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歷史:細數那些沉睡的千年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文無關

威海市歷史悠久,據境內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

境內之遠古歷史,已經難考。

而隨著朝代更替,許許多多的文明以墓葬的形勢遺留下來,豐富了威海的歷史文明。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沉睡的千年古墓吧。

大天東古墓群

大天東古墓群在威海城區南10.5公里,西苑街道辦事處大天東村東北高地上。

因地屬大天東村得名。

1994年前該墓群共有五座古墓:一號墓封土高14米,直徑43米;二號墓封土高5.4米,直徑26米;三號墓封土高6米,直徑27米;四號墓封土高5米,直徑13米;五號墓封土高5米,直徑37米。

其中一號和三號墓封土局部被破壞,但未影響墓室,其餘三墓封土完好。

從一號墓和三號墓封土缺口處可見封土的夯土層,土質為熟土,夾雜有紅燒土粒,炭灰質土,與墓地周圍土質明顯不同。

在墓地周圍曾有漢磚殘塊和漢代陶器殘片。

1992年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5月,因鐵路施工,對三號和四號墓進行發掘清理,出土骨架和彩陶、刀、劍等隨葬品。

墓主身份不明。

經鑑定,屬西漢晚期墓葬。

新權墓群

秦漢時期墓葬群。

位於山東省文登縣苘山鎮新權村和道頭村周圍。

墓葬和新權古遺址相連,封土較大的墓冢有9座,分布在古遺址東西嶺上。

1號冢最大,高4米, 直徑27.5米;其次為9號冢,高2.5米,直徑19米;6號冢殘高3.5米,直徑17米;3 號冢於1979年整地時炸掉推平,堅硬的黃色夯土下,露出白色風化沙填充的墓穴邊際,長4米,寬2.5米,試探2米尚不及底。

另外,無封土小墓也常有發現。

1979 年清理一座小型漢墓,長2.7米,寬1.9米,磚室拱頂,方磚鋪底,大空心磚砌墓門。

出土白陶罐1個,五銖錢數枚。

石羊漢墓群

位於文登區宋村鎮石羊村,分布於昌陽河北岸,昌陽山南麓,以石羊村為中心,面積約60萬平方米,發現過石墓門、畫像石、銅鏡、銅劍、釉陶等。

1956年山東省博物館清理一座,有漆器出土,現封存土墓6座。

2006年12月7日,授予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古墓葬。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5-692298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三冢泊漢墓群

漢代墓冢。

位於山東省榮成市西北三冢泊村北。

古冢3座,封土四周殘存高4~5.5 米不等,均被鏟成約2米高的斷崖,夯層暴露明顯,夯土中夾有戰國時代陶片。

清光緒《文登縣誌》載:此地「古冢三邱,高如山埠」;又載:三冢附近「有石闕,高七八尺,其一無字,其一前刻『昌陽嚴』三字,後刻『嚴掾高』三字」,並依此將三冢斷為漢昌陽嚴姓墓。

1982年發現一石闕,與縣誌所記相合。

訪知在三冢北130米處,原有青磚碑樓1座,內砌昌陽嚴石闕,為光緒十七年(1891年 ) 建,1950年拆毀。

三冢附近,原另有一截石柱,俗稱「老虎橛」,已佚。

傳亦與昌陽嚴石闕有關。

據查,三冢泊墓群不只「古冢三邱」。

在其西1公里的於家泊村後,70 年代曾剷除過一座古冢。

再西1公里,進入文登縣境的榛子崖附近,也有古冢1座。

此外,70年代在三冢附近挖到過不少小型墓葬,有的出土過銅劍等物。

宋家窪古墓群

宋家窪古墓群在威海城區南12公里,鳳林街道辦事處宋家窪村北高地上,北面一小墓封土保存完好,兩個大墓封土均被破壞。

從周圍出土的陶片推斷為漢代墓群。

因地屬宋家窪村得名。

原有三個墓葬,呈南北向等距排列。

1994年以前,僅北面小墓封土尚存,其餘兩墓被掘毀。

在墓群周圍發現過蜊殼片和紅陶片,並出土過圓錐形和鏟形有附加堆紋的鼎足。

在距墓群不遠處,曾出土過直徑 60厘米的陶缸和近百枚五銖錢。

因尚存古墓面臨著自然毀壞的危險,2006年4月,市文物管理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

