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頂山發現一座南宋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村民擴建房屋,挖出一座古墓。

一塊不大的石碑,記錄下墓室主人的名字,也留下諸多疑問。

古墓內的瓷器和一塊鐵制器皿,讓眾人對墓室主人的身份產生諸多猜測。

名山區蒙頂山發現古墓後,引起了媒體和考古專家們的關注。

讓我們走進蒙頂山,對該古墓一探究竟。

村民修房 挖出古墓

蒙頂山半山腰,名山區蒙陽鎮關口村4組,一座古墓靜靜地矗立在蒙頂山上。

如果不是陳登祥想修院壩,也不知古墓何時能被發現。

這幾天,陳登祥在古墓前守著。

很多媒體記者和考古愛好者都到他家附近參觀古墓,而陳登祥一直忙著介紹古墓的發現過程。

12月,正是農閒時節。

家住毛家山村道旁的陳登祥,決定在自家房子旁邊修一個壩子。

為了把壩子修得寬一點,他決定將旁邊的一個小土堆往裡面挖一點,於是請來挖掘機,將自家房屋左側的土地平整出來,建一個更寬的院壩。

驚奇在此出現。

「挖掘機挖了幾下,發現裡面竟然有東西。

」工人們用鋤頭小心掏了一陣,一座古墓的大門逐漸呈現出來。

蒙頂山發現古墓的消息不徑而走。

這個小地名為海盤山的地方,一下熱鬧了起來。

文物管理部門人員、新聞媒體記者、攝影愛好者相繼前來,他們用專業或好奇的目光打量這個新發現的古墓。

古墓完整 建於南宋

古墓在陳登祥房屋的左側村道旁的一處高坎上。

走進現場可以看到,古墓有兩個墓室,分別有兩扇拱形大門,每道門都有一人多高,大門立柱上雕有精美的花紋。

「墓室內部也很完整。

」名山區文管所工作人員鄭德勇說,他們在接到村民電話後很快就趕到了現場。

在墓室內部,文物部門工作人員發現一些青花瓷碗,雖因年代久遠已較為破損,但上面的精美花紋仍清晰可見。

除瓷碗外,還發現一些瓦片的碎片,「應該是安葬墓主人時作為枕頭用的。

」鄭德勇說。

此外,在墓室壁上,還發現嵌入的一塊石碑。

其碑名為《王隱君墓銘》,上面記載有「慶元元年」、「雅州名山縣長樂鄉」等信息。

「慶元是南宋第4個皇帝宋寧宗的年號。

」鄭德勇說,由此可以判斷這是一座南宋古墓,墓主人「王隱君」是當時「雅州名山縣長樂鄉人」。

南宋古墓在蒙頂山出現,有何價值?

「現存的南宋墓並不多見,該墓的發掘,對研究戰亂時期的雅安歷史,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

」名山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將古墓的相關資料圖片發給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粟品孝和成都博物館考古專家榮遠大。

「這座墓是拱形石墓,在成都平原不多,但在四川盆地周圍常見,是夫婦合葬墓。

」粟品孝在看了古墓的照片後說,「這種墓制是目前在四川最南端發現的一座墓,因此實際上拓展了我們對這種墓制分布範圍的認識。

探秘1

石碑是墓志銘,

還是買地券?

在現場出土的一塊石碑,約30平方厘米,已斷為兩截,拼合後發現,碑文十分特別。

其正文為豎向排列、從左至右,第一行為從上往下讀,第二行則需要從下往上讀,而且每個字都是「腳朝上」,第三行又回到正常的從上往下讀,第四行又變成從下往上讀……

也就是說,在石碑正常放置不動的情況下,按照人的正常閱讀視覺,每讀完一行就要180度轉頭。

「看碑文要不停轉頭,看完估計都可以把頸椎病治好了。

」當地村民開始調侃。

調侃歸調侃,此塊石碑的文字正反排順序有何意義?

