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的前世今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方稱中國為China,和瓷器(China)是一樣的,當年他們最驚艷的就是中國的瓷器,陶瓷是中國的象徵。

說起陶瓷文化,洋洋洒洒可以寫好幾本書,整部中國陶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動物陶器、秦代兵馬俑、唐代的三彩、輝煌的宋代五大名瓷、元明青花、清代的粉彩及琺瑯彩瓷器等,一脈相承的輝煌陶瓷藝術,似乎到了近代就乏善可陳了。

中國歷代美麗的瓷器收藏,除了兩岸的故宮外,大英博物館大維德爵士的收藏(共有將近1700件藏品)、芝加哥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大阪的東洋陶瓷美術館,都有豐富的中國陶瓷收藏。

我們日後將逐一介紹。

1,大維德爵士收藏的元青花「至正瓶」

中國瓷器一直被西方視為珍寶,雖然到了明清兩朝,中國出口西方的瓷器,至少有1.5億件以上。

但幾百年間,外國人一直不清楚中國製作瓷器的材料和生產工藝。

一批批傳教士、旅行家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打探中國瓷器製作的秘密,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直到康熙時一位法國傳教士殷弘緒(昂科雷克萊),因為與地方官員交好得以逗留景德鎮,他有系統的整理瓷器的燒制技術。

1712年9月1日,殷弘緒給中國和印度傳教會會計奧日神父寫了一封信,生動、具體地談到了瓷器生產過程中胎土、釉料、燒成等一系列流程的細節。

時值中國瓷器在歐洲風靡之際,該信一經發表,立刻震動了整個歐洲。

自此,歐洲制瓷業進入了一片新的天地。

在300年的發展中,制瓷技藝一步步提高,到如今,歐洲著名的瓷器品牌已是國際高端瓷器品牌的主流,例如西班牙著名的雅致瓷器、英國的Wedgewood瓷器等,均是當今世界著名的高端瓷器品牌,在全球範圍內擁有不可忽視的品牌影響力。

反觀中國,從康乾盛世後的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呢?有人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史,一部形象的中國民族文化史。

從東京國立博物館裡中國瓷器的系列收藏,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各時代有著清晰的藝術風格、特色及創新。

但從乾隆之後的瓷器到現代,因為沒有創意的抄襲,與時代無關的複製,導致越來越弱的形制。

雖然瓷器的各種燒制技術並未流失,但只淪為高仿的工具,這真是最悲哀的事。

2,青磁蓮弁文六耳壺,越州窯,総高24.0 口徑11.2 底徑10.5,南北朝時代 5-6世紀

3,青磁四耳壺越州窯高26.4 口徑13.6 底徑10.1隋~唐時代 7世紀

4,白磁鳳首瓶総高28.1 胴徑15.0 底徑11.0唐時代 7世紀

5,三彩梅花文壺総高23.8 口徑13.5 底徑11.1唐時代 8世紀

6,三彩鳳首瓶高32.5 口徑5.9 底徑10.1唐時代 8世紀

7,三彩鳳首瓶高32.5 口徑5.9 底徑10.1唐時代 8世紀

9,白磁蓮花文皿定窯 高2.7 徑25.8 底徑18.3北宋時代 11-12世紀

10,白磁金彩雲鶴唐草文碗定窯 高5.6 口徑17.6 底徑3.9北宋時代 11-12世紀

11,青磁香爐龍泉窯 高9.6 口徑13.7 底徑7.0南宋時代 13世紀

13,青磁琮形瓶南宋官窯高19.7 口徑8.2 底徑12.7南宋時代 12-13世紀

14,青磁輪花鉢南宋官窯高9.1 口徑26.1 底徑7.1南宋時代 12-13世紀

15,青磁鳳凰耳瓶龍泉窯高31.5 口徑11.7 底徑10.7南宋~元時代 13世紀

16,青磁茶碗銘馬蝗絆龍泉窯高9.6 口徑15.4 底徑4.5南宋時代 13世紀

17,青花龍濤文壺景徳鎮窯高29.3 口徑20.3 底徑18.6元時代 14世紀

18,豆彩龍文壺「天」銘 景徳鎮窯高13.0 口徑8.7 底徑11.2明時代 成化年間(1465-87年)

19,青花束蓮文大皿景徳鎮窯高8.6 徑44.3 底徑29.3明時代 15世紀

20,白磁紅釉雙龍文鉢「大明宣徳年製」銘 景徳鎮窯高9.2 口徑20.8 底徑8.4明時代 宣徳年間(1426-35年)

21,法花騎馬人物図壺景徳鎮窯高30.8 口徑17.8 底徑24.2明時代 15-16世紀

22,五彩龍文瓶「大明萬暦年製」銘 景徳鎮窯高45.2 口徑22.8 底徑9.5明時代 萬暦年間(1573-1620年)

23,五彩龍鳳文面盆「大明萬暦年製」銘 景徳鎮 窯高8.8 口徑39.0 底徑24.0明時代 萬暦年間(1573-1620年)

24,五彩花唐草文鉢「大明年造」銘 景徳鎮窯高11.6 口徑27.6 底徑13.8明時代 16世紀

25,手桶形茶器景徳鎮窯高8.8 口徑6.5 底徑5.5明~清時代 17世紀

26,五彩仙姑図大皿「大清康煕年製」銘 景徳鎮窯高4.8 口徑39.2 底徑31.1清時代 康煕年間(1662~1722年)

27,豆彩束蓮文鉢「大清雍正年製」銘 景徳鎮窯高14.0 口徑20.2 底徑11.0清時代 雍正年間(1723-35年)

28,粉彩牡丹文瓶「大清雍正年製」銘景徳鎮窯高51.1 口徑12.0 底徑16.2清時代 雍正年間(1723-35年)

29,粉彩梅樹文皿「雍正年製」銘 景徳鎮窯高4.4 口徑17.3 底徑10.8清時代 雍正年間(1723-35年)

近代中國的陶瓷藝術交了個白卷。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除了追求國富民強的中國夢之外,對於流傳千年的China夢是否也能有所追求?

30,現代中國,景德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