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板塊學習筆記,超級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必修三《文化生活》 你們該記那些,然後怎麼記,再到如何記?主要線索是那些呢?不會的請看這裡!

《文化生活》主要線索

1.文化作用:文化與經濟、政治—文化與綜合國力——文化影響人的特點、方式——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2.文化創新:文化多樣性與傳播——文化繼承與發展——文化創新(根本途徑、基本途徑)

3.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民族精神(愛國主義)——中華文化集中體現在民族精神上,民族精神植根於中華文化之中

4.文化建設: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文化建 設重要內容:選擇有益文化,改造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要求、根本保證、關鍵——先進文化的核心、靈魂、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

一、文化的作用

一、一般意義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對社會的作用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2)文化對經濟、政治的作用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文化又反作用於經濟、政治,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3)文化對綜合國力

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2.文化對個人的作用

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個別意義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多樣性的意義

(1)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

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是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

(3)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2傳統文化的作用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維繫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3中華文化的作用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勵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2)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繫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5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意義

(1)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

這個路徑,是由我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是由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要求決定的,是由我國文化自身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根本意願決定的,是由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決定的。

(2)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

6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魂聚氣、強基固本,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根本標識。

必背:有關「如何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分析」的問題

提示:精神力量+經濟政治+綜合國力+表現+塑造+特點

(1)、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2)、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與經濟、政治,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影響。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3)、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5)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對個人成長產生深刻影響。

先進、健康的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發動、腐朽、落後的文化則會把人們引向歧途。

(7)、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

二 、文化的發展

一、一般意義上的文化發展

1橫向:文化傳播

(1)正確對待文化的多樣性

①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原則: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③要推動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鑑與融合,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促進文化的創新與發展。

④既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又要反對「封閉主義」。

(2)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手段

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3)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2縱向:文化繼承

(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保持和發揚;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移風易俗」,改造或剔除;努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2)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傳承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3)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

社會實踐是影響文化發展的根本因素,是文化發展的源泉。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運動、教育等。

3實質:文化創新

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立足於社會實踐;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學習和借鑑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封閉主義」、「守舊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

二、個別意義上的文化發展

1中華文化的發展

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中華文化的發展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堅持包容性。

2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發揮「主心骨」的作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即先進文化建設。

必背:1、有關「如何進行文化創新」的問題

(1)、根本途徑:社會實踐。

(2)、基本途徑:繼承傳統,推成出新;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3)、基本要求:處理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係、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4)、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

關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涉取營養。

(5)、客服錯誤傾向:反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以及「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傾向

必背:2、有關民族精神的綜合試題

(1)、弘揚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什麼?

一、重要性:精神紐帶、精神支柱和中華民族之魂。

二、必要性: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三、民族生存: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強基固本。

(2)、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怎麼做?

一、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主心骨」的作用。

二、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三、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

四、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

五、發揮人民的主體地位。

三、 文化的建設

一、國家角度

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

(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

(3)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著眼於世界文化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不斷創新。

(4)以思想道德建設為核心,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加強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5)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6)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2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應積極發展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

3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

對於繁雜的文化市場,國家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對於落後文化,要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對於腐朽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二、個人角度

1.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

2.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禦落後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投身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4.加強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基礎上,不斷改造主觀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逐步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2)要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加入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而奮鬥的行列中。

必背:有關「思想道德建設」的綜合類試題

(1)、從國家角度看

一、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文化環境。

二、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導向和示範作用,實現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覺。

三、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四、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

(2)、從個人角度看

一、自覺接受健康文化的薰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三、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

高中地理gzdl100、高中歷史gzls11、高中政治gzzz010公眾號,史上最全、最新資料、備考方案定期發放,再也不會擔心文綜會丟分啦!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請加文綜君微信「gels-ln」,即可解答你所有的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指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中華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者:陳來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在習近平同志關於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重要主題。習近平...

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傳統文化究竟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幾何?輕掃二維碼觀看視頻,陳來教授深入淺出地為您作答。「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傳CHUAN」工作室出品。在傳承中生活——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傳CHUAN」微信公眾...

堅定文化自信 按下文化強國建設快進鍵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1月25日央視網)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