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讓各個朝代很多名人都想挖掘,但卻沒有一個人能如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人為了防止死後墓地被盜,可謂是絞盡腦汁,各種方法都會用上,甚至在墓中設置殺傷力巨大的機關,刻上令人畏懼的咒語。

儘管如此,由於陪葬品太具誘惑力,盜墓賊就想方設法將墓地挖開,將陪葬品一掃而空。

很多文物都下落不明,這令人相當惋惜。

然而,在如今的蘇州市,卻有一座距今兩千多年的古墓,裡面有幾千件絕世文物,就連千古一帝秦始皇都曾想將它挖開,但它至今依舊保存完好。

人們常常說,天底下的土地和生活在所有土地上的人民,全部都是屬於掌權者的。

其實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就是說,君主的權力非常的大,是沒有人可以進行侵犯的。

按照這種說法,皇上這種東西應該是無所不能的。

可是在歷史上,秦始皇卻存在著一個很大的遺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在他統治的時期,曾經派人去挖掘過位於蘇州的一處古墓,可是幾次挖掘全部都失敗了。

根據史書記載,在他統一天下之後,他曾經派人去南海巡遊,等到了蘇州這地方的時候,他就下令把軍隊都集結在一起,開始挖掘位於蘇州的這個古墓,這個古墓里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使得他如此的大費周章呢?

江蘇有一座古墓叫劍冢,是吳王闔閭的墳墓。

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楚國舊臣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將軍,確定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採取分兵輪番擊楚之策,頻頻攻楚於江淮之間大別山以東地區,使楚疲於奔命。

前506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

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

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被越大夫靈姑浮揮斬落腳趾,重傷而死,後葬於蘇州虎丘山。

其子吳王夫差為營造闔閭墓,徵調十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歷時三年竣工。

因闔閭愛劍,下葬時以「專諸」、「魚腸」等劍三千殉葬。

陵墓上方劍池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

相傳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派人來此鑿石求劍,但無所獲,惟鑿處成為深池,故稱劍池。

一說劍池為冶煉寶劍淬火之處。

據史書記載夫差修墓之時,調來數十萬人修建,修好後便灌入江水淹了墓。

相傳墓地裡面的陪葬品,金銀財寶無數,最關鍵的是,因為他父親闔閭喜歡寶劍,他還將魚腸劍和在歷史上一些出名的寶劍一起拿來陪葬。

闔閭墓的一處景色

根據記載,墓地中光是寶劍就有三千餘把,因此也被稱之為劍冢。

就連秦始皇也曾對這個保底錘鍊不已,他調來了大軍,在虎丘山紮營,連續一月,在周圍不停的挖掘,愣是找不到進去的入口,最後無奈放棄。

在秦始皇死之後,項羽起兵到了蘇州,聽說闔閭墳墓裡面埋葬著寶劍,所以也想挖開來看看,結果也是亂找一通,什麼都沒找到。

到明朝正德年間,有一次蘇州大旱,闔閭劍池的水乾涸,露出了水底。

而在這時候,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下去查看闔閭劍池有了新發現,這個人就是唐伯虎。

唐伯虎是明朝有名的才子,他自然是知道闔閭的這一個傳說,所以等到水干之後,就下去查看一番,果然發現一個石洞。

就在唐伯虎把朋友找來,想要一起進去看看的時候,官兵卻趕來,把唐伯虎一行人趕走,不讓他們動闔閭的墳墓。

官員們為防止唐伯虎等人繼續挖掘,還把洞口進一步封死,至此這座古墓才能保存至今,得以倖免。

1955年,蘇州市政府在重修虎丘園林的時候,曾經抽干劍池水,並在水底發現了一塊石板,上面記載了明朝唐伯虎等人的這次經歷。

縱觀兩千多年史書的記載,如果闔閭墓真的在劍池下面,那它一定還保存完好。

因為在1978年,考古人員有了新的發現。

在這一年,蘇州虎丘劍池的水再次被抽干,這一次考古人員對池底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勘察,結果發現一個「人」字形洞穴,可以容人進入。

但進入之後,就有三塊石板擋住了去路,根據石板的擺放還有形制,考古人員確定這是人工所為。

但是為了保護劍池上方虎丘塔的塔基,考古人員不敢輕易移動石洞中的石板,也就沒有對墓葬進行試掘。

關於吳王闔閭墓是否真的就在洞中,這個纏繞人們兩千多年的秘密,也就不得而知了,只能期待今後更多的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