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彩中華·中國黎族服飾展》在上海紡織博物館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民網上海11月26日電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中南部地區,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早在3000年前,黎族先民就已在海南島上繁衍生息。

黎族也是中國最早發展棉紡織業的少數民族之一,唐宋時期黎族的棉紡技術已領先於中原發展起來。

獨特的海島環境、悠久的人文歷史,孕育了別具風情的黎族傳統文化。

他們造船屋、尚狩獵,刻木為契、點線文身,構成了黎族傳統社會古樸而溫情的畫面。

上海與海南,一個江之尾,一個海之角,千年以前千里相隔,並無干係。

宋末元初,松江人黃道婆流落崖州(屬今三亞市),在當地學習黎族紡織技術,回到松江後創造出更為先進的棉紡工具和紡織技術,成就了一段中國紡織史上的傳奇,也將兩個地域緊密關聯起來。

11月26日,由上海紡織博物館與中國民族博物館主辦、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協辦的「絢彩中華——中國黎族服飾展」拉開了帷幕。

本次展覽是紡博館本年度少數民族服飾系列展覽的收官之作,按哈、杞、美孚、潤、賽等五個方言區,分別展示了不同地區服飾在主題、紋樣、色調、藝術風格等方面的不同,呈現出類型多樣、內容豐富、風格各異的特點。

如操杞方言的婦女多著對襟無紐繡有部族標誌長柱花的上衣,搭配短筒裙和黑色或繡花的頭巾;操潤方言的婦女多著長袖V領的寬大貫頭短衣,搭配鮮艷的「超短裙」和黑色或織繡頭巾。

黎族服飾中的樹皮衣、藤甲衣、貫頭衣、無領衫,還有極具現代感的「超短裙」,以及多達160餘種黎錦紋樣、沿襲了千年傳統的五色分用,都保留了很多中國古代服飾的固有形式和遺風,對於研究中國服飾的演變提供了重要的民族學依據。

黎族女子從六七歲起就開始學習紡紗、染紗、織布、刺繡四大工藝,清代的程秉劍就曾用「光輝艷如雲」來讚美黎錦艷麗的色澤。

本次展覽除了服裝和織錦,還展出了黎族進貢皇朝的珍品龍被,以及各方言區的精美首飾。

上海紡織博物館希望通過這些精美的服裝使觀眾得到美的享受,同時連結起上海和海南的地理文化空間,為觀眾了解黎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提供多方位的視角。

展期至2017年1月20日結束。

(方博 屠知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