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珠寶」漢朝珠寶首飾(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整個漢朝,前後延續將近四百年,國家興旺,人民富足,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之一。
特別是在城市中,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使人們有時間來注重修飾自身,供人理容的銅鏡已不只供貴族們享用,富有的商人和舞女也可擁有。
另外,漢朝的絲綢等物品源源不斷地輸往中亞和歐洲,外國的奢侈品也相繼傳入中國。
各種商業貿易活動的興盛使中國很早就有了珠寶商人。
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一個故事說: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商人到鄭國去賣珍珠,用「木蘭」做了一個盛珍珠的匣子,並且還「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
」鄭國的一個買主看上了這個匣子,十分喜愛,沒買珍珠卻把這個盛珍珠的匣子買走了。
故事的本意是諷刺一些人做事喧賓奪主,可它卻從另一面說明,當時已經有了首飾貿易,並且人們已經很會在裝璜上下功夫了。
在漢代,除了與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外,還有許多對外經貿活動。
張騫兩次出使了西域,使中西方的交往十分頻繁,在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上,各國的使者、商人相望於道,絡繹不絕。
一、更加規範的冕冠
漢代人習慣稱帽子為「頭衣」或「元服」。
貴族戴的頭衣為冕、冠、弁;百姓戴的則為巾、幘等。
秦統一中國後,徹底廢除了周禮,冕服制度在吸取各諸侯國服飾的基礎上實行了新的統一。
到了漢代,則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
其中冕冠中冕疏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
因為在漢代,冕冠並非只有帝王一人可以戴。
漢冕為一塊一尺二寸、寬七寸的木板,上為玄色,下為纁色(淺紅色)、後比前高一寸,有前傾之勢,基本形式與周代大體相同。
帝王的冕冠用十二疏,即十二條白玉製成的串珠,前垂四寸,後垂三寸。
皇帝以下諸侯及各級官吏用九疏、七疏、五疏、三疏,隨職位不同而不同。
但兩漢時間很長,變化大,宮廷中輿服部門所詳細記載的各類冠服卻多與實物不相符合,也許記載中的服飾是專門為重大場合所制定的。
二、頭飾萬千
漢代是髮髻的奠定時代。
從這個時期起,女子髻式日益豐富,變化無窮。
在各種形式的女子髮髻中,垂髻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流行於漢魏,其中包括椎髻、墮馬髻、倭墮髻等。
椎髻是漢代普通家庭婦女的日常髮式,在漢族婦女中較為流行。
「椎」字有兩種讀音,即可讀「椎」(音同「追」);又可讀「垂」。
其實椎髻的「椎」字,應該讀作「垂」。
椎是一種木頭做的錘子,頭粗柄細,古人洗衣服時,常用它來捶打衣服,所以字形從「木」,而不從「金」。
將髮髻稱之為「椎髻」,是因為這種髮髻的形狀與木錘十分相像,還有人因其形狀稱之為「銀錠髻」。
(一)笄開始稱為發簪
笄在秦漢以後稱為簪。
在中國古代,人們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觀念,男女全都蓄髮。
所以歷來男女對於束髮也就格外講究,男子時常變換束髮的巾幘與冠飾,女子則在髮型和頭飾上花樣翻新。
