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5月21日下午至22日,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秦漢考古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順利結束。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徐州博物館、煙臺市博物館、吉林市博物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16家文博單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7位考古學者,分別做了主題演講。

研討會由信立祥、白雲翔、焦南峰、韓國河、鄭同修、李銀德輪流主持和評議,高屋建瓴,妙語連珠。

與會人員研討內容廣泛,交鋒激烈。

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的老中青三代學者,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等國內多家院校的學生、媒體記者及熱心聽眾濟濟一堂,共享學術盛會。

研討會主要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

會議現場由信立祥、白雲翔、焦南峰、韓國河、鄭同修、李銀德六位老師輪流主持和評議

(一)陵墓考古研究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焦南峰以《從「天下之中」到「南面稱王」——中國古代帝王陵形制演變的考古學觀察》為題,從陵墓的形制、陵園的結構及陵區的布局入手,對從商周到明清3600多年來中國古代帝王陵發展演變的宏觀趨勢進行梳理,將中國古代帝王陵形制的發展演變分為兩期五段,並闡述了其中的歷史動因。

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韓國河以《兩漢陵寢制度比較研究》為題,就兩漢帝陵的選址與分布、陵寢要素的組成進行比較研究,並對兩漢陵寢變革的原因進行分析。

他認為西漢之初陵寢的設置主旨在維護政權的穩定性,東漢陵寢則是趨向強調政權的合法性。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孫偉剛以《略論秦漢帝陵的「寢園」》為題,認為秦漢帝陵的寢園始於秦始皇帝陵,秦始皇帝陵寢建築遺址為秦漢帝陵寢園的雛形,也是秦漢帝陵中結構最複雜、形制最完善的寢園建築,奠定了漢代及以後帝陵寢園的形制結構。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同修、崔聖寬以《定陶漢墓考古新發現及其意義》為題,根據定陶大墓新發現的黃腸木上墨書「建始四年」、「和平二年」等紀年資料,以及墓道南北兩側的禮儀性建築等發現,推測墓主人可能是漢哀帝之母丁太后。

煙臺市博物館閆勇以《試論膠東地區漢代石槨墓》為題,論述在膠東發現的15座石槨墓與山東內陸魯中地區關係密切,其傳播方式可能為直接的小規模人員流動或人口遷徙,也可能是本地區葬俗受內陸地區影響而形成的。

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張翠敏以《遼東半島兩漢墓葬分期》為題,認為戰國晚期至西漢,遼東半島流行貝墓,並成為主要墓葬形式;西漢晚期至王莽時期出現了帶有貝墓遺風的貝石墓、貝瓦墓、貝瓦磚墓、貝磚墓、貝磚木合築墓,貝墓仍然流行,主要流行夫妻合葬;東漢開始流行磚室墓。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白岩以《北京地區戰國秦漢時期瓮棺葬研究》為題,系統介紹了北京地區已發表的73座兒童瓮棺葬,圜底大口深腹釜是北京地區瓮棺葬的主要形式。

她還介紹了通州胡各莊墓地新發現的成人瓮棺葬。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史黨社以《從墓葬中的「異例」看秦文化的傳播》為題,認為秦文化的特徵從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得以初步確立,嬴姓的秦人宗室貴族有墓主直肢、頭西向、腰坑(殉狗)、人殉等葬俗。

在隴東南、關中附近的秦墓中,有一批並非秦宗室貴族卻使用上述葬俗的「異例」,表明秦文化在形成之後,曾對境內的異姓族群存在著文化傳播。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龍彬以《遼陽新發現的河東新城東漢壁畫墓及其相關問題》為題,介紹了遼陽新發現的一座東漢晚期壁畫墓情況。

其中的童子牽鳩車圖和角牴圖為遼東地區首次發現,壁畫中有「公孫」字樣的墨書題記,推測其應是遼東大族公孫氏之墓。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樊溫泉以《鄭韓故城東周時期空心磚墓葬研究》為題,對324座空心磚墓葬進行了分類和分期,得出鄭韓故城東周時期空心磚墓葬發展的規律和區域特徵。

與會學者

(二)都邑考古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振東以《漢長安城的郊外》為題,通過長樂宮、未央宮、北宮以及武庫、太倉、大市等的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探討了長安城的城內與郊外的分界問題。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張衛星以《秦漢時期的前殿及相關問題初步研究》為題,論述秦漢時期前殿類建築是大型宮室建築組合中的主要部分,來源於周代宮室建築的主體部分,並受到戰國時期高台建築的影響,漢初定型,經過東漢時期的變化,最終演變為魏晉時期的大朝正殿。

中國國家博物館游富祥、張曉磊以《「千渭之會」田野考古調查》為題,介紹了為尋找秦人的早期都邑,對千河下游入渭處、陳家崖及魏家崖等遺址進行田野考古調查的情況,找到了一些重要的線索。

