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懸棺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月,撕開天幕,綻放清冷的光。
山,低垂高昂的頭,凝固成思想者的群像。
聽不見瀘溪河水聲,卻有閃閃爍爍的流動。
來自未知時空的「獨木舟」鋪滿河面,每隻木舟里,散落的屍骨在自動拼圖。
時間逆流,骷髏站立,肌肉、毛髮在重新生長,還原出一個個活生生的素衣人。
萬舟中間,有人彈奏古箏,有人高舉利劍,眾人振臂跺腳,狂甩頭髮。
但沒有一丁點聲息。
雞鳴破曉時分,人影頓逝,所有「獨木舟」合上蓋,飄忽飄忽,飛進峭壁千仞的無數崖洞。
懸棺的傳說
峭壁千仞,崖洞密布
是有關懸棺的傳說,還是夢境?臨水而居的先民,生時在獨木舟上漁獵、結婚、生子,死後被安放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裡,並安置在絕壁懸崖,他們的靈魂在這方熟識的山水遊蕩,永遠庇護子孫後代。
龍虎山得名於「丹成而龍虎現」之傳說,它是道教的發源地。
貴溪縣博物館館長謝建根在聽過艄公講懸棺的傳說後,對龍虎山懸棺產生濃厚的興趣。
他和縣文化館賈寶勝館長向省博物館考古隊匯報情況,並希望對崖墓進行調查。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執著於懸棺之謎,對於龍虎山崖墓考古人員來說,這次考古經歷終生難忘。
1978年12月,許智范先生作為第一批考古專家走進江西鷹潭郊外的龍虎山。
許家村村長親自支篙,文化館葉植敏老師陪同,三人泛舟瀘溪河。
移舟換景,景景迷人,他們似乎忘記此行目的,陶醉在人間天堂美景中。
待雲開日出,河岸峭壁之上,大大小小的自然崖洞蔚為壯觀。
許村長說,這一帶村民世代傳說有的洞穴用木板封門,居住的仙人還沒有起床;有的洞穴深藏裝滿經書的大木箱;有的洞穴滿是金銀財寶;有的洞穴置放棺槨。
許智范先生永遠忘不了這個靜謐的清晨,一個個謎團橫亘於心,這些洞穴是神仙居所抑或藏寶之處抑或先民墓室?
山勢陡峭,他們擇一低處探洞。
藥農李福旺攀援而上,洞口一條蛇把關,身子直立,長舌妖嬈,藥農嚇得一口氣跑下山。
後來的考古發現中,他們將看到眾多蛇的圖案,先民把它刻畫在罈罈罐罐上,作為圖騰頂禮膜拜。
蛇的出現不僅僅是巧合,更是某種神秘的暗示。
從後山上去。
一行人繞道仙水岩山背登頂。
至懸崖處,山呈上突下斂之形,根本無法下山進洞親自考察。
又請來四位藥農,個個身手敏捷,擁有攀岩附壁絕技。
許智范先生回憶:「當時用四根粗麻繩,其中兩根作為探洞者上下主繩,一頭固定在山頂樹上,另一頭固定在河面小船上。
另外兩根做成個字形坐墊,當地人稱為踩吊籃。
還有一根保險的繩子。
一位老者在瀘溪河對岸用語言和手勢發令指揮。
」探洞者終於滑至洞口,身子像盪鞦韆一樣盪進洞裡。
陶器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關於崖洞的種種傳說像萬花筒圖案在腦海浮現。
考古人員仰望洞穴,不知會有怎樣的驚奇等著他們。
但是,藥農只發現圓形棺木、陶片,人們按照探洞順序編為1號墓。
2號墓發現長方形小木箱,木箱蓋板寫有「仙人遺蛻」和年代落款,顯然是明代老道的遺骨盒。
3號墓和4號墓都發現圓形棺,棺內人體骨骼保存完整,陪葬品豐富,有黑陶罐、紅陶鼎、竹籃、竹盒、木鼓、印花絲綢、麻布等。
寶劍寒光閃閃,令許智范先生不敢觸碰,待小心握起,卻感覺輕飄飄的,原來是一柄仿製青銅劍。
它的紋飾造型與湖南長沙戰國墓、江西沙河街遺址、武寧戰國墓出土的青銅劍如出一轍。
考古隊員初步斷定這是一處春秋戰國崖墓。
十三弦木琴
採集棺木標本,經過相關部門的碳-14測定,3號墓和4號墓棺木的年代距今約2600年,屬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崖墓葬。
千百年來,縈繞龍虎山仙水岩一帶眾多的神秘傳說終於塵埃落定。
然而,更多的謎底有待揭示。
他們是什麼人?為什麼採用懸崖洞穴安葬逝者?龍虎山崖墓地處絕壁,下臨深淵,他們又是如何將棺木放入崖洞內?