以至中國古代婦女僅用在頭髮上的首飾種類就層出不窮,千奇百怪。
漢代時,在平民百姓中竹木發簪等仍在使用。
在居延漢簡中,即有「中衣聶帶竹簪」之句。
在周朝已有的「吉笄」與「喪笄」風俗一直沿用。
其中「喪笄」的使用較為複雜。
《禮記?喪服小記》是一篇雜記當時喪服制度的文字,極為瑣細,上面記載著喪笄的使用。
如在「斬衰之喪」中,男女要插喪笄,喪父用筱竹(小竹子)製作的箭笄,喪母則用榛木為笄。
插喪笄一直要到三年喪服結束才能去掉。
箭笄在湖北雲夢睡虎地九號秦墓中出土了一支,是以五根纖細的竹針合併組成,合粗不到一厘米。
並在頂端包有一段銅頭。
西漢的箭笄式樣與此基本相同,在湖北襄陽擂鼓台一號墓中出土的實物,也是由數根竹針合成一股,然後在頂端套上一個尖形角質的帽。
而「齊衰之喪」則以白理木為笄,笄上有齒數枚,笄首飾以鏤刻,很像梳發用的「櫛」,所以又叫「櫛笄」。
普通喪葬則用桑木,取與「喪」同音,樣式為兩頭寬,中間窄,長約四寸。
在朝鮮樂浪東漢墓中有類似的這種發笄發現。
需要說明的是,吉笄在笄首處可以有裝飾,惡笄則不能。
這時的簪以玉製成的最為貴重。
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墓葬,出土了一支劉勝所戴的玉簪,玉色乳白,光潔無瑕。
簪首透雕著鳳與捲雲紋,末端刻魚首,有圓孔可以懸掛墜飾。
那時的玉簪還有一個別名稱為「玉搔頭」。
它的來歷是一個趣聞,在《西京雜記》中記述:一天,漢武帝到他所寵愛的舞伎李夫人宮中,忽然頭皮發癢,便隨手拿起李夫人頭上的玉簪搔頭。
從此以後,宮中嬪妃的簪多用玉製成,玉簪也就成了「玉搔頭」,以至於當時的玉簪身價百倍。
這個別稱一直流行了很久。
宋·李邴《宮中詞》中就有「舞袖何年絡臂鞲,蛛絲網斷玉搔頭」。
製作精巧的簪,有很多花樣。
並有美好的名稱。
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女主人公劉蘭芝身穿繡花夾羅裙,頭上的簪用玳瑁鑲嵌。
後來又有「蓮花玳瑁簪」 、「雙珠玳瑁簪」、「金薄畫搔頭」等。
前兩者因簪上裝飾的圖案為蓮花並飾以玳瑁,或飾以雙珠故名,後者是用金箔剪成彩色花飾裝飾在簪上得名。
漢代早期流行的椎髻髮飾,沒有在頭頂束髻,所以很少插戴發簪。
到了東漢,一時期流行馬皇后的四起大髻,婦女們才開始盛行高髻。
《後漢書·明德馬皇后記》引《東觀記》中說:明帝的馬皇后頭髮又長又多,挽髻於頭頂後,還長出許多,於是繞髻三周,這樣在頭頂上便出現四層圓環,稱為「四起大髻」。
在當時的京都地區,還流行著一句與高髻有關的諺語:「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自此以後,中國古代婦女的髮髻都以高髻為主。
盛裝的女子,頭上往往同時插五六支簪釵,裊裊滿頭。
在河南省密縣打虎亭漢墓壁畫和廣州東郊先烈路出土的東漢舞俑等,都有類似的頭飾。
漢魏時期,男人所用的簪多稱為「導」。
另有「枝」或「揥」(音同「地」),其作用如同簪。
《釋名·釋首飾》中,簪、揥、導三物並列。
而「枝」,是古人用形象的語言來體現出戴在頭上的簪的那種細長而旁出的樣子,如同樹的枝節,所以又常稱為「冠枝」。
(二)婦女髮飾「擿」
在一些出土物中,經常發現一種長條狀、有齒,外形有些像窄而長的梳子,卻又不適於梳發的飾物,與簪釵類也不盡相同。
據孫機先生考證,它就是古文獻中經常提到的能夠搔發、綰髮、簪發的擿(音同「質」)。
是女子頭上一種類似簪釵的安發之物。
在《列子?黃帝》中有:「斫撻無傷痛,指擿無屑癢。
」說明擿有搔發的功能。
《後漢書·輿服志下》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
又說「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級焉」。
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墓主人的髮髻上就插有玳瑁質、角質和竹質的長擿三支。
