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木的深度介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辭海》1979年版認為「木材因地層變動而久埋於土中者,稱為『陰沉木』,也叫『陰木沙』。
一般多為杉木,質堅耐久,舊時以為制棺木的貴重木料。
」山之北,水之南皆曰陰,一般將生於山北或秋冬生者稱之為陰木。
而陰木顯然與陰沉木有異,陰木為生於地上之木,陰沉木則是久埋於地下之木。
陰沉木並不單指杉木一種,而是久埋於地下未腐朽、可以為器的多種木材的集合名稱。
這些木材的共同特點為耐潮、耐蟲、耐腐並具香味,油性重。
其種類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綠楠、鐵力等。
陰沉木在各地均為不同的名稱,東北松花江流域稱之為「浪木」、「沉江木」,四川稱之為「烏木」(主要陰沉木顏色一般呈深色)。
四川成都還有一個「烏木藝術博物館」。
四川是不產烏木的,烏木產自於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
四川的所謂「烏木」實為陰沉木,二者在概念及本質上均有天壤之別,不可混為一談。
陰沉木除按樹種分類外,還按陰沉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沉於河流泥沙之中,一般是由上游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而將樹木沖入河流深埋於河床;2. 地震所造成樹木掩埋;3.
埋於地下數年之棺木。
由於以上原因,陰沉木顏色一般趨深且色差明顯。
因長期深埋,含水豐富,木材加工時極易開裂、變形、翹曲,但乾燥後加工表面十分潤澤光亮,手感極佳。
歷史上陰沉木一般用於棺材或小器物的製作,極少用於家具的製作。
陰氣過重在今天也仍為大忌。
由於陰沉木自身的特點,一些廠家對陰沉木進行化學染色處理,使其達到理想的色澤而喪失其本身的特色,對人及環境有明顯的污染。
陰沉木種類繁雜、良莠不齊、顏色斑駁、成大器者寡,用其製作雕刻及根藝品者多,拼補、粘接製成仿舊家具的也不少,但與紫檀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在中國民間,陰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稱之為烏木,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神木」。
陰沉木的形成久遠,據可考資料記載: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貴古木,由於遭受到突如其來的重大的地理、氣象變化(如地震、山洪、雷擊、颱風等),有的被深埋於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陰暗地層中,時間長達數千年,甚至幾萬年,它們歷經激流沖刷、泥石碾壓、魚啄蟹棲,以致形狀各異,姿態萬千。
經大自然千年磨蝕造化,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其質地堅實厚重,色彩烏黑華貴,斷面柔滑細膩,且木質油性大、耐潮、有香味,萬年不腐不朽、不怕蟲蛀,渾然天成。
古籍中記載個別樹種還具有藥用價值。
它集「瘦、透、漏、皺」的特性於一身,不愧享有
「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譽。
陰沉木自古以來就被視為名貴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貴及地位的象徵。
我國民間素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和「黃金萬兩送地府,換來烏木祭天靈」的民諺。
在古代,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皆把陰沉木家具及出自陰沉木雕刻的藝術品視為傳家、鎮宅之寶,辟邪之物。
歷代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陰沉木尤其成為各代帝王建築宮殿和製作棺木的首選之材。
清代帝王更將其列為皇室專用之材,民間不可私自採用,致使陰沉木更加稀少。
民國時的竊國大盜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皇帝夢」沒做多久就一命嗚呼。
但為了顯示曾有過帝王身份,其家人費盡心思,耗費大量家財覓得陰沉木,為其拼了一副棺木。
這雖是歷史笑談,但從中也看出了陰沉木的貴在難求。
嚴格說來,陰沉木已超出了木頭的範圍,而應將之列為「珍寶」的範疇。
這是因為,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寶苑」就珍藏有陰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可見其珍貴的程度已遠遠不是一般木頭所能企及的。
陰沉木家具及藝術品就其質地、文化價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甚至已經超過了名貴的紫檀木。
陰沉木由來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
泥潭不損錚錚骨,一入華堂光照衣。
由於其數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極具觀賞價值,因而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附加值。
利用陰沉木獨有的材質,古奧的神韻及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製作的家具和藝術品,是自然與人文高度融合的藝術品,極具觀賞和收藏價值。
更多古玩諮詢加微:13764948864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