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千古一帝的秘密( 第一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媒看世界」 講述世間奇聞異事
我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存在好奇心,所以我們總是在探索和求知。

秦始皇陵在1974年被發現以後,一直以來都未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至今未進行挖掘呢? 現在隨"微媒看世界"來探尋一番。

揭秘一:為何現在都不進行保護性發掘呢?

據了解,秦始皇陵自1974年發現以來,受限於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未成熟以及在多年前,國家對珍貴文物等進行的保護政策,所以一直以來均未採取發掘。

但是,有人會問了,都過去40多年了,技術還不成熟嗎?小微最近翻閱了許多信息了解到,雖然目前對於文物保護的措施相對於幾十年前來說是已經成熟了許多,可能對於某些文物保護來說完善保護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對於秦始皇陵這種體量較大的保護上可能仍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特別是未知的。

從眾多目前已經發掘的文物保護情況來看,其實保護措施是仍然存在較大的技術難點的,比如:地下的文物的氧化、腐爛等情況只是發生在下葬的最初一段時間,以後的歲月里都是很細微的變化,所以許多珍貴的文物才能保存至今,不然早已化作黃土一胚,而考古發掘,一旦打開地下空間與地面接觸,氧化、腐爛、風化、光照等都有可能會導致文物直接化為灰燼,在無萬全之策下,貿貿然進行發掘,勢必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要知道,當年秦俑剛出土的時候,色澤鮮艷,但因保護措施不到位,隨著時間的變化,目前已經褪色了。

再者也是考古科研成本的問題,曾有人發帖計算過,以秦始皇陵這種體量的陵墓(秦陵地宮約有4萬多平方米)在發掘上要保護到位,在不論技術層面的情況下,花費起碼幾百億,這個花費相當恐怖了,相信這確實也是一大問題所在了。


揭秘二:千年以來,有沒有被盜墓者光顧過?

這個是必然的,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墓葬規格自然是集國之所有的,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水,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

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之者久。

」由此可見其中珍寶之多,引來盜墓者偷盜是必然的。

據了解,史書上有記載的第一個盜掘秦始皇陵的可能是西楚霸王項羽,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派手下大將英布領兵十萬包圍秦陵,殺盡守陵人和部分仍在修建的民工,最終火燒地宮。

由於史書對於此事記載聊聊數字,一筆帶過,所以亦無從了解項羽盜掘秦陵的動機是什麼?

對於項羽盜掘秦陵的動機,有兩種說法:一是其祖父項燕為秦人所殺,入關後為報家仇盜掘秦陵;二是或多或少亦有貪圖國之寶物的想法。

但由於史書上記載比較簡單,故無法確認是哪種動機。

《漢書·楚元王傳》(卷三十六):「項羽焚其宮室,往者咸見發掘」;《水經注·渭水》(卷十九):「項羽入關發之。

以三十萬人三十日動物不見窮。

至於其他盜掘者,在地宮一日未見天日的情況下,我們不得而知,想必會有,但是是否成功盜掘,我們依舊不得而知了,相信有一天,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我們能夠看到它真正的面目。

預告:探尋千古一帝的秘密( 第二篇) 「小微" 將探尋秦始皇的死因之謎

本文為「微媒看世界」作者編寫,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您也喜歡了解世界歷史上的奇聞異事,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微媒看世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