角質長擿長度為24厘米,竹擿的長度與之相近。
這種擿正兼有搔發、綰髮、簪發的幾種功能。
在山東萊西岱墅西漢墓中也出土了角擿,長22厘米,皆約合漢尺一尺。
而在山東日照海曲的漢代貴族墓葬中,出土的角質形長擿,有數十件之多。
馬王堆與岱墅的玳瑁擿,均短於一尺,可能是受等級或材料的限制。
(三)美麗的髮釵
現存最早釵的實物應是山西侯馬春秋墓出土的骨釵,它以一塊完整的動物肢骨做成,在三分之一處分叉,並在分叉的上部烙以火印圖案。
在黑龍江海林市河口遺址出土的兩件骨釵亦由動物的肢骨磨成,其表面光滑,製作精良,是當時當地人們的束髮工具。
漢魏時期,人們普遍用金、銀等金屬兩端捶尖,於中部扭彎製成並列的雙股或三股式的綰髮器稱為釵。
所以釵為「金」字旁。
那時貴族婦女使用的釵,用金、玉、翡翠、琥珀、珠寶等製成。
士庶之家的婦女常使用銀釵,而家境貧寒的女子,則多用銅、骨之類。
在那些價值低廉的銅釵中,卻有一種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即使是后妃貴妾也對它另眼看待,即「鎏金銅釵」。
它是在銅釵的表面塗上一層很薄的金液,這樣就成為金面銅芯,而「銅芯」與「同心」正好諧音,於是,這種髮釵便成了男女的定情信物,取「百年好合,同心永結」的吉祥寓意。
在當時的記載中,這類髮釵均被寫成「同心釵」,如《西京雜記》中的「同心七寶釵」。
能夠見到的秦漢時期的髮釵都很簡單樸素,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那時的髮釵很單一。
其實不然,從各類記載中可以看到有很多種美麗的髮釵,人們還用美好的名稱命名它。
(1)
玉燕釵 秦漢時玉釵較少,常被視作珍貴之物。
玉釵被稱作「玉燕釵」、「玉燕」或「燕釵」,始於漢代,即釵首被做成形似飛燕的玉質釵。
在漢代郭憲《洞冥記》中記載:一位神女把一枝玉釵贈給漢帝,漢帝又把它賜給愛妾趙婕妤,至昭帝時,打開發匣,突然一隻玉燕從匣中飛向天空,後來宮人學做此釵,故名玉燕釵,取其吉祥的含義。
到後來,人們也常以玉燕來稱呼名貴的玉釵。
唐代詩人李白在《白頭吟》中有:「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
」孟郊在《悼王》詩中也有:「泉下雙龍無再期,金蠶玉燕空銷化。
」這裡以玉燕指玉釵。
(2) 三子釵 三子釵直到八十年初代才被認定為婦女頭髮上的一種首飾,在北京順義大營村四號魏晉墓中的一位未被擾動的女性頭骨上端,發現了這種髮釵。
它多為銅製,一般長15~17厘米,當中為長條形橫框,兩端是對稱的三叉形,有的則在中間的一股上再分為兩叉,且與兩側的兩股分別彎成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不封閉的圈弧。
三子釵在考古中常被發現。
如北京延慶縣穎澤州漢墓、順義西晉墓、洛陽火燒溝東漢墓、洛陽十六工區及瀋陽伯官屯魏墓、陝西華陰二號東漢墓、廣州西北郊東晉墓中均有此物出土。
地點從東北直到嶺南,可見在東漢至魏晉時期它是一種風行全國的髮飾。
東漢崔瑗在《三子釵銘》中描寫道:「元正上日,百福孔靈。
鬢髮如雲,乃象眾星。
三珠橫釵,攝()贊靈。
」從文字中可以看出,三子釵名三珠釵,在節日的盛裝時使用,而且它應是橫著簪戴的。
在山東臨沂西張官莊出土的東漢畫像石中一個人像頭上,就發現了與它相似的髮釵。
這件髮釵較長,橫貫於額頂。
(3)
寶釵與荊釵 所有用名貴材料製成,或嵌以各類寶石的髮釵,統稱為寶釵。
當時名貴的寶釵價值連城,花費千金,只為可以耀首。
僅在文字中記載的寶釵就有「金爵釵」、「鳳頭釵」、「合歡釵」等。
「金爵釵」為釵頭上作雀形(爵同雀)。
如曹植《美女篇》中有「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③」,而合歡釵則為釵頭上作合歡花形。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漂亮的裝飾都是釵頭部分,插入頭髮內的的雙腳,被稱為「股」或「梁」,釵股長的稱為「長釵」,它多用來挽插頭頂的髮髻,又叫「頂釵」,短股則為「短釵」,可以用於髮髻,更多用於雙鬢,則又稱為「鬢釵」。