發掘出南北並列的兩個墓穴,出土銅鏡、環手鐵劍、陶壺、陶罐等文物。

銅鏡直徑75厘米,正面有布紋痕跡,背面外緣為十六連弧紋,內側為兩圈較高的乳丁紋。

初步分析此墓為夫妻合葬墓,下葬時間當在西漢前期。

1977年,威海市革命委員會公布為威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崮頭集古墓

崮頭集古墓群為「國內考古重要發現」。

1988年首次發現該古墓,墓地在村南1公里的於家嵐子,東西長700米、南北寬200米,現存東西200米、南北寬20米的核心墓區,40座古墓,其中崮頭集古墓出土的銅錢4座元、明代小型石板墓、4座金、元六角或八角型基座圓形石丘墳、31座唐、五代、宋、金、元、明覆斗形積石石室墓,還有宋、金石槨墓1座。

四種石墓時間跨度自公元9世紀至15世紀,延續四五百年歷史,此次考古發掘填補了威海古代地方史研究的空白。

2007年4月23日至11月13日,為引進黃河水,增加米山水庫水位,文化部門對水庫西岸的崮頭集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

發掘出金代神道龜趺碑座、石羊等地上文物4件。

清理殘墓40座,發掘出花紋精美的石刻(填補國內考古空白)、銅錢、石盞、釉瓶、黑釉碗、白瓷碗、青釉碗、碟等唐、五代、宋、金、元、明等文物60餘件。

崮頭集擁有一批珍貴的古代石刻。

南黃莊墓群

西周墓葬群。

位於山東省乳山縣南黃鎮南黃莊村東、西、北三面坡地上。

東西長約 2公里,南北寬約0.5公里。

1976年發現。

1984年秋,北京大學考古系、 煙臺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與乳山縣圖書館聯合進行發掘。

清理墓葬21座,均為土坑豎穴石槨或石槨積石墓,墓室一般長2~3米,寬1米左右。

棺槨室先用不規則的石塊築成, 然後用較大的石板封頂,其上再積以碎石。

頭向多朝東。

隨葬器物多置於墓穴兩端的高台上,以陶器為主,有鬲、罐、簋、鼎等。

多為夾砂紅褐陶,質較松,紋飾主要飾於罐、鬲上,有弦紋、繩紋、刻劃紋、乳釘紋等。

此外,在墓區內還發現幾處同期的居住遺址。

經試掘,村西遺址年代略早於墓葬。

除此之外,威海境內還有很多墓葬群,例如暘里店大汶口文化墓地、商周早期的海疃古墓群等。

這些沉睡了數千年的古墓,神秘而偉大,見證著威海的璀璨歷史,也隱藏著威海的獨特故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 參評全國考古新發現

3月14日,東楚晚報記者從大冶市文物局獲悉,經過初評後,大冶銅綠山四方塘遺址墓葬區考古發現已經順利入圍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正式拿到了競爭2015年度十大考古發現的「入場券」。此次...

望江縣發現一宋代墓葬 出土一批文物

8月24日,在望江縣某工程施工工地上,施工人員發現一處古代墓葬。8月25日,據望江縣博物館館長蘇方軍介紹,隨著發掘工作的持續開展,瓷器、陶片、銅錢相繼被發現,從出土的這些文物來看,基本上可以斷定...

山東首現公文木牘 藏身土山屯墓群!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考古工作會議獲悉,8月30日-31日,山東省文物局委託山東省考古學會評審了2016年度重要考古發現,這是我省首次就田野考古新發現組織開展的評審活動。經過省內各資質單位的積極...

文物要上交國家 說說西藏古墓那些事

西漢南昌西漢大墓中出土的蟲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該琥珀猶如一顆葡萄的大小,中間還有昆蟲,十分珍貴,兩端有對稱小孔,疑為掛飾。古墓熱潮迅速席捲全國,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