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主槨室清理大發現 屏風上有孔子畫像記載孔子生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海昏侯墓主槨室清理挖掘現場

江西網絡廣播電視台11月14日南昌訊(記者 陶望平)出土的屏風上有孔子像以及記載了孔子生平等信息,墓主下葬時有重棺,兩枚馬蹄形金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14日開始清理髮掘,當天考古人員就發現多個重量級文物。

出土屏風有孔子畫像記載孔子生平

11月14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清理髮掘現場,工作人員發現一組屏風。

漆器屏風在墓底呆了2000多年,出土時呈倒地狀,已碎裂成多塊。

工作人員在清理屏風表面時,初步觀察發現,屏風上有孔子畫像及文字記載了孔子的生平、父母、弟子顏回等,其中,標有孔子的身高九尺六寸。

屏風上有孔子畫像記載了孔子生平

記載有孔子生平的屏風出土,這一發現令考古領隊楊軍大為興奮。

「在西漢時期,屏風一般為皇宮貴族使用,一般與床榻並列使用。

這將為墓主人身份提供全新的證據,」楊軍說道。

屏風上孔子的畫像,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孔子畫像。

這將為研究孔子的實際形象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也從側面印證了西漢時期統治階層獨尊儒術的景象。

此外,楊軍透露,在墓室另一邊,很有可能出現一件床榻。

「屏風出土位置在西室,這是墓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

那麼按照這個結構,『西室為堂、東室為寢』,東室內會出土床榻,」楊軍說。

墓中青銅刻漏為全國第六例

14日上午的清理髮掘中,出土的青銅器中有一件刻漏,也叫「滴漏」,它相當於現代人使用的手錶。

「之所以名為刻漏,是因為它流完了剛好一刻時間。

雖然計時時間較短,但更容易移動,便於攜帶。

」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張仲立稱,這件刻漏是全國出土的第六例。

依據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墓的單壺泄水型沉箭漏,其外形作園筒形,下有三足,通高22.4厘米,壺身接近壺底處有一小管外通。

壺蓋上有方形提梁,壺蓋和提梁有正相對的長方形小孔各一,作為穿插刻有時辰的標尺之用,壺中的水從小管逐漸外漏,標尺逐漸下降,可觀察時辰之變化。

專家分析稱,刻漏體型很小,從一壺水裝滿到泄放結束估計不足一個時辰或一、二刻鐘,壺中水量排放從滿壺到淺,先後流量不一,故其計時精度不會高,適用於日常生活作為粗略的時段計時工具。

墓主下葬時有重棺 象徵身份顯赫

楊軍介紹說,通過上午的發掘,海昏侯墓主槨室的結構基本展現出來。

主槨室分東西兩室。

東室為寢,偏北位置放有棺,出土有玉器青銅器等禮器,推測下葬時曾在此舉行過祭祀儀式。

西室為堂,類似「客廳」,出土有屏風。

楊軍介紹,發掘按由上及下由外及近順序清理。

漆木器如漆屏風等必須馬上提取,再立即進入飽水狀態保護。

此外,楊軍稱,主棺目前來看至少有兩重(chong),外棺已坍塌,內棺待發掘。

棺槨制是古代體現死者身份和等級的一種制度。

一般來說,官位或身份越高貴,棺和槨的層數越多。

「此前長沙馬王堆中辛追墓的棺槨是四棺兩槨。

」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副組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告訴記者,由於海昏侯墓的主槨室因地質運動發生過多次坍塌,棺槨的保存狀況沒有想像中好。

周代的棺槨制度有著明確的規定:「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發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槨室內置雙重棺,可見記載大體上是可信的,隨葬數量也是從天子到士依次遞減。

出土兩枚馬蹄形金器 或為交易貨幣

記者從海昏侯墓主槨室考古發掘現場獲悉,上午的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兩枚馬蹄形金器,一大一小。

兩塊馬蹄形金器

據國家博物館楊小林介紹,這兩個金器成色很好,上面有紋飾。

現在尚未稱重及測量長度。

楊軍稱初步分析應為馬蹄金,屬於計量貨幣。

專家稱,自漢武帝劉徹時期起,把金餅做成馬蹄形。

馬蹄金上有「上字」,專家推測可能為當時上林苑鑄造。

據《漢書?武帝紀》記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改鑄黃金形制,劉徹曾獵獲白麟,看見天馬,泰山頂顯現黃金。

劉徹認為這是祥瑞之兆,於是下令「更黃金為麟趾褭蹏蹄以協瑞焉」。

因為有這種說法,古人因此將「馬蹄金」視為寶物,認為放在家中可以鎮宅、辟邪。

馬蹄金一般是用於帝王賞賜、饋贈及大宗交易的上幣(註: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

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漢海昏侯墓挖出一座金礦!

每到年終,各種新聞盤點目不暇接,這不,國字號媒體新華社29號就發布了2015年國內文化十大新聞,按照事件發生時間順序名單如下:一、國家推進博物館免費開放二、「抗戰神劇」遭吐槽被叫停三、全國性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