與那些名貴的寶釵形成對比的則是農家婦女們所使用的「荊釵」。
最初的荊釵確實是用荊條製成。
後來諸如銅、鐵之類的髮釵,都稱為荊釵。
《烈女傳》中,梁鴻的妻子孟光,就是荊釵布裙。
到了後來,人們還用「荊釵」來代稱貧苦婦女。
舊時男子在尊長面前提及自己的妻子時,往往自謙地稱為「荊婦」,即是由此而來。
(四)鑷子
我們現在女子美容用的小鑷子,一般是用來修飾眉毛等的一種修容工具。
而在漢魏時期,鑷子除了作為修容工具外,還可以作為頭髮上的飾物來佩戴。
《釋名·釋首飾》中:「鑷,攝也。
攝取發也」。
實用的鑷多以銅鐵製成,而用來插發的鑷,常用象骨、金、玉製成,呈長條形。
用時似簪橫插在髻上,也具有約束頭髮的功能。
記載中稱皇族婦女盛裝時,頭上就插有黃金鑷。
(五)華麗的頭飾「勝」
「勝」是中國古代婦女髮飾中常見並且流傳久遠的飾物。
在最早的文字記載中,「勝」是古代傳說中西王母所常用的飾物。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晉代郭璞註:「蓬頭,亂髮;勝,玉勝也。
」可見「勝」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飾物了。
西王母是漢代人信仰的神仙之一。
有關她的傳說極為悠久,在中國古代最早的文獻《山海經》與《穆天子傳》中都有關於她的記載。
在漢代神話中的西王母曾引起了人們信仰上的狂熱,許多地方都設有西王母祠,人們聚眾設祭,為之歌舞。
很多婦女飾物,傳說都曾被西王母使用過而極受喜愛。
在漢代的銅鏡、畫像石及畫像磚上都能見到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還被喻為紡織之神。
許多學者認為,「勝」的原型與紡織有關,它的式樣和名稱都來源於織機的經軸。
織機上的經軸在古代甚至現代的民間都叫做「勝」或「榺」(shèng,音同「勝」),十字形的木片是經軸上兩端的擋板和扳手,又叫「榺花」或「羊角」,搬動它可以將經線卷緊或放鬆。
人們把這個形狀裝飾化,成為一種十字花的紋飾圖樣。
在新石器時代的陶紡輪上,就可以看到這種漂亮的圖案,中部的圓圈表示穿孔,這種象徵紡織的紋樣,演化為婦女首飾則寓意著男耕女織的分工。
有趣的是還有一種叫做「戴勝」的鳥。
因它頭上的羽冠很像戴著一隻勝,當它的冠張開時,扇形的冠上每枝羽端都有一個黑點,連成橫紋也像戴著一隻勝,而且它總是在春天桑蠶紡織忙碌時出現在人們眼前,人們都叫它織紝之鳥。
有關勝的大量記載、圖像以及實物的出土都集中在漢代。
它的大致形式,我們可以從兩漢的畫像中見到。
西王母的頭上一般都戴有這種飾物,以致這種首飾成了她的標誌之一。
如四川新都漢墓出土的西王母畫像磚,她的頭上橫插一簪,在其兩端就各戴一個勝的飾物。
簪與勝相連即《山海經·海內北經》所說的「勝杖」。
另外在山東嘉祥漢墓、山東沂南漢畫磚、河南偃師辛村漢墓出土的新莽時期的墓室壁畫中,都有被描繪得十分詳細的西王母戴勝的半身像,她所戴的勝也都有細微的差別,很像文字記載中稱為「珈」的那種飾物。
由於西王母被視為長生不老的象徵,所以她所戴的飾物被認為是吉祥之物,也有一種標誌著神仙之境的意味,把勝裝飾在門楣上更有辟邪的意義。
從這些畫像上可以看到,當時勝的基本形式和戴法與戴三子釵很相似。
它大致是由一根橫樑為支撐,橫樑的兩端各綴有一件對稱的小飾物。
戴的時候橫樑可以架放或穿插在髮髻中間的正前面,這樣就可以起到支撐髮髻的作用,而垂在太陽穴兩邊的勝也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後漢書·司馬相如傳》中描寫:「戴勝而穴處兮。
」可以想像,當時女子戴勝的樣子是多麼的端莊美麗。
從製作材料的不同來區分,勝的種類很多,如金勝。
