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教子:尊重興趣與個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姜炳炎
梁啓超教育孩子從小樹立「莫問收穫,但問耕耘」的理念。
尊重個性和興趣,努力實現自我。
「一門三院士、滿門俊秀」,九個兒女均學有所成,成為各個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我們教育子女提供了厚重的借鑑意義。
孩子面前,梁啓超不再是大師,而成了朋友。
每晚孩子圍在桌旁,梁啓超一邊喝酒,一邊講愛國英雄的故事,將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用其深厚的國學根基和文化思想影響子女。
長子梁思成14歲進入清華大學。
期間,梁思成因車禍住院治療,父親陪伴在病床上溫習《論語》《孟子》《左傳》等經典名篇。
1924年,梁思成赴美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現代建築技術與文化,後去哈佛大學攻讀博士。
相隔千山萬水,梁啓超仍關注梁思成的學業。
上世紀20年代末,國內發現了一本宋版的《營造法式》,人們不懂書中講些什麼。
梁啓超隱約覺得這是一把開啟古建築之門鑰匙,便把它寄給遠在美國的梁思成,囑咐他要很好地研究。
梁思成像讀天書、破密碼一樣,終於弄懂這是一本古代講建築結構和方法的圖書。
最終,他成為世界著名的建築學家。
次子梁思永在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和人類學時,曾經參加印第安人古代遺址的發掘,並對東亞考古作過特別的研究。
當時,考古學是極冷僻的專業,但梁啓超看到這個專業的發展潛力,鼓勵孩子堅持走自己的路。
在哈佛讀書期間,梁思永想回國實習,梁啓超十分支持,積極想辦法安排他到新疆、河南等地考察。
1934年梁思永出版了《城子崖遺址發掘報告》,這是我國首次出版的大型野外考古報告集。
後來梁思永成為中國近代考古學的開拓者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即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1925年,次女梁思莊到加拿大讀書。
剛入學,考試得了第十六名,她的自尊心受到打擊。
梁啓超寫信鼓勵她:「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
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
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努力便好。
」經過努力,梁思莊成為班上前幾名,很多加拿大孩子還要請教她。
後來,梁思莊考取了加拿大著名的麥基爾大學。
梁啓超建議女兒學生物學,因為他感到生物學對社會發展十分重要,而中國缺少這方面的人才。
當他得知女兒對生物學不感興趣,立即去信說:「凡學問最好是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
你離開我很久,你的思想近來發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薦的學科未必合你的意,你應該自己體察做主,不必拘泥於爹爹的話。
」收到信後,梁思莊改學圖書館學,考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成為舉世聞名的圖書館學專家。
回國後,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和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