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出土的鎮國之寶 | 司母戊鼎改稱「后母戊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安陽殷墟出土的鎮國之寶

青銅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時候極為普遍的烹飪器,其後實用意義逐漸減弱,成為權勢的象徵物。

夏鑄九鼎的傳說,表明了青銅器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發生於春秋時代的「問鼎中原」事件,是這種觀念的延續。

安陽殷墟發現的中國古代體量最大的青銅器──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鼎給予人們的精神震撼!

司母戊鼎改稱「后母戊鼎」

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亦稱「司母戊大方鼎」。

鼎通體高133厘米、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重達832.84公斤,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1959年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通過研究考證,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鼎腹內壁銘文「司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jǐng)的廟號。

司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鑄造而成的。

鼎的鑄造工藝十分複雜。

商周時期,精美的青銅器鑄造均採用合范法,即為後世稱為陶范法的鑄造工藝。

根據鑄痕觀察,鼎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

鼎身共使用8塊陶范,每個鼎足各使用3塊陶范,器底及器內各使用4塊陶范。

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

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

而且,製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過程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同時必須配備大型熔爐。

鑄造時需要二三百個工匠同時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司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採用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聰明才智。

發現於1939年的司母戊鼎,因其鼎內部鑄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

司母戊鼎的原意是: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處指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

「司母戊」含義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鼎。

最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稱其為司母戊鼎,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

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於是,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來了。

對於這一命名,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

於是在此後出版的《辭海》對「司母戊鼎」作了這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后母戊」)。

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做。

如今,把「司」改為「後」,實際上是否定了從前把「司」理解為「祭祀」的說法。

大部分專家認為「后母戊」的命名要優於「司母戊」,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

改為「后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而意思上此處更接近「商王之後」。

關於「司母戊鼎」的究竟如何稱呼,目前學術界仍有很大的爭論。

一直以來,人們都稱之為「司母戊鼎」,隨著一些考古學家對商代文明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專家傾向認為應改名為「后母戊鼎」。

2011年3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的新國家博物館,原司母戊鼎已改稱「后母戊鼎」。

當天出版的各地報刊,都推出了「后母戊鼎」的圖片文字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