研討會」。
良渚二字,這幾年在國際上持續刷屏。
擴大良渚古城的國際知名度
文化遺產世界大會是全球性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參與國家(高校和研究機構)眾多。
昨天,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同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壽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學系終身教授納爾遜·格拉本分別做了主題發言,探討了良渚古城遺址的突出普遍價值、保護與管理、旅遊發展策略。
國際思辨遺產研究協會主席露西·莫里塞特教授是第三次來中國,去年11月就來過良渚。
上午,她和專家們參觀了最近重新開館的良渚博物院,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來。
「這是一個很棒的博物館。
之前,我對良渚文明所知很少,最近我學到了很多,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博物館裡非常詳盡地說明了良渚考古發掘史,發掘史的展現是一座橋樑——這讓今天的我們能夠了解這處遺址在我們文明中的位置。
」露西對錢報記者說。
大部分專家是第一次來到良渚博物院,觀看了良渚古城的英語宣傳片後,刷新了對中國文明的認識。
「我想說,良渚的發現和我的生日幾乎是同時的,我生日之後的幾天,就發現了良渚遺址。
」納爾遜·格拉本教授第一次來良渚就「套近乎」,把大家都逗樂了。
良渚遺址管委會主任張俊傑說,良渚古城遺址的研究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各方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專家開始參與其中,希望未來能夠進一步擴大良渚遺址學術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跨國界、跨學科的研究 。
陳壽田告訴錢報記者,這次來參會的部分學者,是世界文化遺產組織的專家,甚至是世界文化遺產專業評估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成員。
「組織他們實地考察良渚博物院,討論良渚古城遺址的突出普遍價值,分享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成果,有助於包括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內的國際專家認同良渚古城遺址的突出普遍價值,認可遺址保護的有效性,擴大良渚古城遺址在世界文化遺產領域的知名度、美譽度、認可度。
」
良渚研究成果打下學術基礎
陳壽田說,最近10年,我們的良渚學研究與日本金澤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出了一批研究成果,為解讀良渚文明,提高國際學術認可度打下了學術基礎。
「特別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學者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以及與劍橋大學倫福儒先生聯合在英國《古物學》上發表的良渚古城研究論文,為良渚古城的價值提煉奠定了學術基礎。
」
良渚已經成為中國第一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目前一期正在建設中。
前幾天,錢報記者看到一張照片,良渚古城莫角山宮殿區上空,飛來了一群白鷺,攝影師抓住了那個瞬間,大家後來數了數,竟有46隻。
關於如何進行現場展示,陳壽田說,我們引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模式,推進良渚古城遺址的現場展示。
按照「可識別、可逆」的原則,嘗試運用綠植標識、模擬復原、小品雕塑、數字演示等手段,展示良渚古城遺址的文明特徵、價值內涵。
很多專家表示,良渚古城遺址價值重大,中國政府歷年來對良渚古城遺址的保護力度和保護成果值得讚賞,以遺產保護為基礎的旅遊發展未來可期。
陳同濱說,良渚古城連同「水城」規劃格局與營造技藝,外圍水利系統等城市的水資源管理工程,展示了5000年前中華文明,乃至東亞地區史前稻作文明發展的極高成就,「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範例,我們希望全世界予以保護。
」
第四屆文化遺產世界大會召開 世界聚焦「良渚古城」
9月1日,杭州迎來了繼G20杭州峰會後的又一重大國際活動——被譽為全球文化遺產界「奧林匹克」的「第四屆文化遺產世界大會」在浙江大學召開。來自43個國家,包括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