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涿鹿:「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華合符壇
中華三祖堂
□河北日報記者 劉 萍
特邀嘉賓和專家
宋鎮豪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李 庚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秘書長
宮長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鄭一民 中國民協顧問、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會長
謝 飛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張勝利 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掛職)
梁 勇 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聘研究員、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燕旺林 涿鹿縣縣委書記
高 薇 涿鹿縣縣長
我們將藉助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以及黃帝城遺址文化旅遊區被評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等有利契機,舉辦世界華人文化節,舉辦祭祖大典。
大力發揮文化引領作用,挖掘提升中華三祖文化的精神內涵,謀劃系列「奧運+」新項目,實現與冬奧會的深度融合,在全國範圍打響中華三祖文化品牌。
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奧運思維,組織策劃系列對外宣傳和項目招商活動,提高涿鹿知名度、美譽度,促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涿鹿。
記者:如何讓涿鹿不僅以中華文明發源地存在於歷史中,還要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讓中華文明發源地成為現代人的精神家園?
●依託中華三祖文化,讓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蹟說話
宮長為:涿鹿中華三祖文化作為五帝文化的突出代表,彰顯中華文明厚重底蘊,深深地保留在中華民族的記憶之中。
如何弘揚中華三祖文化的內涵,傳承三祖文化的精髓,讓厚重的歷史文化遺蹟說話,講述三祖文化的故事,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積極探索。
我認為,應當著力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持久開展中華三祖文化研究,深入發掘中華三祖文化內涵,這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工作;二是要進一步充實完善中華三祖文化園區建設工作,包括相關的配套設施;三是要進一步規劃設計好發展綱要,注意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有機結合,從而更好地發揮中華三祖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會效果。
●讓全社會認知並共享中華文明成就和貢獻,考古調查研究是把金鑰匙
謝
飛:涿鹿作為中華文明誕生地,古代文獻的記載較為豐富而翔實,但現代考古研究則顯得蒼白乏力,現存考古資料還沒有起到強力支撐的作用。
因此,涿鹿及其周邊的考古發掘研究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
的確,考古學研究是解決歷史懸案,鑑定歷史真偽的唯一手段。
時至今日,在涿鹿發現的與三祖文化直接關聯的考古文化遺存微乎其微,更沒有與三祖同期的大型考古遺址被揭示。
針對這一客觀實際,我們應當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聘請省內外科研單位,進行較大規模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
舊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工作要做,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工作要做,其他歷史時期的考古研究工作也要做。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解決這一重大學術問題的科學依據。
對於這樣一個如此重大課題而言,僅涿鹿的考古材料還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更開闊的眼光,在更廣闊範圍尋找考古學證據。
我們還需把這些認識和成果放入全國乃至世界的考古學框架中,把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放在世界文明與發展的進程中,進一步分析、研究、歸納,讓全社會認知並共享中華文明成就和貢獻。
記者:在文化傳承中,保護與利用是永恆的課題。
文物不能一味地「藏」起來,要讓他們「活」起來。
請談談如何讓黃帝城和中華三祖堂等諸多文化遺產走進尋常百姓生活,讓中華文脈得以延續和傳播?
●要把「無形」和「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以「真實性、整體性、活態性」的形態保護好、展示好
宋鎮豪:在文化傳承中,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是永恆的課題,保護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否則上愧對祖先,下愧對子孫後代。
但是,為使歷史文化遺存發揮其應有的教育功能,要讓它們「活」起來,這涉及如何在堅持保護的前提下有序開發利用,開發不能雜亂無章,更不能虛假宣傳,假造歷史景觀,那樣不利於人們對中華文明的認知,也無助於幫助人們獲得「系統」知識。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系一旦被毀壞,就會使世世代代傳承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精神家園消失,造成文化發展脈絡的斷層,這種巨大的文化損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
要把「無形」和「有形」的歷史文化遺產以「真實性、整體性、活態性」的形態保護好、展示好,要讓歷史的真實進入尋常百姓的眼帘,存在於尋常百姓生活中,融入尋常百姓的鄉思、鄉愁和鄉情之中,成為尋常百姓傳承傳統文化的「活化記憶」,唯此才能使中華文化的文脈得以延續和傳播。
中華文明探源,應該重視涿鹿地區歷史文脈的鉤沉探頤。
文明思源,重申和肯定涿鹿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加強涿鹿三祖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對促進涿鹿和張家口地區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振興大大有益,前景無疑是相當看好的。
●建設黃帝城考古遺址公園十分必要
謝
飛:為了弘揚三祖文化,面向社會,面向公眾,講好「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的故事,建設黃帝城考古遺址公園十分必要。
目前,中華三祖文化園區建設已經取得極大的進展,中華三祖堂、合符壇、黃帝殿、蚩尤祠、炎帝廟等已經落成,三祖文化博物館得到開放,黃帝城考古發掘取得初步成果,黃帝泉、蚩尤寨、蚩尤墳等項目的保護和展示工作也初具規模。
在園區內,建設黃帝城遺址公園的基本條件已經成熟。
現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儘快編制完成《黃帝城遺址公園建設規劃》《黃帝城遺址總體保護規劃》和《黃帝城考古工作計劃》,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規劃建設黃帝城考古遺址公園,對黃帝城遺址進行全面的測量、勘察,弄清黃帝城的規模、布局及結構;對重要的文化遺蹟進行發掘和保護;加強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工程,保持黃帝城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歷史環境風貌;把黃帝城的建城史作為突破口,一旦能夠證實其始建於新石器時代,我們就如同抱上了「金娃娃」,其影響力和震撼力無與倫比。
那時,黃帝城就不僅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而是實打實的載體。
目前,黃帝城的建城年代被認為始於戰漢時期,通過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不管確定其始於戰國還是漢代,黃帝城的面紗得以揭開,有著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
●在保護基礎上,通過科學利用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和社會影響
張勝利: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必須在保護基礎上,通過科學利用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和社會影響。
涿鹿的中華三祖堂、合符壇、黃帝泉等歷史文化資源,必須從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的圈子裡,走向社會,走進旅遊,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通過更多的活動,發揮文化旅遊的教育功能,寓教於游。
記者:「千古文明開涿鹿」,涿鹿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如何讓涿鹿文化軟實力與當地文化資源整合發展,以此帶動服務、旅遊等產業協同發展?