奇異葬式,體現「事死如事生」的 觀點
人類思考生與死的終極問題遠比我們想像的久遠,甚至人類還處於蠻荒、混沌時期。
在遠古時代,靈魂迷信發生之前,人類對待逝者與禽獸對待同類屍體一樣——棄屍野外。
大約180,00年前,處於舊石器時代的北京山頂洞人已開始安葬逝者。
在考古發掘的墓地中,考古人員發現三具人骨架,陪葬品有石珠、骨墜、鑽孔獸骨和燧石石器。
最早的墓穴出現在距今10~4萬年前的舊石器中期,在歐洲已有安葬逝者的習俗。
無法考證遠古人類是如何獲得肉身與靈魂的概念,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但是逝者常常會出現在生者夢中,像活著一樣,或許令古人產生逝者身體之外還有看不見摸不著的所謂靈魂存在。
對逝者肉身既恐懼又尊崇,恐懼其對生者威脅又認為具有超能量庇護生者。
人們相信,人死只是肉身的消亡,而靈魂不滅,死者的靈魂與生前群體依然保持神秘聯繫。
故有「事死如事生」,「事存如事亡」的觀念。
考古學家從一座墓可以追溯墓主人生前生活方式,也可以窺見墓主人生活時代諸多細節。
陪葬品、葬室、葬具,甚至墓主人都在向他們無聲地訴說歷史。
獨木棺
籍由生活方式、生存環境和觀念不同產生各式各樣的葬式。
農耕民族的生產生活與土地息息相關,信奉「入土為安」,一般實行土葬。
火葬起源於我國西部少數民族,其歷史可以上溯至史前時期,1945年,在甘肅寺窪山遺址中考古發現一座墓的灰陶罐中盛有人體火化的骨灰。
水葬主要盛行於大洋洲和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區。
大洋洲的土著居民認為水是生命之源,他們把逝者置於獨木舟中,任其隨波逐流。
印度的水葬大多是將逝者焚化之後,骨灰撒入恆河。
印度教徒篤信恆河聖水滌罪驅禍,逝者可以隨恆河女神升天。
恆河岸邊,有不少小屋或旅館出租,一些重病纏身的人租居此地,靜待死神。
甚至有些逝者被親友直接投入水中,與生者同浴恆河。
樹葬亦稱「風葬」「掛葬」、「懸空葬」,古代樹葬在中國東北和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流行,把逝者置於深山或大樹上任其風化,或是掏空大樹放入樹內。
天葬是藏族地區古老而奇特的葬俗,有學者認為,天葬出現於吐蕃「七赤王」時期,天葬師將逝者置於天葬台上以飼神鳥(禿鷲),若被食則說明神鳥把逝者靈魂帶到天界。
懸棺(崖墓)
懸棺葬是奇特而神秘的喪葬習俗,將木棺懸置於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於崖洞中、崖縫內,或半懸於崖外。
上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葛維漢教授到四川珙縣、興文對僰人懸棺進行實地考察,開闢了懸棺研究的先河。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在江西、福建、四川、廣西、貴州、湖南、台灣、雲南、貴州等省,以及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印尼、泰國都存在懸棺遺存。
沿長江、金山江、紅水河、沅江、左江及其支流和溪流的峭壁懸崖上,高懸祖先的靈柩,猶如天然巨構的歷史博物僰人懸棺。
館陳列無數文化寶藏。
我們只有仰視祖先,在讚嘆祖先想像 力和智慧時,又情不自禁拜問祖先,這種神秘葬俗的開創者是誰?為何選擇如此詩情畫意的歸宿地,觀雲捲雲舒,聽松聲濤聲。
