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從康熙景陵出來後馬上決定封墓,竟因這個東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老病死,人生之大事,作為皇家,身後的安葬問題更是馬虎不得。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分別興建了三處陵墓群,其中一處位於關外遼寧省境內,其餘兩處均位於關內河北省境內,因一處位於北京東面,另一處位於北京東面,故分別稱之為東陵和西陵。

清東陵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其中著名的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均位於東陵,現址位於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境內,距北京大約125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建國以後,按照保護為主,原則上不盲目挖掘的方針,對帝王陵墓進行了摸查。

由於清亡之後較長時間的戰亂,清東陵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

1952年清東陵文物保護處成立以後,專門派考古專家進入景陵進行查看,但是因為有大量的黃色液體,最後不了了之,出來後即決定封墓,並匯報上級有關部門。

可見景陵地宮的大量液體阻撓了對景陵的考古,並且專家們出來後就決定封墓,那當時為什麼沒有克服困難進行進一步的查看呢?

首先是黃色液體過多過高,對當時的技術條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於不知道地宮什麼時候進水,所以有沒有危害尚不可知,在剛進去的地方水位比較淺,還可以克服困難繼續前進,但是快到地宮入口的時候,水位已經達到了人脖子的高度,且奇涼無比,給進一步查看造成了困難,當時尚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其次是康熙景陵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康熙景陵雖然躲過了1928年孫殿英盜墓,但是在1945年日軍投降之際,由於軍事交接出現權力真空,這就給了盜墓分子以可乘之機,除了1928年被盜的乾隆裕陵和慈禧陵之外,其餘陵墓均遭到了盜搶,由於康熙在位時間長,名氣大,又是清朝的國力上升期,引起了盜墓分子的覬覦之心,所以破壞更為嚴重,繼續考古的意義不大。

再次是清朝距離現代較近,各種文獻資料保存較為齊全,失去了考古對歷史記載的補充意義。

當時距離清亡不過四十年的時間,並且清帝溥儀是主動退位,和平交權,各種資料的破壞不嚴重,就沒有必要通過對陵墓的考古來補充歷史記載了。

最後是如果陵墓的挖掘不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那不如就讓古人們安眠於地下。

從數次的陵墓考古來看,都是被破壞或者被開發不得已進行的考古,之後也是該存檔的存檔,該進博物館的進博物館,雖然是一種保護,但也把原來的全都破壞掉了。

沒有開發或者沒有保護的緊迫性的,不如就這樣封存起來,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