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殉中的童男童女:活靈活現,三種方法製成,最後一種不忍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多為中國特有,比如墓葬文化。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留給我們後人如此多的文物。

不過在墓葬文化中有一個大陋習,那就是用活人殉葬,其中最為殘忍的是用童男童女,手法殘忍,流毒甚廣,很多童男童女出土後活靈活現,那麼用童男童女殉葬具體方法是什麼呢?

用人殉葬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存在了,比如在湖北隨州出土的曾侯乙墓中,就有21具殉葬屍骸,據專家考證她們生前都是年輕的女子。

再後來,比較文明了一些,改為俑,比如秦始皇兵馬俑就是例子。

不過人殉的陋習並沒有消除。

比如在朱元璋死後,就有46名妃嬪和宮女殉葬孝陵,而且其中十幾名宮女全部生殉。

活人生殉有個問題,那就是屍體腐爛,為了讓生殉也有俑一樣持久長新的面貌,就在宮女生前灌入大量的水銀。

明朝一代,后妃人殉比較流行,直到明英宗時才算終止。

不過這一制度並沒有徹底消失,反而在民間暗流涌動,其中有一個特別殘忍,就是用童男童女殉葬。

比如近代史上,1943年《赤峰日報》報導了一件事情,敖漢旗旗長死後,就購買四個童男童女準備殉葬。

1987年,在河南濮陽科考人員發現了一座古墓,其中就有三個小孩殉葬。

那麼具體流程是什麼呢?方法有三種。

一:比較仁慈的方法,餓小孩幾天,然後在食物中摻入大量水銀,讓其服用。

不過這種效果不理想。

二:把小孩的嘴強行撬開,灌入水銀。

不過這樣的話,水銀進入血液比較困難。

於是有了殘忍的第三種:把孩子頭部割開,直接往血管中灌入水銀,如果孩子在過程中死亡,那麼就在身體各個部位,割開多個洞,再灌入水銀,最後孩子全身塗抹銀粉保持不腐。

小編山東人,小時候就聽說過,那些大地主死了以後,就會買窮苦人家的孩子,用第一種方法,進行殉葬。

中國有很多優秀文化,比如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比如佛教:教人向善,行善,如果作惡就會下地獄。

那些墓主人,能夠用金童玉女殉葬的,生前肯定不是一般人,非富即貴。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些道理?為什麼如此殘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