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陝西挖出迄今最大的古墓,被盜幾百次,卻留下兩大頂級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86年陝西挖出迄今最大的古墓,被盜幾百次,卻留下兩大頂級文物

文/拾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小縣城,他在幾千年前是秦國帝都,現在成了考古專家和盜墓賊的挖掘寶地。

這個小縣城就是現在的陝西鳳翔縣。

據歷史記載,兩千五百年前,秦國的帝都設在陝西的雍城,那時的雍城十分強大,先後有18位皇帝葬在那裡。

不過現在的強大的帝都變成了小縣城。

雖然這個小縣城不發達,但卻是文化重地。

專家們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關注這個地方。

當然關注這裡的不只是考古專家,還有很多的盜墓賊,據說這裡最大的墓室竟然被盜墓賊光顧了285次。

而這18座秦王墓中最有代表性的還是秦公一號大墓。

這座墓規模十分巨大,它是目前國內發掘的最大的古墓。

而這座墓的主人是秦國的哪一個諸侯王,一直是考古學者最想探究的。

1986年,考古專家在這座墓中發現了有兩個國寶中的國寶,而不會有人想到,這兩件寶物是被盜墓賊留下的。

不同的盜墓賊總共光顧了這裡285次,盜走了無數寶貝卻留下了這兩件舉世罕見的,簡直不可思議。

不過專家分析,不是盜墓賊不識貨,是這兩件寶貝一件盜墓賊搬不動,另一件是盜墓賊看不起。

這搬不動的這件寶貝是秦景公下葬所用的黃心柏木,它們被堆成了房屋的樣式。

這是一種極少見的下葬方式,叫黃腸題湊

它是春秋時期一種最高規格的墓葬形式,就是把黃心的柏木作成像今天鐵路的枕木一樣,並排排列,題湊就是柏木心朝里,柏木頭相對。

兩層三層,形成一個厚厚的敦敦實實的柏木「房屋」。

這種下葬形式只有天子才可以享受,可當時秦國連諸侯都不是,用黃腸題湊明顯不合禮法。

據說黃腸題湊這種形制到了漢代就已經銷聲匿跡了,而且在漢朝以前能享有這種下葬形式的人屈指可數,更何況是目前考古發現的。

根據專家們統計,秦王所用的黃心柏木體積龐大,數量驚人。

整個秦公一號大墓所用的黃心柏木多達202立方米

這些黃心木都是長了幾百年的古木。

現在想想,這次些古木被一棵棵放到,只取黃心部位加工成枕木一樣的木段,那該需要多少柏木才能做到?所以黃腸題湊這種墓葬形式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所以說這個發現對考古專家來說無疑是最大收穫。

另一件被瞧不起的寶貝,長得像一塊普通大石頭

盜墓賊們拿走了看似值錢的文物,但是他們不會想到這塊被他們當成是普通石頭的東西竟然是一塊石磐

據說它是考古學家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

最令人激動的是這件寶物上有180多個文字,專家們從這些記載中推斷出了這座大墓的主人很有可能是秦景公。

總結這次考古的成功,可能就是,幸好盜墓賊看走了眼,不然這兩件寶貝將不會驚艷世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 城南5公里南指揮村,是@迄今為止 @中國 發掘的最大@古墓 ,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 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 ;槨室的@柏木 「@黃腸題湊 」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