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從儒學的格局與氣象談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尼山聖境孔子像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提出:「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這一說法傳到國內後,一些學者感到欣慰,但也有人感到意外、懷疑,甚至譏諷嘲笑者也不乏其人。

當這一事實被認定,而且這個結論被認為是「最精彩」的一個時,我們理應對中華文化的歷史傳統、價值內涵和現實意義有更深入的認識,「文化自信」正是源於充分的「文化自知」。

儒道學說的廣闊背景

中華文化就像一顆生生不息的大樹,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

人們認為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發展的特殊時期,但它絕不是中國文化的形成期,而是中國思想與中國智慧的繁盛期、高漲期。

此前,中華文明已有漫長的發展歷程,有較高的發展水準。

在人類文明的研究中,世人推尊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軸心期」的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公元前八至二世紀,尤其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這一時代,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但是,雅斯貝斯的所謂「軸心時代」理論,並沒有關注中華文明在諸子時代以前的漫長發展,沒有注意中國許多思想家何以那樣尊崇古代「先王」。

近四十年來,學術研究的重要進展與考古材料的驚人發現都一再證實,堯舜以來尤其夏、商、周「三代」時期的中國文明已經有漫長的發展歷程,有較高的發展水準。

走在學術前沿的學者其實早已經看清楚這一點,上世紀八十年代,李學勤先生就呼籲人們「走出疑古時代」「重新估價中國古代文明」。

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古代文明的發展水平,理解我國先民的深邃智慧和文化創造,再也不能對上古典籍中那些豐富記載視而不見!

人們看到,「百家爭鳴」其實是對歷史文化的繼承、總結與反思,諸子思想的形成有廣闊的文化背景。

夏、商、西周「三代」已經是「有道」時期,已經是中國文化形成與確立的時期。

在雅斯貝斯所說世界文明的「軸心」之前,中華文明已經有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有了豐厚的文化積澱,有著自身深沉的精神凝結與創造。

中國的先民們認知世界,以天地為師,著眼古往今來,關注四方上下。

在中華文化的早期典籍中,「天下」「萬方」「四海」之辭層出不窮,這源於中華文明的天下觀、世界觀、整體觀、系統論,在與世界互動中,他們深刻理解「天道成而必變」「道彌益而身彌損」之類的道理,講究注焉不滿,酌焉不竭,當位而行,允執厥中。

看清中華文明的綿延之路,探悉中華文明的深遠遼闊,就會看到這樣一個一定會越來越清晰的事實,早在孔子以前數千年的「三代之明王」時期,中華文明就已經為人類確認了坐標。

中華「先哲」「先王」站在人類發展的中心點,思考「人心」與「道心」的關係,為人類謀福祉,系統而完備。

如果更多走近中國早期文明,更多了解中華文明,看到它的高度,了解它的深度,那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就不僅是嘹亮的呼喚,更是洋溢的動力。

孔子的自信

中華思想的精華集中於孔子與老子,孔子則集中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思想精華。

他向老子請教,他一定比今天的許許多多人更懂得老子,所以,他創立的儒學才影響更加久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成為傳統中國思想的傑出代表。

在「諸子百家」中,孔子最重視對傳統的繼承總結與凝練提升,故而更具有生命力。

孔子以後歷代思想家思考世道人心,都在孔子思想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與弘揚,所以,孔子才被尊為「萬世師表」。

西方學者常將中國稱為「孔子的中國」,內在地決定於孔子思想的特性與特質,決定於孔子學說的巨大影響。

孔子自幼好學,他的「好學」成就了他的「博學」。

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自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顯然,孔子的「思想高峰」立於三代時期的「文化高地」。

所以柳詒徵先生說:「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梁漱溟先生說:「孔子以前的中國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裡。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代表泰勒博士說:「當今一個成功、昌盛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於孔子所闡述的許多價值觀念」,他說,「這些價值觀念是超越國界和超越時代的,它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屬於過去並照耀著今天和未來」。

孔子思想的不在「一時一地」,它包含了「天地之美」「萬物之理」「古人之全」,所以《莊子》說「內聖外王之道」是「道術」而不是「方術」。

想到孔子,往往首先浮現的是孔子棲棲遑遑、到處奔走的身影,往往是那個駕著馬車「周遊列國」的形象。

孔子為政似乎沒有成功,其實他清楚「窮達以時」的道理。

他信念堅定,也有充分的自信。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

「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焉」。

他治理中都僅一年時間,便成為各地諸學習的樣板。

魯國國君問孔子:用你的辦法治理魯國,怎麼樣?孔子說:「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孔子相信自己的為政方略有廣泛的適用性。

孔子的自信,源自他對禮樂本質的把握,源自他對人性和人的價值的思考。

有弟子問「十世」以後的治世之道是否可知,孔子說別說「十世」,即使「百世」也可以知道。

孔子認為,人組成社會,成為社會的人,就必須明於禮義。

社會治理的根本,無非就是人心的端正,就是在人們心中築起道德的堤防。

夏、商、周三代,禮的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損益」,但禮的根本精神永遠不會變。

由「中都」而「魯國」而「天下」,這是空間的放大;由「三代」而「十世」而「百世」,則是時間的綿延。

這顯示了孔子思想的「時空維度」。

他的高度與宏闊可見一斑。

他倡言「內聖外王之道」,主張推己及人,修己安人,明德新民。

比如,他思考如何立身處世的問題時,往往從根本上著眼,從簡單處著手。

孔子弟子請教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孔子認為這個字應該就是「恕」。

孔子解釋,所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張請教「行」,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哪裡都能通達。