如蒼鷹俯視人間。
考古學家劉詩中認為,中國早期懸棺葬的範圍是從龍虎山一直到武夷山這邊,整個龍虎山還是屬於武夷山的余脈。
從地理位置和時間來講,春秋戰國時期這裡主要是古越人棲息之地。
生活在丹霞地貌的環境,有天然的洞穴,龍虎山懸棺葬首先具備這個條件。
1979年秋冬,龍虎山懸棺考古
1979年秋冬,江西省歷史博物館和貴溪縣文化館對龍虎山仙水岩附近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工作,並請來九江市航運公司起重工程隊大力協助。
舉目遠眺,仙水岩一帶,江面寬闊,鳥雀自由飛翔。
考古隊員恨不能借龍虎山懸棺雙翅膀,飛入洞穴,系統地探察。
要有一個平台,製成一定的架子才能上去,但是這個平台用什麼東西做?有人建議用幾百個汽油桶捆起來,做成一個浮的台子。
再搭腳手架上去。
有人建議用毛竹,毛竹浮力大,用完了以後還可以賣掉,收回一些成本。
考古隊購置5000根毛竹,請村民紮成長12米、寬10米、厚1.2米的竹排平台,在上面豎立約60米的鐵架塔。
竹筏在河面移動,鐵架可以任意升降。
許智范先生身系安全繩往上攀爬,往下一看,深淵、絕壁,頓時頭冒虛汗,心撲撲直跳。
當移動鐵架接近洞穴時,他才發現封門板封住洞穴。
許智范先生猶豫了。
古人先將棺木放置洞穴當中,再用木板由外向里將洞穴封閉,洞裡有沒有安裝防盜設施。
會不會像古書上描寫的機關重重,只要輕輕一碰,就會萬箭齊發或是毒氣肆意?考古隊請來當地駐軍的特種兵,在他們的指導和幫助下,許智范先生和同事才安全進入懸崖絕壁的洞穴中。
崖墓里,腳陷一尺厚的千年灰土和鳥糞中。
考古隊員戴頭巾、口罩、手套,小心清理崖墓內的一切文物。
一天下來,他們滿身是灰,鼻孔也被堵塞得難以透氣,打個噴嚏都是墨黑的。
每天傍晚,考古隊員都在瀘溪洗擦很久,然後吃一大碗豬血清除體內灰塵。
歷時三個月的考古發掘,考古隊員清理崖墓14座,發掘棺木37具,保存較好的人骨架16副,出土陶器、青瓷器、竹器、紡織品等共220件。
考古發掘探明龍虎山崖墓的年代可以上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崖墓主人的身份是古越人。
「斷髮」「紋身」的古越人
藥農探洞,長蛇當道,絕壁崖墓,驚現蛇紋陶器,冥冥之中是神的暗示抑或純屬巧合。
考古人員在陪葬品中清理出蛇紋圖案的陶罐和陶壇,一件陶壇上堆塑蛇狀耳飾,蛇形裝飾靈動、莊重。
考古人員推測,懸棺的主人以蛇(龍)為圖騰,他們是百越人。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云:「東南越,蛇種也」,所謂「蛇種」指信奉蛇圖騰。
伏羲、蚩尤及三苗等氏族都以蛇(龍)作為圖騰,百越族是由其延續和發展而來的,所以,百越人崇拜蛇(龍)。
蛇圖騰陶罐
打開4號棺木,死者的骨架保存完整,考古人員驚奇地發現在死者頭骨右側有一束頭髮,長約五厘米,兩頭修理較齊整。
大家發愣,有人恍然大悟:「斷髮紋身,古越人習俗。
」說話時聲音有些異樣,
「斷髮」習俗在龍虎山崖墓考古發掘中得到證實,這在國內外懸棺考古中還是第一次。
考古人員心中湧起難言的興奮與激動,他們的喜悅都凝固在一張發黃的舊照片中。
六個年輕人站在高高的鐵架上,相機從崖墓里凝視他們朝氣蓬勃的臉,還有藍天、丹崖、碧水,劉詩中先生站在後排左手叉腰,許智范先生端坐在木板上笑容儒雅,這幫當年二三十歲的考古隊員有幸參與中國重大考古發現,用手鏟撥開塵封的歷史,為我們解開千年懸棺之謎。
