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化譜系 填補時空空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省京山縣蘇家壟周代遺址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京舉行。

論壇揭曉了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新疆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濟南章丘區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福建省明溪縣南山遺址、湖北省京山縣蘇家壟周代遺址、河北省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東周遺址、吉林省安圖縣寶馬城金代遺址。

此外,蒙古國後杭愛省和日門塔拉匈奴城址獲評國外考古新發現項目。

「全國共有215項主動考古發掘項目,564項非主動考古發掘項目,各地推薦38個項目參與評選。

依據學術重要性、發掘科學性、多學科參與的程度等,遴選出6個項目。

這些項目對於建立各地文化譜系、填補考古發現時空空白、解決重大歷史問題,包括人類的起源和遷徙、農業的起源和傳播等提供了重要研究資料。

從2017年開始,論壇每年選出一項國外考古新發現項目,以展示方興未艾的國外考古發掘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說。

有助於建立各地文化譜系

填補考古發現時空空白

6個入選項目有助於建立各地文化譜系,填補考古發現時空空白。

通天洞遺址是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已發掘部分劃分出14個地層單位,提供了本地區舊石器—細石器—青銅—早期鐵器時代的連續地層剖面。

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中出土的數以千計的石製品,顯示出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特徵,填補了中國缺少典型舊石器時代中期莫斯特文化類型的空白。

遺址對了解新疆地區4萬多年以來古人類演化發展過程、確立區域文化發展的編年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南山遺址可劃分為5個文化期,距今5800年至35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振宇介紹,遺址文化堆積保存完整連續,文化面貌獨特,如具有區域特色的陶器群,填補了閩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缺環與空白,對構建該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遺址還發現福建省內迄今最早的蓄水池遺蹟、大量柱洞、灰坑,反映了當時山頂生活的史前人群規模。

故郡東周遺址清理東周墓葬36座、車馬坑7座、水井50眼,出土銅、金、玉等上千件(組),初步認定其為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北方戎、狄族群的貴族墓地和戰國前期居住址,填補了冀中地區同期考古空白。

「動物頭蹄葬及直刃匕首式短劍、金盤絲耳環的出土等,是北方族群的特色,同時車馬埋葬制度,青銅器、陶器紋飾、造型等又深受晉、燕等中原文化影響,為研究戎狄族群華夏化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提供了珍貴資料。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春長表示。

寶馬城金代遺址大體完成了對城內主要建築遺蹟的發掘,掌握了寶馬城建築組群的布局、主要單體建築的形制與功能,對城內外排水系統的走向也有了初步了解。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趙俊傑表示,這是近年來發掘的保存狀況最好、揭露面積最大、最為重要的金代建築遺址之一,也是東北地區遼金時期乃至全國歷史時期考古工作中少見的高等級遺址。

遺址的發掘對了解當時社會生活面貌和文化認同,研究金王朝對東北邊疆的經略以及南北方文化的交流與互動等具有深遠意義。

為中華文明起源、農業起源和

傳播等重大問題提供研究資料

在6個項目中,蘇家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格外引人注意。

青銅器排列有序、組合清晰,是探討兩周時期器用制度的珍貴資料,其中M79出土傳統的五鼎四簋以及新興的三鼎四簠,是春秋中期之後高等級墓葬流行的多套禮器組合的最早實例,體現了春秋早中期之際禮制的轉變。

「大量青銅器銘文涉及諸多歷史信息,如『曾伯桼』器群可與『金道錫行』青銅簠對應,基本確認了該器歸屬。

『克逖淮夷』等銘文與過去發現的曾國青銅器銘文相吻合,印證了曾國控制淮夷的史實。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介紹。

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大汶口文化遺存,包括1圈城牆和壕溝、215座墓葬、116座房址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特別關注該遺址出土的400多件各類玉器。

他認為,其改變了以前認為大汶口文化不重視玉器的看法,意味著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開始,可能受到良渚文化持續交流的影響,玉器在禮儀系統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

「墓葬的玉刀和玉鉞的形制、穿孔方式等細節以及毀大墓的習俗,都與陶寺墓地相同。

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再一次提醒我們,陶寺文化形成過程中,東方禮制的影響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新偉說。

南山遺址出土的大量植物遺存則為農業起源和傳播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該遺址出土植物遺存以植物種子為主,農作物數量占絕對優勢,以水稻和粟黍為主。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張弛認為,水稻和粟黍兩個農業系統同時出現,有很大的學術研究價值。

「近年來的植物考古表明,在閩江下游沿海地區曇石山黃瓜山文化中都是水稻和粟黍一同出現,在台灣大坌坑文化晚期台南南關里和南關里東遺址都發現粟。

由於良渚文化純粹是水稻,沒有粟,所以農業不一定是沿海傳播,很有可能來自閩中地區。

這就為農業向台灣島傳播以及南島語族起源等研究帶來了新契機。

」張弛說。

和日門塔拉匈奴城址對匈奴

考古研究有重要學術價值

國外考古新發現項目——蒙古國和日門塔拉匈奴城址,是該國境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古城群落之一。

遺址包括東西相鄰、結構相同的3座城址,故俗稱「三連城」,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蒙古國遊牧文化研究國際學院組成聯合考古隊進行發掘。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宋國棟介紹,2014年至2016年,聯合考古隊對該城址進行了調查、勘探、測繪,並對西城和中城部分遺蹟進行了發掘。

2017年7月至10月,聯合考古隊重點對中城中心台基(編號ⅡA)進行了全面揭露。

「ⅡA土台由覆斗形台體、西側斜坡形踏道、東側南北向斜坡形踏道組成。

台體呈正南正北走向,由紅土堆築。

沿台體周圍發現36個大型柱洞,柱洞大多呈圓形。

大柱洞外圍還有呈規律分布的小柱洞。

從發掘情況來看,該台基可能存在由100個大型柱子組成的柱網結構,或為面闊九間、進深九間的大型禮制性建築台基。

」宋國棟說。

通過地層學、類型學和碳十四測年,確定「三連城」的年代為匈奴時期,結束了蒙古國考古學界對於城址年代的爭議。

「結合漢文文獻記載,推測該城址是與匈奴祭祀有關的大型禮制性建築,或為匈奴單于或貴族的『祠社』遺址。

『三連城』中城中心台基是蒙古國境內第一座被完整揭露的匈奴時期大型土木建築台基,對匈奴考古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宋國棟說。

據悉,2016年,蒙古國考古學界在烏蘭巴托舉辦了「蒙古國年度考古論壇」,參加該論壇的考古項目有60餘項,和日門塔拉匈奴城址被評為「蒙古國五佳考古新發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