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字如其人,那李煜會不會是異類?字體明明蒼勁又瀟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又號蓮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於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稱李後主。

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稱臣納貢,苟安於江南一隅。

性格軟弱的李煜,苟且求安,並借佛教安慰精神。

《禮記經解》墨跡,又稱《入國知教帖》,傳為李煜書。

帖後有米友仁跋語。

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975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至汴京,封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

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李煜在位時,一直卑屈事宋,歲時貢獻,府藏為之空竭。

但他仍不思振作,浮華奢侈,迷信佛教,終於為宋所滅。

他在政治上是庸駑無能的皇帝,卻具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工書法、善繪畫、精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詞的成就尤高。

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

國亡後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話到滄桑語始工」。

這些後期詞作,淒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 「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 》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 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

後主本有集,已失傳。

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對其書法,他傳二王執筆法,稱為「拔鐙法」,擅長行書。

陶谷《清異錄》曾云:「後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

他的墨跡流傳很少,南唐畫家趙幹《江行初雪圖》(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上的一行標題被認為是他的真跡。

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書法作品,命徐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賞和臨習,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

今已不存。

《禮記經解》局部

▼ 點擊下面 【了解更多】進入官方商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其實,南唐後主李煜很可憐!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璟第六子,九六一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 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後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