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南京十三個城門抬出的都是什麼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據傳,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時,為了防備盜墓,搞了一個障眼法。
在下葬的當天,根據朱元璋遺詔的指示,從南京的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棺。
明代的南京城,是由朱元璋親自參與設計的一個建築傑作,不僅有保存到現在的明城牆,還有因此而流傳至今的經典民謠。
比如現在坊間流傳的「內十三,外十八「」的說法,就是指當年南京城內城的十三座和外城的十八座城門。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更為經典:「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蔔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
」這個說法至今已經流傳了六百年,仍然經久不衰。
有的人可能會以為這只是民間段子,不足為信。
但是這個說法在正史上也並非毫無蹤跡。
比如明人朱國楨就記載了朱元璋當時出殯的場景「而發引,各門下葬」。
這種說法在後來的一些盜墓方面的書籍中記載更為詳盡。
但是我們也不禁會想,朱元璋葬在明孝陵是一件眾所周知的事,還何必搞這種障眼法呢?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這個問題也讓我非常困擾,有人說那是因為朱元璋並非葬在明孝陵。
這我感覺不太可信,孝陵是朱元璋親自選定的千年吉地,耗費幾年時間終於建成的陵寢,他會選擇不去住?個人感覺幾乎不可能。
那麼為什麼還要各門下葬,我們通過一件歷史事實,似乎可以發現其中的眉目,他這麼做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防備盜墓,而是另有原因。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恢復了一個在中國幾乎消失的制度,殉葬制。
朱元璋去世前,立下遺詔,依據古制,後宮之中凡是沒有生育過的嬪妃,一律殉葬,除此外,還有大量宮女從死。
那麼一共死了多少,採用什麼辦法處死的,明史之中沒有記載,但是在朝鮮史書中有一些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從死者宮人數十。
據記載,喪事結束後,建文帝親自下令,對這些主動殉葬的宮女家人予以了表彰和獎勵,她們的父親兄弟多為授予千戶職務,這些人即所謂的朝天女戶。
所以由於太祖朱元璋的殉死者眾多,不可能抬著所有棺木集中發喪,為掩人耳目,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
送葬當年,朝廷兵士護衛左右,百姓不得接近,只能遠遠看到送葬隊伍,於是便有了十三個城門抬棺材的民謠。
只是這些棺材只有一個是朱元璋的,而其他的全是那些殉死妃嬪和宮人的!
朱元璋下葬迷魂陣:13口棺材同出城,不是防盜,原因令人髮指
公元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結束了他的一生。死後朱允炆為爺爺朱元璋舉辦了隆重的喪禮。而朱元璋下葬當天,出現了一個怪相,內城總共13個城門,每一個城門都有一口棺材出去。這也就是民間傳說的」十三...
朱元璋下葬時候疑雲密布,一個宮女竟然逃脫殉葬,與人成親生子?
過去民間關於朱元璋的死亡時間,有各種說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初十,一說是閏五月初五,一說是閏五月十七日等。但《明史·太祖本紀》上面對朱元璋死亡時間的記載還是相當清楚的,「閏月癸...
朱元璋下葬為自己擺下一個「迷魂陣」,600年來至今無人能破解
核心提示:自從三國時期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官職專門盜挖古墓以來,歷代帝王將相對自己陵墓的反盜墓的工作看的十分的重要。曹操自己靠盜墓發家,死後也怕盜墓賊光顧而設「七十二疑冢」。而在南京城,有一個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