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後為何還霸占五個女人?(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乾隆一生作詩無數,雖然大多是濫竽充數的詩作,但是其中也不乏表達他內心真實感情的詩作。

乾隆一生女人無數,但是他對孝賢純皇后的感情最深,為這位結髮之妻創作的詩作也最多,並且首首飽含深情,他曾在八十歲的時候為亡妻寫道:「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

追憶居中閫,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乾隆的意思是說現在年齡越來越大,唯一的安慰就是可以早些見到亡妻,自己不想長命百歲,所以與亡妻相會的日子也最多不會超過二十年了。

由此可見八十歲高齡的乾隆,對自己亡妻的思念之情。

他在《憶孝賢》詩中寫道:「深情贏得夢魂牽,依舊橫陳玉枕邊。

似矣疑遲非想像,來兮恍惚去遷延。

生前歡樂題將遍,別後淒愁話未全。

無奈徹人頻唱曉,空餘清淚醒猶漣。

」一個擁有妃嬪無數的帝王居然對妻子有如此之深的感情實在出人意料。

更加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乾隆仙逝與亡妻一起合葬的時候,竟然還做了一回護花使者。

在清朝入住中原後的所有皇帝中,乾隆是繼康熙皇帝之後最有所作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大清王朝迅速走過了它發展的黃金階段,進入「康乾盛世」的最巔峰。

乾隆生前如此風光,自然也要將自己的陵墓修建得與眾不同。

為了體現自己治理下的大清王朝國泰民安,乾隆皇帝將他的裕陵修建得十分豪華、異常壯觀。

姑且不論外表,但從地宮本身來看,便可知道當時的大清王朝國力是多名的雄厚:與其他大清皇帝所有陵墓不同的是,乾隆將他的地宮周圍設計得十分精美巧妙,足以體現出他能文能武的秉性。

他命令工匠將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雕刻於地宮的牆壁及穹頂,這些雕刻出來的藏文、梵文雕法嫻熟精湛,線條流暢細膩,造型生動傳神,布局嚴謹有序,乾隆時期的清朝雕刻藝術的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如此豪華的陵墓,難怪令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都在他所寫的《我的前半生》之中寫道:「墓中隧道全用漢白玉砌成,有石門四進,亦全系漢白玉雕制,寢宮為八角形,上覆圓頂,雕塑著九條金龍,閃閃發光。

寢宮面積約與故官的中和殿相等。

乾隆的棺梓是用陰沉木製成的,安放在一個八角井的上邊。

乾隆的殉葬品除了金銀元寶和明器外,都是一些字畫、書、劍和玉石、象牙、珊瑚雕刻的文玩及金質佛像等物,其中絹、絲製品都已腐朽,不可辨認。

乾隆皇帝修建得如此豪華的陵墓,自然難逃被盜掘的厄運。

最早光顧裕陵的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孫殿英。

在盜掘慈禧太后清陵的同時,他便派下屬展開了對裕陵的盜掘活動。

裕陵地宮一共有四道石門,盜墓者順利地打開了前三道石門,但是在第四道石門上,盜墓者遇到了麻煩,用一般的炸藥根本無濟於事,於是他們加大了火藥的力度,最終才得以進入其中。

令他們倍感驚訝的是,陵寢內一共有一帝二後三妃六個棺槨,其他五個棺槨都在石床上,唯獨有乾隆皇帝的棺槨從石床上「走」了下來頂住了石門。

這不得不令人費解,因為裕陵地宮的每座棺槨的四角卡上雕花的龍山石,亦稱卡棺石。

龍山石為方形,石上刻有雲龍紋,一組四塊,每塊重達數百斤,各卡在棺槨的一角;龍山石與石棺床之間用鉚榫方式相連。

龍山石的下棱壓住槨的下橫邊,龍山石的豎向凹槽卡住槨的豎棱。

這樣棺槨躺在石床上十分堅固,即便想要將它移開,都需要耗費一批很大的人力。

因此,乾隆皇帝的棺槨自從從石床上「走」下來頂住石門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以為,乾隆的棺槨是被地宮滲水浮起來的,但是這種觀點可能性很小,因為地宮內的水是靜止不動的死水,根本不會產生衝擊的力量,更不用說浮起一座如此重的棺槨了。

即便地宮下的水真可以浮起棺槨,那麼為什麼其他五座棺槨紋絲不動而唯有乾隆皇帝的棺槨被浮起來並且恰好浮到能頂住石門?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1975年,在當時國家文物局開始對裕陵清理髮掘的過程中,同樣的一幕再次出現:前三道石門很容易被打開,第四道石門又打不開了,最後,工作人員在用千斤頂將其頂開後,又發現原來是乾隆皇帝的棺木,仍然像60年前一樣,死死的頂住石門!

如果說60年以前的那次純屬巧合的話,那麼為什麼歷經幾十年以後,同樣的現象會再次出現呢?或許,乾隆皇帝冥冥之中還在守護著自己身前的五位女人吧。

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得乾隆皇帝的棺木從固定如此穩定的石床上「走」下來死死頂住石門,憑現在的科學還難以作出合理的解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一謎底終將揭曉。

>>請關注扒一扒歷史微信公眾號:bybls123

※更多精彩,免費關注公眾號:zdnrx12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