在湖南長沙五一路漢墓就有金勝出土,形狀與漢畫像中的西王母所戴的勝極為相似。
而在江蘇邗江甘泉鎮漢墓中還出土了幾件造型是由三件類似上面的小勝組合而成扁平體的金勝,十分精美。
純金製成的勝表面布滿了金珠,在橢圓或圓形的中部,還飾有用金珠編成的花紋。
用玉製成的勝,稱為「玉勝」,傳說西王母所戴的勝就是用玉製成的。
在朝鮮樂浪古墓就出有玉勝,圓心的兩面還各嵌一塊圓形的綠松石,是一件美麗的飾物。
而用布帛製成的勝稱為「織勝」,同時還有用花形裝飾的勝。
在四川成都永豐東漢墓出土的頭簪數朵菊花的女俑、四川忠縣出土的簸箕女俑和在四川重慶化龍橋漢墓中出土的東漢獻食女俑的頭部裝飾上都可看到類似勝的那根橫樑,和兩鬢左右對稱的花狀飾物。
不同的是,前額的髮髻正中也有數朵菊花,看起來更加華麗。
許多中外學者都認為,這正是古時記載的一種稱為「花勝」,又稱「華勝」的飾物。
它是在勝上飾有花樣或者直接用花形裝飾的。
《釋名·釋首飾》中:「華勝,華象草木華也。
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勝。
蔽發前為飾也。
」關於佩戴華勝的盛狀,在《後漢書·輿服志》中也有記載:「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廟服……簪以玳瑁為擿,長一尺,端為華勝,上為鳳凰爵……」真可謂盛裝出行。
東漢至魏這一時期,婦女頭上戴勝的現象十分普遍。
在山東、江蘇、湖南、四川甚至朝鮮等地都有出現,可見當時婦女對勝的喜愛程度。
有趣的是,中國古代還有一種按照節氣或節日來戴勝的特殊習俗。
如稱為「人勝」的就是這樣。
古代有一種節日稱為「人日」,時間在農曆正月初七。
當時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為雞日,即雞的誕生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即人類的生日。
把人日排列在其它動物的生日之後,是說明人類的出現要晚於這些動物。
所以,每逢這個日子,古人都要把那些五彩花色的絲織品或者金屬箔剪刻成人的形狀,掛在屏風或帳子上,婦女們則剪成小人形戴在兩鬢,叫做「人勝」。
這個節日正逢春節之際,又名「春勝」。
這種風俗直至北宋時期仍很盛行,《東京夢華錄》中描寫道,在正月初七的「人日」節,正月初十的「立春」:「家家剪彩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今世多刻為華勝,像瑞圖金勝之形」。
(六)一步一搖的「步搖」
步搖首飾由來已久,文獻中最早出現「步搖」之名的是傳為宋玉所作的《風賦》,其中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搖。
」時代約在戰國至西漢時期。
可以看出,「垂珠步搖」中的「垂珠」,是早期步搖最重要的一大特徵。
在《釋名》中也有:「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也。
」看來當時隨著佩戴者步動而搖的是那些掛墜在簪釵上的小珠子。
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帛畫上的貴婦,頭上正中部位插著一枝樹杈狀的飾物,飾物上隱約出現了多顆圓珠,正符合文獻中的記述,應是西漢步搖的樣式。
到了東漢,中原地區貴婦使用的步搖飾更加華麗。
《後漢書·輿服制》中:「皇后謁(拜見)廟……假髻、步搖、簪珥。
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百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
」在《北堂書鈔》及《太平御覽》引作「八爵九華」。
爵為雀,華即花。
