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比今人酒量大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人比今人酒量大嗎?

作者:路坦

酒這東東,可謂歷史悠久。

但究竟起源於何時,卻一直眾說紛紜。

《戰國策·魏策》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於禹。

禹飲而甘之。

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太平御覽》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

」醪,是一種濁酒,是用米經過發酵加工而成,和現在的不帶糟的酒醪差不多。

要說儀狄也夠倒霉的:老公讓自己造酒,熬白青絲三千根,終於大功告成,不但沒有得到獎賞,而且還被趕到小廚房下榻,從此再也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豈不冤哉枉也!

古人的文化生活相對貧乏,沒有電視可看,沒有網絡可玩兒,沒事的時候約上朋友喝點小酒,也許就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據有關資料記載,酒的綽號竟有數十個,如: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曲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曲櫱、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藥、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等等,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其人氣指數之高,足以超過現在的頂級網紅。

有美物必有美器,古人的酒器也是十分講究,常用的有尊、壺、爵、角、觥、彝、卣、纍、瓿、杯、卮、缶、豆、斝、盉等等,1938年在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可以說是古代酒器中的極品。

此尊高五十八點六厘米,重近三十四點五公斤。

此尊造型簡潔優美,採用線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圖象與立體浮雕,器物與動物形狀有機地結合起來。

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文學作品中與酒相關的作品更是不可勝數:驚險有漢高祖勇赴鴻門宴,豪放有曹孟德橫槊賦華章,英武有關雲長溫酒斬華雄,頹廢有劉伶暈草祭酒文,文雅有李太白醉寫嚇蠻書,嬌媚有酡顏起舞的楊貴妃,權謀有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放蕩有奉旨填詞的柳三變,小資有「濃睡不消殘酒」的李易安……,林林總總,估計說到司諾登返美的那一天也難以盡述。

喝點酒倒也罷了,動不動就是幾升一斗,甚至以石計量。

真是嚇死寶寶了。

酒仙李白「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酒簍子劉伶「一飲一斛,五斗解酲」,亡國之君陳後主「日飲一石」,武松喝了十八大碗還能過景陽岡打虎……更有甚者,《史記》記載:齊威王問淳于髡飲多少酒才會醉,他答道:「我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要看場合。

領導敬酒,我戰戰兢兢,一斗就掛了;朋友同事在一起玩兒,喝上兩斗,盡興就可以;如果不拘禮節,男女同席,放浪形骸,堂上滅燭,這時心花怒放,能飲一石。

」,這真是應了那句話: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這是古人吹牛,還是另有蹊蹺?試為諸君析之。

一 古代的酒度數低

在中國,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經出現了穀物釀酒,不過那時候應該是用櫱釀的酒。

櫱,原指發芽的穀粒,用穀粒發芽時產生的熱量自然發酵的酒稱為「醴」,味道較甜,有點接近現在的米酒,故有」小人之交甘若醴「的說法。

2003 年6月20號,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的專家在發掘清理一座西漢早期墓葬時意外發現了存放在青銅器中的51斤古酒。

經過西安和北京兩地檢測部門的測試,這種古酒的酒精含量為0.1%,並含有酒類基本組成中的多種微量成分。

這種酒,喝多了頂多也只會水中毒。

秦漢時期,麯酒已經出現,酒的度數也已經有所提高,大概在10度左右中,有人嘗試著用釀出來的酒代替水進行二次釀造,但酒精度也沒有超過18度的。

因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謝的產物,當酒精成分達到10%左右時,酵母菌就停止繁殖,發酵過程也就隨之放慢。

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強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會超過18%。

所以那時候的酒,充其量也只相當於現在的黃酒。

《漢書·食貨志》記載了這種酒的釀造方法: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如有興趣,可以自己試一下。

到了元代,喝飽了羊肉湯的鐵木真想嘗一下咖啡的味道,開始了歐洲騎行之旅。

順便也把阿拉伯人的蒸餾技術帶回了大都。

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

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這段話,除說明中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

這種經過蒸餾的酒,據記載可以達到50度左右,已經接近於現在的白酒了。

2000年被列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四川成都「水井坊」遺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給中國的蒸餾酒技術提供了一個考古學上明確的上限,元末明初,進一步佐證了李時珍的論述。

其實,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

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

」唐白居易《荔枝樓對酒》詩:「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

但僅以名字相同而論,還很難斷定彼燒酒就是此燒酒。

正如我們不能從王維的「單車欲問邊」就斷定自行車在中國唐代已經普及一樣。

由此可見,《水滸傳》中武松喝的絕對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白酒,充其量也只是18度以下的白酒。

新版電視劇《水滸傳》中喝酒小黑碗,一碗大概有三兩,18碗折算成現在53度白酒,應該在0.8-0.9公斤左右吧。

二 古代的計量單位和現在不同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長9尺6寸,以今天的標準衡量,如果按三市尺等於一米,有三米多高,顯然要嚇暈姚明。

事實上商代的一尺也只合現在的16.95厘米,在當時,男人中個子高的,也大概不到170厘米,故有「丈夫」之稱。

秦朝的一尺約有23.1厘米。

春秋戰國時代比較混亂,姑且取商代和秦代的平均數值一尺按20厘米算吧,孔子的身高192厘米,在現代的北方人中,也算是大個子了。

古代的酒器也是如此,其大小形質和容量並無嚴格的定準,古書上形容酒量,或以器計,或以分量計,並不標準。

不同時期的進位也有所不同。

《漢書·律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亦稱為石),而五量嘉矣。

」1976年6月1日國家計量局度量衡史小組用小米測得容量為20420毫升,當屬漢代斛一級的量器。

由此推算,漢代的一升約合現在的0.2升。

一斗的酒量,往大了說,頂多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四瓶啤酒,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

三 古書中的說法不可盡信

文學作品中的數字誇張具多,反正吹牛不上稅。

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只是一種藝術的誇張,切莫當成是科學報告。

再說那時候又沒有計量認證,更沒有經過公證處確認,即使有點虛假宣傳,也沒人追究你的法律責任。

閉著眼睛想想就行,千萬別較真兒。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還有一個我們前面說過的原因:古人的工作壓力沒有今天這麼大,往往一喝起酒來通宵達旦,也不用急著打牌、洗澡、發微博、玩微信或者去吼KTV。

更不用擔心老闆「攻薪為上」。

唯一麻煩的是多去幾次「五穀輪迴之所」罷了。

網友來稿。

如果你想講述自己的故事或者創作故事,請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平台lnwlfsy。

每篇一千至兩千字,稿酬十至兩百,歡迎來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