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大隱於市一鴻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月6日凌晨,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在港逝世,享年101歲。
饒宗頤,字伯濂、固庵,號選堂,1917年8月出生於廣東潮州,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80餘年。
饒宗頤學養廣博而專精,他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學、上古史、藝術史、詩詞學,乃至書畫音律,至百歲高齡仍筆墨揮灑不息。
饒宗頤1949年來到香港,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漢學家,至今已有著作100餘種、論文1000餘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月6日上午表示,非常敬重饒宗頤,形容自己和對方關係密切,曾邀請饒宗頤和家人到禮賓府茶聚。
「姑蘇香腐」讓他六歲揚名
在學界,有北錢(鍾書)南饒,或北季(羨林)南饒的說法。
季羨林先生曾對饒先生一生學術成就有過一篇介紹性文字,稱饒宗頤先生在中國文、史、哲和藝術界,以至在世界漢學界,都是一個極高的標尺。
他的《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幾乎涵蓋國學研究所有領域,被學界譽為20世紀國學研究的一座豐碑,走出一條國學研究的新路子。
饒先生名「宗頤」,父親饒鍔為他取這名字,是要他師法北宋五子之首周敦頤。
饒宗頤出生於廣東潮安縣大富之家,早年家有藏書樓「天嘯樓」,藏書以10萬計,這使他從小在詩書畫的環境中受到父親和名師的教導。
他5歲讀古典小說,從名師習書法;7歲寫《後封神》;8歲讀《通鑑綱目》;9歲學經史佛典;11歲學繪畫……20歲前,已把香港新墾書局出的新書全部讀完。
饒氏族人津津樂道於他6歲時的一件逸事:當年家鄉一位文壇耆宿以城內特產「姑蘇香腐」出謎,求唐詩一句,他當即答以「吳宮花草埋幽徑」,語驚四座,傳為佳話。
饒先生15歲時繼承父親遺志,續修《潮州藝文志》,直到2005年,由他任總纂的《潮州志》重新編印刊行,花時75年。
據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鄭煒明博士介紹,饒先生至今著作約70餘種,論文超過五百篇。
近十餘年來,也開始出版他的著作,如《饒宗頤史學論著選》《老子想爾注校正》《梵學集》《漢字樹》等。
90多高齡的饒先生現在每天都寫字、畫畫。
他又選定了兩個系列的重大選題,一個是《敦煌吐魯番研究》,一個是《補資治通鑑研究》,並邀集海內外學者合力攻關,最後由饒先生統籌定稿。
師承學術巨子治學強調首創
饒宗頤先生以中學肄業的學歷走上學術道路。
關於學術成就,他說:「我的學問首先是受了沈寐叟先生的影響。
」
中山大學姜伯勤教授說,沈曾植(寐叟)先生是晚清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巨子,是清末民初同國際學術界進行了對話的少數前驅人物,對中國學術界產生過重要影響力。
「他影響了從王國維直至饒宗頤先生等不止一代的學者」。
還有兩個人對他的一生產生過重要影響,一個是清儒孫詒讓;另一個是顧炎武。
饒宗頤的治學特點是喜歡提出新問題、新看法。
在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和金石學,以及在宗教史、藝術史、文學、梵學等領域的許多學術課題上都表現了首創精神。
饒先生是這樣表述自己做學問的方法的:「學問要『接』著做,而不是『照』著做,接著便有所繼承,照著僅是沿襲而已。
」
饒宗頤先生的治學背景,有兩個顯著特點:
一是作為一個中國學者,能夠在一生最能出成果的30年里(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避開來自政治的、社會的動亂,在法、美、英等等國際漢學界大環境中,接觸到早年流失海外的典籍孤本,併到印度等地作實地考察,從而得以多角度地研究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由於始終把根扎在香港,使他可以近距離了解內地考古新發現、學術研究新成果和文化新思潮,文化的血脈沒有割斷。
說到中國文化最好的東西是什麼,先生說道:「我覺得是能夠「隱」,這是了不起的。
外國人就是不能「隱」,就要打仗,他們有事不能商量;我們中國還有個「人情」也很好,大家有事還是要坐下來談判,商量商量,慢慢解決問題,就解決了,外國人一句不合就翻臉了。
所以中國人能夠容納很多不同的宗教,但是它平衡,擺平了。
」(來源|新華網 晚晴 作者|顏昊 樊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