百越族的文化與中國北方漢文化不同,古代漢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無論男女都留長髮終身不剪,而古越人不但剪髮,還善於變換髮型,越王勾踐就是剪髮紋身裝束。
東漢學者應勛關注古越人獨特的風俗,提出「斷髮」是為了水居生活的便利,「紋身」是一種帶有宗教色彩,目的是為了避水中蛇蛟之害。
縱觀懸棺葬具,幾乎都與逝者生前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表現古越人
「水行」和「山處」的特點。
棺具多數以整段楠木刳制而成,造型和結構卻因族群不同迥異。
從福建武夷山觀音岩和白岩取下兩具商周時期的船型懸棺,和閩南等地今天漁民使用的漁船形制酷似。
古越人生活在山國水澤,善舟楫,船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或住所。
他們認為以船為棺的殮葬方式可使逝者在另一個世界享受生時同樣的生活,亦有學者推測這種習俗意味死者的靈魂隨水到達遙遠的故鄉。
懸棺葬具
龍虎山崖墓群的懸棺葬具造型豐富,有像古屋的「屋脊棺」,還有「園棺」、「方棺」、「橢圓棺」,及二次葬用的「骨灰盒」。
耐人尋味的是屋脊棺,棺蓋作卷棚式,中間棱有脊,脊下兩側作弧斜面,短檐。
棺身上寬下窄,棺底下有三對約10公分的棺腳,分置於兩端及中部。
顯然,棺木像一座兩層樓房。
考古隊員對墓主人會意地笑了,這是古越人「干闌式」房屋的再現和縮影。
依龍虎山屋脊棺山而建,用竹木搭架,下層飼禽畜,上層住人。
這是桃源仙境之地,丹峰澎湃,碧水逶迤,一幅幅地老天荒的美景長卷。
古越人的干闌木屋深藏山中,炊煙升起才偶爾顯露氣息。
老人在陽光下編制竹盤,篾片薄如紙,細如髮,長滿老年斑的手像是另有一顆年輕的心臟,它將老人一生的故事編成精美的竹盤。
兒媳在紡線,老伴在做飯。
兒子給孫子修發,半大的孫子還是頑劣,哭鬧著不肯紋身,老人看了一眼,說,在身上畫龍,好讓蛟龍識得你,要不,莫下水去嬉。
一家人席地而坐,木案上飯菜噴香。
老伴在罈罈罐罐里取出各式小菜,盛在碟、碗裡。
兒媳夾一大塊龜肉給小兒,老人又遞上魚尾。
孫子拍著胸紋說,我要一個人劃獨木舟,捉魚捉鱉去。
大家笑了。
我也笑了。
在博物館觀摩文物時,腦海浮現一副古越人的生活場景。
以今天的審美趣味分析,古越人梳妝打扮依然時尚。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陪葬品中沒有青銅器,而是以陶仿銅、以木代銅的禮器和兵器。
這也是龍虎山崖墓之謎。
有些考古專家認為從龍虎山古越人生活用品中可以看到金屬器具的痕跡。
可能是他們「身居僻地,交通閉塞,經濟比較落後,對青銅器惜為珍寶,不輕易將之隨葬」。
也有考古專家認為龍虎山附近的德興有銅山,今貴溪還有「銅城」之稱。
「很可能是當時人們忌諱用金屬品直接放入墓中,於是他們就用仿銅禮器和兵器隨葬。
」
僰人懸棺
如果說龍虎山的懸棺帶給我們是詩意想像,那麼僰人懸棺帶給我們是震撼。
在西南川滇山區的珙縣、興文一帶,無數被木樁托舉的懸棺立於大山絕壁,那是僰人先祖的靈柩,讓靈魂掛在峭壁上,無遮無攔,昭示某種力量。
僰人是中國古老民族之一,僰人領袖追隨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並在川南和滇東北地區建立 「僰侯國」。
但是,在明朝中晚期,這個部族神秘消失,究竟是與其他的民族相融合,還是遭遇滅頂之災?
