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能重遊永陵了,它會帶給你什麼驚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都永陵:

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稱「永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正式對外開放,1990年成立博物館。

在經歷了一年多時間的閉館,永陵博物館明日將正式恢復開放。

作為老成都人喝茶的「老窩子」,那股子老成都的茶香味道,又要回來了。

永陵博物館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恢復開放的細節,其中地宮的升級改造、園林區的改造,都是亮點。

千年帝陵 蓉城記憶

成都永陵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發現於1940年,發掘於1942年,是我國首次科學發掘的帝陵,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墓內石刻精美絕倫,出土玉器、銀器巧奪天工、堪稱文物精品。

前後蜀燦爛歷史文化在承唐啟宋進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成都永陵也成為反映中華文明盛世輝煌的重要代表遺存之一。

2008年底,為配合市政府對永陵片區整體改造,以永陵博物館文物保護區——地宮為圓心,在保持博物館文物區原貌的同時,力爭使永陵博物館成為一個集文化、生態、休閒於一體的「園林式博物館」。

為配合市政府對永陵片區的綜合整治,博物館部分館舍被拆除。

隨後,在國家、省、市相關部門的有力支持下,開始「成都永陵(王建墓)安防監測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成都永陵博物館陳列展覽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兩大重點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經過閉館一年多的集中建設,兩大項目現已竣工。

2015年12月18日,成都永陵博物館文物保護區將恢復對外開放;新建的綜合館也同時對外開放,常設陳列「前後蜀歷史文化陳列」也將對外試展。

成都永陵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占地面積5.4萬平方米,由文物保護區、綜合館、園林保護區(宣華苑)三大部分組成,千年文脈神秘深邃、環境清幽,步移景隨,是集皇陵尋蹤、文物考古、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成都文博旅遊勝地。

通過三年的綜合建設,永陵博物館整體的軟硬體設施設備得到很大提升,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保管條件得以長足改善,博物館安防和消防從「無」到「有」,防範能力得到系統性加強,觀眾的參觀遊覽環境變得更加優美,觀眾配套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為今後博物館開展數字化保護、展示和利用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博物館開展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進一步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物保護區古韻盎然

「成都永陵(王建墓)安防監測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經市發改委等部門核准,是繼上世紀80年代永陵墓室「大揭頂」綜合治理維修工程之後,本世紀最大一次「地宮墓室保護與展示綜合整治」工程。

工程主要包含:前蜀文化展示區、地宮墓室保護及展示、安防系統、文物區景觀恢復四個子項目。

其中涉及地宮下穿通道、玻璃系統、通風系統、監測系統、環陵路、地宮入口裝飾改造等內容。

改造後,地宮內文物保護環境得以改善,目前監測效果良好。

文物保護區從以往的「人防」加「狗防」中解放出來,技防能力大大提升,文物和觀眾的安全防範將更有保障。

在該項目建設的同時,博物館還在文物保護區,對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地下自來水管網、消防管道進行了改造和添置埋設,對文物保護區大門進行了維修改造,恢復了文物保護區原有圍牆,對路燈、線纜進行了改造,增加了館區廣播系統,同時對文物保護區地形進行了全面整理,對館區道路進行了優化改造;對大樹進行了修剪整形,調整了雜亂植物,布置了園林小景。

增添名家撰書的匾額對聯,豐富文化內涵,為中外觀眾提供中、英雙語人工講解及中、英、日、韓四語語音導覽服務。

博物館還推出常設的「千載帝陵·蓉城記憶」圖片展,意在講述成都永陵考古發掘故事,見證成都永陵的歷史變遷,重溫成都記憶。

維修改造後的「永慶殿」為目前成都地區唯一全木結構「穿斗式」仿唐建築。

殿內有書法名家書寫的前蜀花蕊夫人《宮詞》木刻供觀眾賞析。

同時,為喚起老成都人的「情感記憶」,維修改造後的「永平堂」茶室煥然一新,在紫藤花架下,中外觀眾可盡享一段靜謐休閒時光。

綜合館「前後蜀歷史文化陳列」嶄新亮相

成都永陵博物館綜合館建設主要分為:新館土建工程、陳列展覽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和交流展示廳裝修三項主要工程。

「前後蜀歷史文化陳列」,採用了主題情景式陳展布局方式,旨在展示五代前後蜀歷史文物,保存城市記憶,再現千年之前成都的社會歷史生活畫卷。

整個陳展形式設計從「小而精」上下功夫,彌補了展廳面積偏小的局限性。

展覽由三個單元組成:「兩蜀興亡」「千載帝陵」和「唐風流被」。

分別講述了前後蜀歷史、永陵發掘和當時的文化藝術成就。

展覽共展出文物上百件,其中永陵出土的國寶級文物「玉大帶」將有望展出,讓中外觀眾一飽眼福。

相信此次展覽會讓觀眾朋友們眼前一亮。

通過工程建設,永陵博物館有了文物藏品庫房、圖書資料室、利用閱覽室、報告廳和交流展示廳,文物藏品設施設備得到了完善,增添了自動氣體滅火裝置系統、溫濕度監控系統、移動密集架(櫃)、恆溫恆濕機組、無酸材料囊匣等,大大改善了文物藏品的保管條件。

「寄放」在市博物院中心庫房已經八年的數千件文物藏品今年也將安全回「家」。

溫馨提示

開放時間:文物保護區和綜合館8:30-17:30、園林保護區7:00-22:00

門票價格:文物保護區仍為20元/張,國家、省、市的有關門票優惠政策不變。

綜合館實行「免費不免票」制,觀眾憑有效身份證件領票安檢進入。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謝禮恆 攝影記者 王勤 編輯 張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資格的老成都味道 永陵博物館18日再度開放

12月18號,閉館一年多的永陵博物館終於要正式開館了。根據史料記載,前蜀永陵除氣勢宏偉的地宮之外,還有龐大的地面陵廟建築,擁有數量可觀的名家壁畫。然而,陵廟在經歷北宋、南宋的風霜雨雪後,逐漸被...

成都永陵博物館恢復開放

在國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施工建設,「成都永陵(王建墓)安防監測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和「成都永陵博物館陳列展覽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竣工。12月18日,成都永陵博物館文物保護區...

全新微縮展現五代蜀文化 永陵地宮明日重新開放

閉館一年多的成都永陵博物館明日就將恢復開放了!昨日,記者提前走進永陵,為讀者一探保養之後的永陵究竟是啥模樣。記者走入整改好的地宮,發現地宮已「煥然一新」,其中燈光、通道及玻璃保護均發生了變化,有...

12月18日,成都永陵博物館恢復開放

閉館一年多,永陵博物館18日再度對公眾開放。新建的綜合館也同時對外開放,常設陳列「前後蜀歷史文化陳列」也將對外試展。改造後的永陵博物館,由文物保護區(地宮)、綜合館、園林區(宣華苑)三大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