孔子說應當「言忠信,行篤敬」,說話忠誠守信,行事莊重嚴肅。

人如果時刻將「忠信」「篤敬」裝在心中,指導自己的行動,即使走到與自己文化不同的「蠻貊之邦」,也一樣順暢通達。

「王天下之道」

中華文化追求以王道行天下,孔子繼承發揚三代文化傳統,王道政治是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

孔子常談「王天下之言」,談以「道」治國才能「致霸王」;孟子則言及「王」「霸」之別。

霸道,靠的是兵甲之力,使人被動屈服,埋下隱患,自食惡果。

王道,以德行仁,人們主動臣服,心悅誠服,自求多福。

《孔子家語》有《王言》篇,記述孔子的王道言論,孔子思考「王天下之道」,希望聽「王天下之言」。

王者氣象使得中華文明有著多姿多元而又貫通如一的氣質稟賦。

中華文明崇尚禮讓,源於禮讓,使得許多矛盾不解自消。

內心有王者情懷,才會能讓則讓,讓於可讓,同時還會在原則面前當仁不讓。

中華文化氣象使中國主流價值追求清晰而堅定。

中國者,執中而立於天下,安定四海,天下大同。

王者的終極追求是什麼?是仁、義、禮、智根於心、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當內在的美德豐厚盈溢之時,光輝燦然的生命就巍然聳立。

在王者氣象的追求中,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庶幾夙夜,以永終譽」。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表示他一直致力於學習「確定自我身份的時候,不以降低別人來顯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而應該以抬高他人來找到彼此的相同」。

其實,幾千年前,「和而不同」「成人之美」「立己達人」這樣的叮嚀就在中華厚土擲地有聲,而且在斗轉星移的千年過往中從未間斷,至今迴響,使得近者悅,遠者來。

中華文明的王道精神經得起時空的檢驗,她是從人心與人性出發,致力於滿足人們的需求,向上仰望,是深遠歷史經驗的總結,是天地智慧的體悟;向下紮根,是對多方利益的兼顧與平衡,求得最大公約數,昭示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疑惑中超越,於不確定中憧憬。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中華文明的精神氣象、氣質稟賦、價值追求,夯實了中華文明在世界價值體系中心點之坐標,它沒有焦慮,而是如如不動,見證永恆。

「道前定則不窮」

西方思想家說「知識就是力量」,我們還要補充「力量需要方向」。

此即所謂「君子不器」,即所謂「道前定而不窮」。

思維模式標識、代表著價值取向,決定著行動走向。

比如,以何為本,以何為末;以何為先,以何為後;以何為始,以何為終。

在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視榮譽與責任高於一切,兼顧多方利益;遵循並行並育,沒有相悖相害;信奉「創造、分享、助給」,創造在自己,分享給他人,助給予弱者。

在「一以貫之」之中,孔子儒家關注根本,將個人的修養放於中心點,反求諸己,從而聚焦於發展,聚焦於成長。

人們看重內在的功力,如火之始燃,泉之始涌,擴而充之可保四海,反此甚至不能事父兄。

這樣的思維並不東張西望,沒有左顧右盼,而有深邃的動力和發展的持續性。

由進至近,絜矩成人,至誠無息,執中而立。

朱熹云:「氣至而滋息為培,氣反而游散為覆。

」由「天地位」而「萬物育」,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中華文明價值取向清晰,更可貴的是,它以「一以貫之」的思維模式來落地。

全然思索古與今、我與世界、價值觀與方法論。

這樣的思維模式,成為通往中心坐標的最優路徑、至佳選擇。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謝拉夫說,這個「無序混亂的世界」要「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做這件事情的主角應該是有悠久文明歷史的中國。

他強調,中國人一定要珍視自己傳統的價值觀,他還說,「不光中國人民需要這些價值觀,全世界也需要」。

也是源自一以貫之,自尊,尊人,被人尊;自敬,敬人,被人敬;自愛,愛人,被人愛;自知,知人,被人知;自信,信人,被人信。

開放大度,和諧包容,智慧持中,踏實穩重。

與基督教的博愛精神與神聖觀念相類似,儒家最重仁愛精神和敬畏觀念。

孔子儒家十分看重的正是「愛」與「敬」,《論語》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說「愛與敬,其政之本與」,又說「立愛自親始」,「立敬自長始」。

美國的愛默生說:「我們確信,武力會招致另一種武力,只有愛和正義的法則才能實現徹底的革命。

」其實,對於愛與正義,幾千年前中華傳統文明中的信奉全然而徹底。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眾星拱之。

」面對紛紛擾擾的多元追求,有德之民族,有德之國度,有德之文明,像北辰燦然居中,這應該正是中國在世界中的文化坐標。

我們要認清自己的文化方位,思索中華文化的競爭力,思考中華文明與人類共同價值之間的關係。

這些決定於我們文化的特點、特性與特色,決定於我們的哲學智慧和文化氣象。

我們在忙於為「優秀的傳統」製作「得體的時裝」時,還要更多地在認真理解「優秀的傳統」上下功夫。

事實上,許多人在世界文明面前感到迷茫、在西方文明面前感到卑微,缺少的是對自身文明符合歷史真實的認知。

理解到了這一點,才能達致真正的文化自信;惟其如此,才可以與全人類共享中華文化的偉大智慧。

(作者:楊朝明,山東省政協常委,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傳統文化究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幾何?輕掃二維碼觀看視頻,陳來教授深入淺出地為您作答。「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傳CHUAN」工作室出品。在傳承中生活——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傳CHUAN」微信公眾...

文化自信的歷史底蘊和現實基礎

堅定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著力論述的一個重要方面。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對自身所擁有的文化及其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