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唐高宗武則天合葬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

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後乾陵工程繼續進行。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天葬入。

述聖紀碑位於司馬道西側,與無字碑相對,是武則天親撰、其子唐中宗李顯書丹,是為唐高宗歌功頌德的一通功德碑,北距西闕8.65米。

述聖紀碑記述高宗文治武功,開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

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樹碑,墓內也不放墓志銘,乾陵突破了這一慣例,因此述聖紀碑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

朱雀門外的司馬道東側,聳立著聞名於世的無字碑,通身取材於一塊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總重量98.8噸。

碑額未題碑名,碑額陽面正中一條螭龍,左右側各四條,共有九條螭龍,故亦稱「九龍碑」。

宋金以後,開始有遊人題字於碑,使無字碑成為有字碑。

再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漸鐫刻了許多文字,不僅在內容上自然形成了評價武則天的「碑文」,而且在書法上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備,或許這正符合了武則天當初立碑的本意。

陵園內城的四門之外,蹲踞著4對8尊高大雄偉的石獅,以朱雀門外的最為雄偉。

這對石獅昂首挺胸,巨頭披鬃,瞋目闊口,兩足前伸,身軀後蹲,凜然挺拔如泰山。

石獅於陵前,增加了陵園的神聖和威嚴氣勢。

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的兩組石人群像。

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

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3):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

獨一無二的夫妻皇帝合葬陵——乾陵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裡面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公元684年,歷時23年才修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