吉林市博物館董學增以《吉林地區古文化、古城、古國——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為例》為題,對以吉林市為中心的西團山文化的基本特徵、分布範圍、社會性質及族屬等問題進行分析,對以吉林市帽兒山墓群為代表的夫余文化的內涵也進行了簡要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考古文博系王曉琨以《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秦代城址及相關問題》為題,通過對該地區戰國至秦漢時期城址及墓葬重新考察後發現,至遲在戰國晚期,秦人已經開始在此設城,和林格爾土城子城址很可能始建於戰國晚期。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程鵬飛以《蒙古國中東部地區匈奴城址與聚落考古的新發現》為題,介紹了2014~2015年在蒙古國的鄂爾渾河、塔米爾河、土拉河、克魯倫河流域調查、發掘的匈奴聚落與城址,這是近年對匈奴城址的最新考古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劉海旺以《漢代聚落形態試論》為題,論述漢代聚落形態面貌主要取決於宅和田的空間關係。

按照距城市的遠近,將漢代聚落分為城郊型、遠郊型和墾區型等不同的類型。

依照聚落內部構成要素的空間組成形式,又分為分散型、集中型、共生型等聚落。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建鋒以《城市水利考古學初論》為題,對城市水利考古的概念、方法和工作內容等進行了具體的闡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瑞以《鄭國渠、白渠的走向及相關問題研究綜述》為題,回顧了以往對鄭國渠和白渠的研究情況,並根據2013年開始的櫟陽城遺址考古勘探和試掘,認定白渠所經的位置並不存在渠道,在櫟陽城北的石川河北側勘探發現一條東西向的大型溝渠,其時代與白渠的時代吻合。

與會學者

(三)出土遺物研究

徐州博物館李銀德以《玉枕概論》為題,重點梳理了漢代玉枕的形制和演變,認為漢代是玉枕的發韌期,也是使用玉枕數量最多的時期,是僅次於玉衣、玉棺和玉面罩的重要殮葬玉器。

其基本形制有鑲玉枕、虎頭櫈形枕、實玉枕和空心玉枕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徐龍國以《山東發現的漢代胡人石雕像》為題,考察山東新發現的漢代胡人石雕像,從衣著及其形態推測,其代表身份地位較高的胡人,是對在朝為官胡人形象的刻寫。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洪石以《略論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錐畫漆器》為題,考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錐畫漆器,器形主要有卮、奩,還有博具,分別作為酒器、梳妝用具和文娛用具使用。

除了博具為木胎外,其餘均為紵胎。

至遲在戰國末期就已發明了錐畫工藝,而在漆器上的錐畫線條內填金的鎗金工藝至遲在西漢中期也已發明。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趙寵亮以《考古發現漢晉銅叉形器研究》為題,探討漢晉墓葬中常見的銅叉形器的用途,可能是髮飾、飾品、繞線板、文具、鏡架等。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楊哲峰以《白瓷起源問題管見》為題,針對學界忽視的漢晉時期的白胎器物,強調這類器物對中國白瓷起源的重要意義。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玲以《長江下游西漢中小型墓葬所出硬胎釉陶器研究》為題,論述長江下游地區的釉陶包含漢文化因素和地方文化因素。

漢文化因素主要體現在禮制方面,占主體地位;地方文化因素集中於物質和技術方面,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

河南省文物局陳彥堂以《從漢代鉛釉到唐三彩——中國古代低溫釉源與流的考古學辨析》為題,論述東周是中國低溫釉陶器發生期,兩漢是興盛期,魏晉北朝時漸衰,唐三彩是重要的技術突破,並形成新的技術和藝術高峰,影響了宋元三彩的發展。

南開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劉尊志以《淺論秦漢三國時期的食物品種》為題,梳理秦漢至三國時期的糧食、蔬菜、水果、動物、調味品等食物種類,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秦漢時期食物的全景圖。

與會學者

此次學術研討會既有宏觀的探討,也有微觀的研究;既有傳統的研究熱點,如陵墓制度、秦漢都邑,也有新發現的最新進展,如定陶漢墓、匈奴城址調查等,還有對新學科理論建設和常見器物的思考,如水利考古學科體系建設和白陶起源的再探索等。

此次研討會內容豐富,討論深入,對於推動秦漢考古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王曉琨 攝影:徐龍國 審稿:白雲翔 洪 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北雄安新區發現263處文物遺存

新華社石家莊3月6日電(記者 白林)記者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獲悉,河北雄安新區通過半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文物遺存263處,早至新石器時期,晚至明清時期,歷代遺存都有發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中國社會科...

雄安新區現新石器至明清各時期文物遺存263處

記者從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獲悉,河北雄安新區通過半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文物遺存263處,早至新石器時期,晚至明清時期,歷代遺存都有發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

成都發現戰國至秦漢鄉鎮遺址 保存完好

新華社成都3月7日電(記者 童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6日公布,在成都市郫都區古城鎮指路村發現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基層鄉鎮聚落遺址,該遺址堆積豐富、埋藏較淺、保存完好。 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現場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