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看墳人變賣古墓地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站文章謝絕轉載,否則法律後果自負!

大寶頂旁邊的盜洞出現了下沉,裡面看上去深不可測 攝/法制晚報記者 崔毅飛

這張光緒年間的文書,證明這塊墓地曾被交易過 攝/法制晚報記者 崔毅飛

法制晚報訊(記者崔毅飛)本報連續報導,房山區上萬村一農家院內,存在一座碩大的三合土寶頂。

墓主人的身份成謎,給遺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近日,當地村民提供出一張「土地買賣文書」,讓古墓之謎出現了新的可能性。

據這張文書記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該墓地曾被交易。

村民傳說,變賣墳地之人正是看墳戶。

相關學者判斷,不能排除這看墳人就是墓主人的後代。

事件回放碩大寶頂墓主人之謎

上萬村,系房山區青龍湖鎮轄村。

在村西北一個農家院內,隱藏著一座孤零零的大寶頂。

關於古墓主人身世的種種猜測,本報2月15日曾詳細報導。

墓主人究竟是誰?此前有兩種說法:當地村民稱其為「穆(音)家墳」,但並無碑記、史料可以印證;對於清代「克勤郡王晉祺」之說,相關學者予以了否定。

寶頂敦厚雄渾,由三合土夯實而成,直徑6米,高近4米。

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判斷,此寶頂清代特徵明顯,但絕非村中富戶所能建造,墓主人很可能是位王公大臣。

但在歷次文物普查當中,官方並未將這座「無名氏」寶頂登記在案。

2月25日,北京園寢遺址調查保護團隊成員馬志璞,向房山區文委提出文物認定申請。

3月9日,這座神秘寶頂被官方認定為不可移動文物。

遺蹟獲得保護,但墓主人的身份仍是個謎。

近日,當地村民又拿出新的線索。

最新發現墓地清末時曾被交易

寶頂體量之大,可想墳院規模不會小。

但歷經時代變遷,其餘建築好似人間蒸發,取而代之的是火柴盒式的現代民居,將寶頂團團包圍。

寶頂西北側,是村民王鳳榮家的宅院。

近日,王鳳榮收拾屋子時,發現了一張118年前的「土地買賣文書」。

她小心翼翼地將文書攤在茶几上,薄薄的宣紙已經綿軟泛黃,滿是褶皺,毛筆字雖談不上工整美觀,好在字跡清晰。

解讀其大意為:

賣主名叫朱自旺,因為手頭缺錢,將祖遺民地一處四畝,賣予王永旺名下,賣價文銀十五兩,立字為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在這張文書上面,還蓋有紅色印章,只可惜印記難以辨認。

在此文書當中,雖對於墳地隻字未提,但明示出來的土地四至,與墳地的範圍基本吻合,並將寶頂囊括。

買地人王永旺,正是王鳳榮家的先輩,但賣地的朱姓人家,已經從上萬村銷聲匿跡。

新的線索,證明清末時這塊墳地曾被交易,但又生髮出諸多疑問:賣地的朱自旺到底是什麼人?和這座古墓有什麼關係?他為何要賣掉墳地?

村民講述賣地的朱家是看墳戶

「這老朱家人在賣地之後,不是外遷,就是絕戶了。

」王家後人這樣分析。

據王鳳榮回憶,上萬村在世的人當中,沒人見過這個朱家。

但老輩人傳說,賣地給她家的朱自旺就是「看墳人」。

朱家有兩口人,死後就埋在她家院子的牆角處,老輩人還讓他們蓋房時注意避讓。

但這傳說中的兩個墳頭,已經不復存在。

這張「土地買賣文書」雖不能證明朱自旺就是看墳人,卻能證明這塊墓地曾經歸朱家所有。

北京園寢遺址調查保護團隊成員馬志璞認為,如果朱自旺真的是看墳人,那這一紙土地買賣文書,反映了清末京西一帶看墳戶的境遇,對於研究晚清底層社會狀況,是最直觀的材料。

學者分析不排除墓主人就姓朱

這張文書在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看來,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劉衛東判斷,賣地人朱自旺,其身份存在兩種可能:一是如村民傳說,為受僱於主家的看墳戶,隨著墓主家的衰落,墓地歸了看墳人;二是朱自旺就是墓主人的後代,所以不排除墓主人就姓朱。

文並攝/記者崔毅飛

背景連結

此處曾發現過瓷碗和銅錢

去年夏天的一個雨夜,曾有一伙人潛入上萬村,對這座無名古墓進行盜挖。

這夥人離開時將盜洞回填。

記者近日回訪時發現,盜洞所在方位下沉了1米左右,洞內出現一個黑窟窿,看上去深不可測。

上萬村86歲的唐以生回憶,上世紀40年代,曾有人對寶頂進行過挖掘,但之前就已經被人盜過,也不知道剩沒剩下什麼東西。

40多年前,經常有小孩在寶頂附近玩,發現過殘缺的瓷碗和銅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