「沒有特別含義,是宋代墓志銘的一種排列方式。

」粟品孝說,這種一正一反的書寫方式,確實罕見,目前在福建漳州曾發現明朝的一塊墓誌也是這樣,但此前在四川還未見此類碑文。

粟品孝,作為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教學和宋史、宋代蜀學研究工作。

對於學術,他很嚴謹地補充說:「或許我們也有局限,有些還不曉得。

在古墓發現後,很多人稱此石碑為墓志銘,也有稱其為地契。

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仔細察看碑文,除了墓室主人的地域和下葬時間外,還寫著「今用金銀錢萬萬九百九十九貫,就於黃天后土……處買墳……分付天地神明」,另有墳地的範圍「地一所東至青龍南至白虎西至朱雀北至玄武……」

「很顯然,這是一個地契,也就是一個買地券。

」成都市博物院考古專家榮遠大在看過記者所發的石碑照片後說,上面錢的數目和地域,沒有實際意義,這是古人崇尚自然,死後能得到「安居」的一種方式。

墓室主人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土地契約文書,讓生人或死者同各類神祉進行象徵性「交易」,來表示亡靈領有墓地居所的合法產權,並藉以在地下「安居」。

「買地券」,這一陰間「地契」,反映了中國古代具有道教文化特徵的喪葬風俗。

這種古人的陰間「地契」,通常附有道教的制鬼符篆,跟傳統的風水觀念等有密切關係。

買地券是中國古代以地契形式置於墓中的一種迷信物品,又稱「墓別」、「地券」。

系由買地契約演變而來,從東漢開始出現,因其製作質料常用磚、玉、陶、瓦、鐵、銅、鉛、石、木等,今人可從考古材料中探尋到該信仰民俗的傳承歷史及文化涵義。

「這既是墓志銘,也是買地券。

」粟品孝說,「墓志銘的書寫內容非常標準,把買地券的所有要素都呈現了出來,可視為標準的墓志銘文體。

榮遠大也認為,此石碑的內容,抬頭是墓志銘,內容為買地券,有著墓志銘與買地券合二為一的趨勢,對研究宋代墓葬有一定的價值。

探秘2

墓室主人身份是郎中,

還是茶農?

「我家原來住在古墓的右側,後來搬家搬到了古墓所在土坎的左側。

」陳登祥說,如果不是修建院壩,這個古墓還將繼續藏於土裡。

當地人並不知道有此古墓。

墓志銘上,開頭就寫著「王隱君墓銘」幾個大字,還有墓室主人的下葬時間和地域,分別為「慶元元年」(1195年)和「雅州名山縣長樂鄉」。

「王隱君」的身份是什麼?

「是一名郎中!」陳登祥的女兒拿著手機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名為「王隱君」的醫師,再加上墓內出土了一件形似鐵剪的器皿,有人稱其為「藥剪」。

因此,「王隱君」是一名郎中的觀點,也一度在蒙頂山村民間傳播。

在百度上輸入「王隱君」三字,可以看到:「王珪,元代醫家。

字均章,號逸人,又號洞虛子、中陽老人,吳郡(今江蘇蘇州)人。

初任辰州路同知,王珪辭退隱居虞山下,人稱『王隱君』。

很明顯,王珪所處的元代與蒙頂山的「王隱君」晚了一個時代,而王珪是江蘇人……

「看碑文字體,就覺得不像大戶人家那麼講究,王隱君有可能就是一茶農。

」陳登祥等村民猜測說。

村民們判斷王隱君為茶農的依據也是那件形似鐵剪的器皿,他們覺得「那就像茶農家裡用的剪刀……」

對於茶農的觀點,很多考古愛好者也持同樣觀點,他們認為,蒙頂山是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或許,王隱君就是當地的一名普通的茶農,百年之後,他將自己平時常用的「茶剪」一起陪葬……

「故先考王時……」 鄭德勇說,實際上,在墓志銘中,「王隱君」的名字已經告知,蒙頂山古墓的主人名叫「王時」。

因為能斷定墓主人身份的信息,現場留得太少,「王隱君」的身份一時無法確定。

不管郎中,還是茶農,蒙頂山因為一座古墓的發現,又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

這對正在升級打造蒙頂山景區旅遊開發,將起著一定的宣傳助推作用。

「希望更多人前來探秘古墓!」陳登祥從這幾天的人潮中,看到了蒙頂山旅遊開發的商機,他想保護好古墓的同時,也想利用人們對古墓的關注搞活村裡的經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出土文物「揭密」 廣元河西古墓的人和事

前段時間,位於利州區河西街道辦事處浩口村6組則天路延伸段道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一座古墓,引起不少市民關注。根據市文物局統籌安排,11月4日,市博物館結束了對河西街道辦事處浩口村古墓的考古發...

常熟發現一處明代古墓 出土黃金髮簪一枚

昨天是新年上班第一天,在常熟季家山市政工地,工人們施工中發現了一塊石碑,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隨後文物部門來到現場——發現這塊碑為明代墓志銘,而施工處即為明代古墓,文物部門隨後對該區域進行搶救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