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的歷史演變和不同時期的特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

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

現在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

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

近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宋青花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

到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

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

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

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

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

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

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

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

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鏽斑痕。

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

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墓器等類,尤以竹節高足杯、帶座器、鎮墓器最具時代特色。

除玉壺春底足盪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

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洒脫,畫面寫意性強。

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盤、碗、梅瓶、玉壺春瓶等。

所用青料以國產料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進口料。

青花發色有的淡藍,有的泛灰。

前者有一部分有暈散現象。

紋飾布局仍有元代多層裝飾的遺風,題材也變化不大,但許多細節已有變化:如蕉葉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邊較之元代更明顯清晰;牡丹葉子「缺刻」部位較深,不如元代的肥碩;菊花繪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紋表現;龍紋仍是細長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現五爪,爪形似風輪,氣勢不如元龍兇猛矯健。

輔助紋飾的如意雲頭由元代的三階雲改為二階雲;蓮瓣紋內多繪佛家八寶(元代多繪道家雜寶)。

碗、小盤多繪雲氣紋,僅繪於器物外壁的上半部。

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

、永樂、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現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

此期所用青料,以蘇麻離青為主,多見「鐵鏽斑痕」。

也有部分國產青料。

但即便是國產料,發色也相當好。

器型有盤、碗、壺、罐、杯等。

尤其是出現了一些僧帽壺、綬帶扁壺、花澆等非漢文化的器型,反映了這一時期與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紋飾多見各種纏枝或折枝花果、龍鳳、海水、海怪、游魚等。

胎質較以前細膩緻密。

釉質肥潤,多見橘皮紋。

兩朝的器物相比,永樂的器型較輕薄、秀美,青花發色較濃艷、鐵鏽斑痕更重,紋飾較疏朗,描繪更細膩,底釉較白,器物多無款,僅見「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

宣德器器體較厚重,紋飾較緊密,底釉略泛青,帶款器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並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說。

總的說來,宣德青花數量大、品種多、影響廣,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說。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處於明中期。

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發色淡雅。

弘治晚期與正德則發色灰藍。

但此期也有個別器物發色濃艷,有鐵鏽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

紋飾布局前期疏朗,後期繁密,多畫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嬰戲、龍穿花等。

花葉似手掌撐開狀;葉子多齒邊,花葉均無陰陽正反;魚藻的水草飄似海帶;山石似鑰匙狀無凹凸感;邊飾較簡單,碗、盤、杯等口沿、圈足僅用弦紋裝飾;龍多為夔龍,鼻子長長的像象鼻;十字寶杵、阿拉伯文等伊斯蘭教內容的紋飾多見。

胎質細膩潔白,釉極細潤有玉質感,但稍微發青。

器型有罐、梅瓶、洗、盞托、盤、杯、碗等,爐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爐。

款識除「天」字罐外,還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單、雙行款;圖記款主要有方勝、銀錠等。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慶(1567—1572)、萬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時間最長,故此朝的器物發色不盡相同,早期的與正德器相近,發色灰藍。

但此期獨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

紋飾除傳統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紋飾大量增加,如雲鶴、八仙、八卦、道家八寶等。

花組字為獨具特色的紋飾。

此外還有嬰戲、高士、魚藻圖等。

嬰戲圖的娃娃頭前額突出明顯。

胎、釉均是小器細、大器粗。

大器較多。

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圓下方式葫蘆瓶等異型器多見。

朝珠盒為此朝獨特器型。

款識「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

器底心書「金錄大醮壇用」為祭祀用器。

還有東書堂、東蘿館等堂名款。

6

、清初順治(1644—1661)朝時間不長,但卻是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為後來康熙時期的巔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順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器型較少,主要有爐、觚、瓶、大小盤、碗、罐等。

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大器如爐、大盤、觚等胎體厚重,小器如小盤、碗等胎體則較輕薄。

但也有個別器物胎質細膩、緻密的,可見糯米狀。

底釉多白中閃青,有的還略顯泛灰,釉層稀薄。

青花料應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並用,致使發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藍。

其中爐的青花發色多顯青翠,其它器物的發色多顯灰藍。

紋飾多見花鳥、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獸、瑞獸、芭蕉、雲氣等。

大盤喜歡在口沿處畫一青花線圈,再在圈內畫主體紋飾;小盤多在盤面一側畫一片梧桐葉,另一側書「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等相近的詩句。

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歡用青花線作紋飾的分隔。

畫法以勾勒、平塗、渲染、線描相結合。

繪畫筆調隨意,雖然比晚明時工整,但仍未見康熙時的嚴謹、細緻的作風。

畫面布局較豐滿,尤其是大盤、罐、瓶、觚等類器物。

開始出現皴法和濃淡色階的變化,但尚不成熟。

瓶、觚等多平砂底。

盤、碗、罐等底部多見縮釉點,底足粘砂較常見。

碗的底部多跳刀痕。

民窯器多、官窯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7、康熙(1662—1722)朝時間跨度長,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

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發色前期較灰暗,中期以後青幽翠藍、明快亮麗。

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後則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並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

紋飾題材多樣,有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走獸、詩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耕織圖、刀馬人、雙犄牡丹等。

圖案留白邊較其他朝明顯。

胎緻密細白,呈糯米糕狀。

釉硬,與胎結合緊密,見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閃青,中期以後亮白。

器型除日用器外,觀賞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蓋罐、鳳尾尊、花觚、象腿瓶、筆筒等。

器物的底足也有極強的時代特徵:琢器多二層台底;筆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鯽魚背」底,中期以後基本上是圓潤的「泥鰍背」底;大盤類多雙圈底,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流行至康熙中期。

款識種類多樣,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書,中期以後各種堂名款、圖記款、花押款流行,併流行至雍正。

仿款、偽托款也較多見,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8、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時期青花器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但沒有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鏽斑痕。

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

仿明器物除了從胎、釉、青料等方面區別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區別點: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後接。

雍正時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

乾隆時尤其是後期工藝開始走下坡路,除了繼承前朝的品種外,還有創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

紋飾內容也較雍正時多樣,但總的來說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為主。

以上供大家參考 (圖文未必相關)

2016.7.30

小編:納蘭述海

小編微信號:S18516245574

小編QQ號:70477104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