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湘湖挖出千年古墓群 以兩漢時期為主!出土文物900多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茗山挖掘現場,考古隊員圍繞著原蕭山收容審查所的房子挖掘古墓。

考古隊已經挖掘出的墓穴數量大大超過預期,這麼密集的墓葬區域,在蕭山地區還沒有發現過。

茗山上一座挖掘好的漢代墓葬。

「去年11月18日到昨天為止,考古隊已經挖掘了100個墓穴,數量大大超過預期。

」「這麼密集的墓葬區域,在蕭山地區還沒有發現過」。

昨天,讀者金先生打85100000熱線:蕭山區城廂街道東湘社區旁邊的菊花山,20年前是蕭山看守所,近來發現了大批墓穴,有古代陶瓷,瓷缽等文物,省市考古學家聞訊前來開挖、登記、鑑定,市民們也很感驚奇,我去拍了照片。

金大伯說的菊花山,就在東湘社區居委會北面,有兩個山頭,約20米高,山頂一座老房子孤獨矗立。

這座老房子正是原來的蕭山收容審查所,它所在山頭叫茗山,菊花山是它東邊那個山頭,它們都是古湘湖的名山。

茗山上三四十人在挖掘,分幾個小組在不同區域工作,時不時能聽到文物出土的消息傳來。

「這裡面有東西!先別挖了!」一位考古隊員對挖掘工人喊。

收容審查所房子周圍,有許多開挖完畢的磚槨墓、岩坑墓,地上有幾隻剛出土的陶罐。

60多歲的樓大伯是蕭山湘湖社區人,他說,在山上挖掘的除了幾位專業考古隊員,大部分是臨時叫來的工人,一批是轉塘來的,還有一批和他一樣是湘湖社區的,都是退休的老年人。

樓大伯說,雖然累一點,工錢也不多,但可以長見識,挖到寶貝自己也很開心。

「我們這組前兩天挖出一個銅鏡,其他組還挖出過銅盆、銅劍、銅矛和弩機。

」樓大伯說著拿出手機,給記者看他拍的銅鏡照片。

考古現場負責人——杭州考古所施領隊告訴我,現在你看到的,是杭州考古所和蕭山博物館聯合進行的搶救性挖掘。

杭州考古所受蕭山區博物館委託進行茗山和菊花山山體勘探。

「經過一個多月的初步勘探,我們估計兩座山上至少有80多個古墓穴,規模非常大,所以我們建議要進行挖掘保護。

施領隊說,正式挖掘是去年11月18日開始,到昨天為止,考古隊已經挖掘出100個墓穴,數量大大超過預期。

墓葬年代以兩漢時期為主,也有兩晉及一些明清墓葬,出土文物900多件,其中包括部分青銅器。

「這麼密集的墓葬區域,在蕭山地區還沒有發現過,而且我們還只挖了茗山,菊花山還沒有挖。

」施領隊坦言,從文物保護角度講,就地保護是最好的,搶救性挖掘已經是最後的無奈之舉。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是修個景點,而且這樣類型的景點在我們南方是很少見的,跨湖橋遺址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

擁有如此大規模古墓葬的茗山和菊花山,到底是什麼樣的山?

我聯繫了蕭山研究湘湖歷史的專家王老師。

王老師說,菊花山在蕭山老百姓心裡分量很重,早年菊花山上有看守所,人們茶餘飯後談笑中,常以菊花山說事:你不老實抓你到菊花山關幾天!大人也專門用來嚇唬小孩子:再哭,就把你送到菊花山上去!以前蕭山老百姓常常掛在嘴邊的菊花山看守所,其實所在地叫茗山,茗山以東才叫菊花山。

王老師說,菊花山與茗山雖然很小,卻是兩座名山,翻開乾隆《蕭山縣誌》第五卷,山川篇第一條目寫的是蕭山,第二第三就是菊山和茗山,可見它在蕭紹山川中的地位與分量。

「菊山。

《舊志》:在縣西三里,屬夏孝鄉。

山多甘菊。

《府志》云:唐永泰中令李萼、尉丹丘登此。

縣誌上記載的事發生在唐代,蕭山縣令與縣尉兩位大人一起登臨此山,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菊花,非常驚奇:「這是一座菊山啊!」老百姓也傳開了,直呼菊花山,這個故事附近村莊至今都在流傳。

茗山在乾隆《蕭山縣誌》中這樣記載:茗山在菊山之西,《舊經》云:「上多奇茗,故名。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王老師說,菊花山與茗山在很多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出現過。

宋代著名詩人王十朋的代表作《會稽三賦》中賦到蕭山的菊山:「菊山黃花」。

說到茗山,《會稽三賦》云:「茗山斗好」。

「斗好」指的就是鬥茶,又名斗茗、茗戰,即比賽茶的優劣,始於唐,盛於宋。

清代蕭山文人郎敬齋

這樣描寫兩座山:「餐菊山之落英,不羨籬頭舊植;煮茗山之新甲,何須飲瓮里香醪。

昨天我也聯繫了蕭山區博物館館長施加農,施館長說他在參加杭州市兩會,正準備寫一個提案,呼籲對湘湖保護立法。

「湘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湘湖的資源,希望通過立法來保護湘湖。

施館長說,湘湖之所以聞名,就是靠山和水,沒有這些山,湘湖的靈魂就沒了。

「景觀是靠山和水組成的,何況山上有大量的古墓葬,我真的希望通過考古發掘,使這些山能夠作為湘湖的景觀保留下來。

記者 葛亞琪 文/攝 編輯 朱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