僰人的歷史在明代萬曆年間戛然而止。
根據歷史記載,明萬曆元年,宰相張居正派四川巡撫曾省吾對僰人進行大規模征服,總兵劉顯率14萬大軍欲將僰人殺絕。
此後,僰人失去了蹤跡。
僰人在懸崖絕壁上留下的懸棺,和崖壁上留下的難以計數的岩畫都成為千古絕唱。
探秘懸棺
追溯「懸棺」一詞,最早來源於南朝顧野王的 「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之說。
懸棺是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文化遺存。
面對臨淵絕壁上浮雲般的祖先靈柩,我們難免內心撼動。
我們以仰望蒼穹的姿態,仰望祖先。
古越人是如何做到的?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有人認為,懸棺葬是「生不落地,死不落土」的觀念。
福建周寧、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流傳,上遠古時期,畲族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舉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
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仙逝後,子孫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於鳳凰山懸崖峭壁岩洞中。
這種葬俗世代沿襲,形成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
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先民洞穴居住有關。
人們生時住岩洞,死後當葬回原處。
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與祖先避戰亂有關,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使祖先的靈魂永久安息,並賜福和保佑子孫。
也有人認為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所謂 「彌高者以為至孝」。
還有人認為古越人把死者的靈柩置於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間,讓亡魂接近神仙天國。
武夷山懸棺的崖洞口附近置放木條,稱為「虹橋板」, 懸棺之間,山山之間,虹橋板溝通天路,崖洞中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歸返天上。
仿古吊裝棺木
懸棺,絕壁史詩,懸崖神話,其文化內涵永遠難以闡釋。
舟行瀘溪河,龍虎山崖墓,奇特而壯觀的景象,像一個個謎團騰雲而來。
最令人難以釋懷的是,古人如何將沉重的棺木擱置到幾十乃至幾百米的懸崖上?難道他們會飛或真是「仙風將棺材刮進洞裡」?
懸棺進入崖洞表演
為了徹底解開懸棺葬之謎,上海同濟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與江西省文物部門寫作,聯合開展中國懸棺課題研究。
同濟大學陸敬嚴教授,研製出仿古吊裝法,把重達二百公斤的棺木提升至洞口,由吊裝人拉進洞中安放。
劉詩中先生認為,龍虎山崖墓出土的棺木兩頭都鑿有四個洞眼或安有四個把手,顯然是用作穿繩或綁繩用的。
從時間上分析,崖墓是春秋到戰國時期的,而在商代,江西瑞昌古銅礦就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木轆轤設備。
木轆轤固定在山上,用繩索提吊數百斤的棺木進崖洞是可行的。
木鼓聲聲,古箏嗚咽,斷髮紋身的男孩把竹盤放在爺爺的身邊,棺蓋合上。
有人攀繩從天而降,似鳥雀展開雙臂,碩大的屋脊棺從船上升起,攜清風、鳥雀飛入洞穴。
瀘溪河上響起蒼茫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騫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銥人 發布:201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