由此可知,漢代皇后拜廟祭祀時所戴步搖有一個山形的基座,上有用串了珠子的金絲或銀絲宛轉屈曲成橡樹枝狀的花枝,考究一些的還在上面綴以花形飾或鳥雀禽獸等,步行時金枝、飾物搖顫,成為受人喜愛的步搖。
在《後漢書·輿服制》中描述的步搖,上面還裝飾著六種神獸,其中有幾種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如其狀如獅(一說如鹿)獨角長尾的「天鹿」;外形與天鹿相近,但有兩角雙翼的「辟邪」;還有神牛「豐大特」等,人們將這些神獸安排在步搖上,也許不僅僅是為了裝飾,還含有祛邪納祥的用意。
這種步搖飾常和稱為「副」的假髻並用,說明在東漢晚期,步搖已不再是單件首飾,而是同假髻合為一體,成為假髻的組成部分。
兩漢時期步搖的插戴多在發前正中部位,同時還有雙插步搖的現象。
在徐州北洞山楚王墓中,出土了一位身份較高的女侍立俑,在她的左右額發上側並列的三個小孔,就是插戴步搖等裝飾的地方。
在漢代,婦女髮髻上的首飾常用鳳鳥來做裝飾,這與當時漢武帝尊鳳是分不開的。
漢高祖劉邦繼承了許多的楚國人的風俗,楚人就是一個十分崇尚鳳鳥的民族,他們認為鳥、鸞能夠沖天,鳴聲可以驚人。
楚莊王就把自己比做鳳鳥,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漢武帝尊鳳,穿楚服、戴楚帽,色尚赤,這些都是楚國的風俗。
在漢代的畫像磚中,許多漢闕和漢代建築的頂上都裝飾著一雙鳳鳥。
大到建築,小到婦女的裝飾,鳳鳥優美的飛舞著,而飾有鳳鳥的步搖,在中國歷代都是婦女們最重要的頭上飾物之一。
無論怎樣變換花樣,只有「行則動搖」才符合這種首飾的特徵,這也正是婦女們喜愛它的重要原因。
(七)戴在額頭上的首飾——山題
「題」的解釋為「額」,意思是戴在額前的一種山形飾物,是以提醒戴著它的人們穩重如山。
山題多以黃金製成,通常作為一個基座和步搖一起用。
魏晉時期鮮卑等民族的步搖冠也許由此而來。
漢代步搖的基座多為黃金製作的山題,具體的式樣和戴法我們已很難見到,似乎與西周竹園溝古國墓地出土的一種髮飾有很多相同之處。
中國的許多古老服飾風俗,往往能從曾受中國古文化影響的韓國、日本等的傳統服飾中看到一些影子。
在日本傳統貴族婦女服飾中,婦女額前髮髻上,有一種瓶形束髮飾。
使用時把前額上的一組頭髮從飾物背面的捲筒中穿過,再用簪釵固定。
這種飾物,是日本奈良時期皇族成員在正式場合身著禮服時佩戴的,它可以和簪釵與梳子同時使用。
也許可以從中看出山題的樣子和戴法。
(八)巾幗女子
假髻的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
隨著東漢時期高髻的興起,方便而漂亮的假髻又逐漸時興起來。
漢代女子的假髻被稱為「巾幗」,因常為女性所專用,故引申為女子的一種代稱。
它是一種以假髮製成的形似髮髻的帽狀飾物,用時只要套在頭上即可。
頭戴巾幗的婦女形象在廣州市東郊先烈路東漢墓出土的一件歌舞伎俑的頭上可以看到。
在她的頭上有一個很大的「髮髻」,髻上插簪釵數支,髻的正中還有兩枝「十」字花飾。
在其底部近額處有一道明顯的圓箍,應是一種假髻。
漂亮的假髻還是可以互相贈送的時髦而貴重的禮物。
--------------------TO BE CANTINUE-------------------
文/TOPS JEWELLERY拓斯珠寶
| 你能擁有的奢華精品首飾 |
vx:TOPS拓斯珠寶
References: from 珠光翠影 中國首飾史話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考古匯|漢代女性服飾演變
點擊上方「圓明園遺址公園」可以訂閱哦! 漢代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的昌盛,經過近400年的發展,奠定了中國漢文化的基礎。漢代的服飾文化非常發達,從漢代出土的女俑造型可以窺見一斑。漢代出土的女傭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