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力爭新增13處國家及省級文保單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惠州的葉挺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有錢可以造一座城,但無法造歷史。
」日前,惠州召開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文物保護,傳承好歷史文脈,進一步擦亮惠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
會議還討論了《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方案(討論稿)》。
惠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指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色名片」。
惠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積澱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保護並利用好這些文明瑰寶責無旁貸。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文物資源是惠州厚重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文物事業是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重要內容,文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增強做好文物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經費保障,加大宣傳教育,補齊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短板,推動文物事業再上新台階。
目前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1處
自2015年成功入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來,惠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格局不斷拓展。
在已編制和完善《惠州市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北門直街等5條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詳細規劃》等20多項保護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啟動《歷史城區文物古蹟連片保護規劃》《惠州古城歷史遺蹟整體保護與管理規劃綱要》等10餘項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
同時,在獲得地方立法權後,惠州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列為首批立法項目,歷史文化保護的法治化水平站上新的高度。
目前,惠州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40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葉挺故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有不可移動文物1000多處、可移動文物9026件(套),革命舊址、遺址108處。
今年惠州將全力提升文保單位級別,目前正積極開展第九批省級文保單位及第八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申報工作,深入挖掘整理一批省市文保單位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爭取早日完成新增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任務。
同時,切實加強日常保護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省級以上文保單位「四有」(有保護範圍、有保護標誌、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工作,市縣級文保單位「四有」工作完成率要達80%以上。
在繼續做好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數據利用等後續工作的同時,利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建設集文物資源基礎數據、動態管理、展示教育和公眾服務於一體的文化遺產信息系統。
活化利用文化遺產發展文化新業態
「惠州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眾多,要加強挖掘、研究,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活水源泉。
」麥教猛說,要加強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系統研究、文物展示,真正讓文物「活起來」「會說話」。
他提出,要注重將文物資源轉化為文化旅遊產業優勢,依託古建築、歷史文化街區、傳統村落和革命舊址發展休閒旅遊、紅色旅遊,培育以文保單位、博物館為支撐的體驗旅遊、非遺生產性保護等文化旅遊產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文化旅遊品牌,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惠州有這麼多的文化遺產資源,能否將其與旅遊發展相結合?建議開展文保單位的旅遊A級申報認定工作,將文保單位打造為旅遊景點,串連成線,為惠州全域旅遊發展作貢獻。
」市旅遊局負責人在會上提出。
對此,市文廣新局局長朱偉思表示,今年將鼓勵、引導文物保護單位和古建築業主依託文物古蹟依法發展文化旅遊業等新興產業。
鼓勵各級博物館、紀念園深入挖掘文物資源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大力開發文博創意產品,擴大引導文化消費,打造文化創意品牌,促進優質歷史文化資源向經濟資源轉換。
其中,作為文物展示場所,惠州今年將重點提高館藏藏品利用效率,在全市形成博物館藏品資源共享平台,支持各博物館間通過調撥、交換、借用等方式優化藏品結構,形成有特色的陳列展覽,增強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互動性、可參與性,使其成為培育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東坡祠等將打造為新城市文化地標
作為惠州正在開展的兩大重點文物工程項目,重修東坡祠項目和搶救修繕賓興館項目受到廣泛關注。
據介紹,目前,重修東坡祠項目拆遷工作已完成,東坡祠及糧倉地段主體工程加緊施工,東坡糧倉1號、2號倉維修已基本完成,3號、4號倉正在進行揭瓦維修,東坡紀念館及園林景觀工程進入施工招標。
搶救修繕賓興館項目也已完成項目征拆及立項等工作,項目設計方案進一步修改完善,動工前的準備工作有序推進。
會議指出,賓興館要力爭5月底前動工,東坡祠主體工程力爭今年底前完工,東坡糧倉年底前要投入運營,東坡紀念館、賓興館的陳列布展工作要加緊同步啟動推進,早日將兩個項目建設成為市核心區的文化地標。
各縣區文化遺產保護及建設項目同樣令人關注。
惠州此前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龍門縣永漢鎮南崑山三寨谷造紙作坊遺址進行初步勘察,挖掘了大量歷史文化信息,發現作坊屬於明代遺存的珍貴文物,現保留的部分造紙、浸紙和為引水而設置的方形石池、引水渠、欄板柱洞等工程遺蹟在廣東省極其罕見,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
今年龍門縣將根據三寨谷作坊遺址考古挖掘初步成果,進一步對遺址周邊開展摸底調查有關工作,科學合理地推進三寨谷造紙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
博羅縣將加大力度推進省市共建項目銀崗古窯場遺址公園建設,儘快完善遺址公園保護規劃,爭取項目有實質性進展。
惠東縣將深入挖掘省級文保單位百慶樓(中共東江特別委員會、東江革命委員會、紅二師師部舊址)和羅氏祖祠(高潭區蘇維埃政府舊址)的歷史價值,爭取將中洞革命舊址群、全國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府革命舊址群申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徐樂樂 通訊員/魏軍)
麥教猛: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歷史文脈
3月17日上午,全市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強調,要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文物保護,傳承好歷史文脈,進一步擦亮惠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副市長陳高燕主持會議。...
惠州人 你熟悉的老地方要成文化新地標啦!
說到惠州人熟悉的老地方,肯定少不了橋東東坡亭糧倉、東坡祠、賓興館等,這些老地方將成市核心區的文化地標!東坡亭糧倉預計年底前投入運營,它將成為市首個集文化創意、文物建築、文化旅遊、城市生活環境有機...
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推動旅遊品牌打造
這是真正讓文物『活』起來的明智之舉 !」2 月 18 日,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到沅陵調研文物工作,對沅陵按「文韻沅陵、文保先行」的思路大手筆打造 3 條歷史文化街區、...
專家為南寧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獻策 挖掘內涵顯風貌
昨日,南寧市召開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研討會,來自北京、上海和本地的專家學者相繼走訪了南寧市多處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街區,共同為南寧市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工作獻計獻策。4年努力:積極開展申報前期工作...
上饒文物——娓娓道來的都是故事
本報記者龔俊慧文物是什麼?是歲月,是歷史,是記憶。信江書院、婺源彩虹橋、鉛山河口清明古街、萬年仙人洞……娓娓道來的是上饒的故事,在歲月中滌盪,吐露芳華。行走在上饒的大城小巷、鄉間村落,你一定會被...
重慶出台首個法定專項規劃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中新社重慶2月25日電 (陳柯諭)記者25日從重慶市規劃局獲悉,該局組織編制的《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獲重慶市政府批覆。這是重慶建市以來第一個法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
長春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座談會召開
7日,市文廣新局召開長春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座談會。省內文物專家、文物使用單位的工作人員就我市現存的東周五家子遺址、金代攬頭窩堡遺址、遼代農安遼塔遺址等文物的保護工作闡述了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