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裡藏著南宋衙署 快看啥模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合川釣魚城范家堰遺址考古工地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

衙署位置

●位於合川釣魚城范家堰

●三層庭院沿山階梯式分布

衙署面積

●總面積1.5萬~2萬平方米

●核心區約8000平方米

衙署陳設

●地面有水池可滿足辦公用水

●後院有地下室應為地下金庫

衙署功能

●戰爭時期處理合州內政的政治中心

●與山上九口鍋的軍事指揮所相呼應

商報記者 劉曉娜

重慶商報訊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2015年科研成果匯報會上獲悉,合川釣魚城考古取得重大突破——該院2014年底曾在釣魚城范家堰發現一處大規模的高台建築遺址,推測是宋蒙戰爭時期合州州治衙署所在地,最近的考古工作印證了這一猜測。

該衙署總面積為1.5萬~2萬平方米。

建築格局 三層庭院沿山分布不懼炮擊

考古工地現場負責人王勝利說,這座建築遺址是典型的庭院式設計,由北向南呈三層階梯式分布,前院、中院、後院沿山體分布,格局明顯。

一二級階梯級差約3米,二三級級差約8米,衙署的最頂端可以觀看江對面蒙古軍隊的動態。

從地理環境看,這一衙署在整個釣魚城防禦體系中屬安全位置,即便蒙古軍隊能看到燈光,石炮也難以從山下打到衙署位置。

記者從市文遺院提供的考古工作報告中看到,這一遺址總面積1.5萬~2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區約8000平方米。

這是持續多年的釣魚城考古工作中,首次基本確定合州州治衙署遺址規模,而南宋時期州治的辦公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還原。

衙署規模 有地下金庫可6個部門辦公

據介紹,處在二級階梯的中院是四合院建築,發現了儀門、廂房、燈柱的基座等。

「殘留的燈柱基座有3個,每個直徑約2米,均呈八角形。

」王勝利說,從位置和對稱原則推斷,還應有第四個燈柱台基,不過已經在歲月流逝中被損壞。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袁東山說,燈柱台基證明這一建築是典型的南宋衙署風格,達到了6個部門辦公的規模。

考古中,考古隊發現一個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水池,平均深度3米左右,可提供3000~4000立方米的水,估計是用來滿足辦公區域用水需要。

衙署後院發現一個地下室,進口高2.3米、寬約1.6米。

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應是當時的地下金庫。

袁東山推斷,這一衙署的功能應該是戰爭時期處理合州內政的政治中心,與山上九口鍋的軍事指揮所遙相呼應。

消失原因 發現火燒痕跡或是元軍毀城

王勝利說,考古人員在衙署遺址下面還發現了大量的火燒土痕跡。

據史料記載,儘管1279年釣魚城守將王立投降後,釣魚城未被屠城,但釣魚城卻難逃毀城的命運,地面建築幾乎破壞殆盡,范家堰自然也難以倖免。

「考古發現的火燒痕跡,或許就是元軍焚城的證據。

」王勝利說。

此外,衙署遺址中還發現了大量南宋時期的瓷器。

考古價值

填補南宋衙署考古空白

為釣魚城申遺增加砝碼

袁東山稱,該衙署遺址是當前我國衙署考古的標杆性建築,填補了中國南宋時期衙署考古的空白。

從目前出土的建築遺址規格看,這算得上中國高規格的南宋時期衙署遺址。

其當時的政治規格相當於廳級單位,需皇帝親自批准才能建築。

袁東山還說,隨著釣魚城衙署考古工作的繼續開展,這一南宋時期的經典建築將逐步揭開神秘面紗,並得到有效保護,為釣魚城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增加砝碼。

他建議,今後,這一衙署遺址可與釣魚城遺址公園規劃相結合,向市民開放展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最早名叫江州城,秦代已現雛形

本報訊 (記者 王珊)如今高樓林立,充滿現代氣息的重慶城,你知道它是什麼時候開始有城的嗎?昨日,在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袁東山為100多名地理地圖愛好者,揭開了重慶古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