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 物理系學生穿越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到這件文物的圖片,有些朋友可能會脫口而出:「遊標卡尺!」
的確,這件文物與我們高中物理課上使用的遊標卡尺簡直如出一轍:它由固定尺和活動尺等部件構成。
固定尺通長13.3厘米,固定卡爪長5.2厘米,寬0.9厘米,厚0.5厘米。
固定尺上端有魚形柄,長13厘米,中間開有一個小槽子,槽內置一能旋轉調節的導銷,可以循著導槽左右移動。
在活動尺和活動卡爪之間,有一個環形拉手,便於繫繩或抓握。
兩爪相併時,固定尺與活動尺等長。
而使用時,左手握住固定尺的柄,右手牽動環形拉手,左右拉動,就能測量長度了。
用這種量具,既可以測器物的直徑,又可測其深度以及長、寬、厚,均較直尺方便和精確。
惜因年代久遠,其固定尺和活動尺上的計量刻度和紀年銘文,已經鏽蝕,難以辨認。
其實,現代卡尺的發明時間是1631年,發明人是法國的數學家維尼爾·皮爾。
但是如果將邗江出土的這件東漢銅卡尺與皮爾發明的現代卡尺相比,不得不說二者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從組成元素上看,漢代銅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魚形柄、導槽、導銷、組合套、活動尺、活動卡爪、拉手等部分組成;皮爾的現代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游標架、活動卡爪、游標尺、千分螺絲、滑塊等部分組成,組成元素很相似。
而兩者的主要差距在於:皮爾的現代卡尺應用微分原理,通過對齊主尺和副尺的兩條刻線,能精確地標出本尺所能測出的精密度。
而東漢銅卡尺只能藉助指示線,靠目測估出長度單位「分」以下的數據。
也就是說,皮爾發明的現代卡尺,與東漢銅卡尺相比,能夠進行更加精確的測量。
然而我們不難看出,這件漢代的銅卡尺,從構造原理、性能和用途來看,就是現代遊標卡尺的原型。
它比歐洲的現代卡尺早了1600多年。
事實上,傳世和考古發現的漢代遊標卡尺不只這一件。
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收藏了一件新莽時期的銅卡尺。
關於王莽的故事,可以戳藍字 理想主義青年 複習。
而晚清的一些金石學著作中,也附有幾件漢代卡尺的拓片。
只可惜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目前能見到的漢代卡尺已經是鳳毛麟角。
除了揚州出土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各一件外,北京藝術博物館也收藏了一件。
東漢原始銅卡尺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數學史和度量衡史提供了實例,因此,彌足珍貴。
世界上最早的遊標卡尺,不是歐洲人發明,我們早了1700年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讓我們有著許多引以為傲的東西。歷史和文化的雙重瑰寶,使得現如今的中國愈發的光彩照人。但也有人說中國的科學技術比不上西方,誠然,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積弊...
原來遊標卡尺是中國人發明的,比歐洲早1600多年,現藏博物館
遊標卡尺是一種測量長度、內外徑、深度的量具,對於工業設計來說,遊標卡尺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在形形色色的計量器具家族中,遊標卡尺作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高精度測量工具,它是刻線直尺的延伸和拓展。
江蘇出土一文物領先西方1000年,專家:證明此精密器具是中國發明
眾所周知,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及印刷術。但是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明可不只有這四項發明,今天我們所講的主人公就是我國古人的另一項高超發明——遊標卡尺。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上個世紀九十...
江蘇出土一逆天文物,領先全世界1600年,眾人感慨:穿越!
中國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國,但文明的脈絡能夠貫穿古今並且仍在延續的卻只有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綿不絕,重要一點就在於千年不絕的傳承,而考古就是傳承古人智慧的重要手段,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
漢代古墓出土的一件文物:領先國外1600多年,被懷疑是穿越品
導讀: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些文物的出土也極為偶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揚州邗江縣的一個不起眼的村落,發現了一座漢代古墓。因時間太過久遠,且該墓已經被盜,並不能確定墓主人的身...
王莽時期古墓發現一把尺子,比外國早1600年,專家們高興壞了
從西漢到東漢的過渡時期,曾經出現過一個短暫的由王莽控制的「新」王朝,這個時代由於社會動亂不已,因此考古專家做夢都想找到能夠作證這個時代的珍貴文物,俗話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上世紀九十...
原來宋代就有人打高爾夫球了
去逛博物館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東西,你以為近現代才發明的,其實在古代就有了。比如說,打高爾夫。看下面這個圖,是《明宣宗行樂圖》,著名宮廷供奉畫家商喜的代表作。看其中的人,像不像在打高爾夫球。其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