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幫拜媽祖"再現海絲樞紐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茶視界訊:在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媽祖金身前,參與祭祀典禮的兩岸青年鏗鏘吟誦富有水上茶路和茶幫特色的祭祀用語:「雙螭戲鼎,烏龍出海,天后佑我,四海茗揚;仙泉浴盅,重洗仙顏,天后佑我,茶路太平」。
當任此次祭祀典禮司儀之一台灣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系的學生林園說,為了體驗這段歷史,追溯兩岸茶文化之根,他們查資料,排陣式,忙和了好幾天,覺得自己仿佛已回到了這段歷史中。
來自台灣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的錢霽同學,家中是經營高山茶的,這次祭祀中使用的高山茶,就是他們親手加工的。
錢霽同學說,海絲之路,是中國海上貿易與往來的神奇之路,同時它還關係著兩岸的經貿繁榮,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福祉與牽掛,希望媽祖庇佑,兩岸經貿往來。
主辦方介紹,作為福州的兩岸同源特色信俗文化、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福州三坊七巷天后信俗——茶幫拜媽祖」,則受到了閩台兩岸青年的關注;作為第三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該活動由海峽青年節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民革福州市委會、三坊七巷管委會、福州天后宮共同主辦。
當日,「茶幫拜媽祖」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兩岸大學生的熱切關注及積極響應。
本次活動,有近50名台灣大學生及在榕台灣學生參與到大型祀典活動以及前期的尋茶之旅中來,有近10位台灣茶學專家將參加茶文化交流及研討活動,兩岸茶業機構還將在活動中舉辦「兩岸茶文化新媒體傳播協作」簽字儀式,共同推動新思路茶文化交流合作。
作為別具特色的主體活動——茶幫拜媽祖祭祀大典、兩岸青年合作的以榕台特色茶種為主題的「茉莉(莫離)高山情」系列茶藝表演等。
福州三坊七巷郎官巷天后宮楊大翔道長表示,三坊七巷具有豐富的兩岸交流的文化積澱,三坊七巷天后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茶幫拜媽祖、斗堂文化、福船點睛等項目,都是兩岸同源文化,其中的「茶幫拜媽祖」傳統信俗,則是福州獨有的、與海上絲路文化密切相關的寶貴文化資源。
「本次活動的舉辦,不僅僅旨在向兩岸共同信仰的媽祖表達敬仰之心與感恩之意,更希望通過全民參與,繼續將三坊七巷及天后宮的「水上茶路」集散地的媽祖文化、閩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更希望通過這個茶拜儀式的傳承,讓福州乃至福建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歷史作用與特點,得以體現與延續。
通過不斷的豐富與對接,成為一個集兩岸茶文化、海絲文化、信俗文化優勢資源與一身,展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的兩岸文化及貿易交流新的文化項目。
」楊大翔說。
閩省自古產好茶。
茶葉是「海上絲綢之路」輸出的重要貿易物資。
據《綏安會館碑記》記載,數百年前的清朝年間,「閩北紙、木、茶、筍等幫,貿遷至省,暨轉運天津等處者,險歷灘河,逾越海澨,莫不感戴神靈,生計日隆,備臻利涉,思有以報答天后之鴻慈,圖建會館」。
水上茶路是福州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地位的歷史見證。
媽祖是著名的海峽和平女神,水神,海上保護神,其誕辰與飛升之辰,恰農曆三月和九月,是春茶、秋茶採收季節。
兩三百年前,閩北等地的茶葉,均由茶幫沿閩江順流而下運抵福州的大小港口,當第一批春茶運抵三坊七巷天后宮門前的碼埠後,這第一泡茶葉都以特有祭拜形式敬獻給媽祖,以表達對「水上茶路」一帆風順的感謝,也祈求他們經過內陸水路運抵樞紐口岸福州的茶,揚帆台海,揚帆東南亞,走向世界,暢銷海外。
繼而形成了承載南北文化交融、蘊含閩商精神和閩茶文化的「茶幫拜媽祖等獨特文化形式,是海絲樞紐城市福州對外貿易繁榮的見證與縮影。
(來源:中國新聞網)
福州市政協建言涉台文物保護和開發 讓散落民間的文物「活」起來
人民政協網福建4月25日電(記者王惠兵)為利用好涉台文物資源,讓享有「閩台文化彰顯地」支撐的三坊七巷成為福州旅遊業的閃亮名片,4月12日,福建省福州市政協組織委員、專家和市直有關部門人員圍繞加大...
兩岸青年會聚福州體驗同源信俗文化
新華社福州6月9日電(記者林善傳)9日是傳統節日端午節,數百名兩岸青年會聚福州三坊七巷,開展兩岸同源信仰民俗及競技活動,向市民獻上了一台豐富的信俗文化展演。當日舉辦的第四屆海峽青年節「兩岸青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