●通過串點連線整合,形成中華三祖文化「黃金旅遊圈」
鄭一民:文化的價值主要在精神。
探尋文化之源,要遵循文化的價值與規律。
人為打造的文化是偽文化,沒有生命力,有據可依、有跡可考的文化才是財富。
將歷史遺存的文化資源化為軟實力,關鍵在手段與方法,要在「精、准、奇」三字上下功夫。
所謂精,就是高站位、高起點、精施工;所謂准,即選准文化資源中最有價值和影響力的核心符號,做大做強;所謂奇,是指在表現手法和形式上要新奇,以增加文化感染力。
史書記載的涿鹿,不僅指現在的涿鹿縣,還指以現在涿鹿縣為核心區域的更廣闊的地域。
在這個地域中,三祖文化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體系,這個體系以涿鹿黃帝城為軸心,輻射到周圍的淶水、淶源、懷來、涿州、徐水、易縣、蔚縣等地。
發掘整合這些地區的重大歷史遺蹟和文化資源,要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結合京西百渡旅遊區建設,實現依山就勢造就一地一景觀、一景觀彰顯一特色的科學布局,然後,通過串點連線整合,形成中華三祖文化「黃金旅遊圈」。
●讓中華三祖文化與自然資源、非遺元素等多元融合,協同發展
張勝利:涿鹿及其周邊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而涿鹿的中華三祖堂、合符壇、黃帝泉等歷史文化資源,要與周邊的酒莊、生態資源整合,共同繁榮京西的旅遊市場。
同時,我們要發掘和利用好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把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物遺址整合起來,通過融入祭祀人文始祖禮儀大典的非遺表演、傳統音樂舞蹈等非遺元素,增加中華三祖文化旅遊的文化魅力,提高文化旅遊的參與性和可觀賞性,使得「千古文明開涿鹿」的旅遊文化品牌更加厚重、更加精彩,帶動服務產業和旅遊產業的協同發展。
●要把歷史文化資源做成文化強省的支柱之一,不能僅僅喊口號,必須靠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拉動
梁
勇:要把「千古文明開涿鹿」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做成文化強省的支柱之一,不能僅僅喊口號,必須靠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拉動,要把中華三祖文化作為文化旅遊名勝,做成張家口旅遊產業的龍頭之一,作為帶動周邊相關休閒、度假、避暑等旅遊繁榮的引擎之一。
要與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相結合,整合周邊的葡萄酒產業、避暑度假產業、特色餐飲產業,形成以「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為文化品牌的旅遊產業集群,形成良性互動的格局,讓文化繁榮起來,讓旅遊紅火起來。
●歷史文化資源要通過大品牌、大開發、大合作三項舉措,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高
薇:對涿鹿而言,歷史文化資源要通過大品牌、大開發、大合作三項舉措,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促進文化與城市、生態、旅遊、農業等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涿鹿特色的新城鎮、新農村。
一是實施「大品牌」戰略。
就是要推進常態化祭祖,把涿鹿打造成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拜祖的聖地。
二是實施「大開發」工程。
要將文化旅遊、生態開發、現代農業打包起來,實施全域規劃,延長產業鏈條,完善旅遊要素。
三是實施「大合作」計劃。
就是要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緊盯北京這個大市場,研究和順應北京需求多元化、產品高端化、消費個性化的發展趨勢,與北京共建產業互補、服務互聯、生態共建、社會相融的新格局。
記者:「看一百年的中國到上海,看一千年的中國到北京,看兩千年的中國到西安,看五千年的中國到涿鹿。
」著名歷史學家蘇秉琦先生如此評價涿鹿在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重要歷史地位。
請談談「涿鹿——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的現實意義,也就是「看點」在哪裡?
●涿鹿共同體誕生之後,中華民族開始大融合、大發展而生生不息
李
庚:司馬遷《史記》所記載的古涿鹿合符事件,經30餘年的田野考古調查、歷史文獻與諸多活態記錄的綜合研究,證明它不僅是五千年中華歷史延續的文化節點,更具有中華文明原創特質與拐點標誌。
一、釜山合符是中華命運共同體創製暨創國性質。
炎帝、軒轅黃帝與蚩尤三大部族在這裡爭戰之後融合,而後萬邦代表咸集於釜山,通過舉行合符大典儀式,進行命運共同體政治制度系列創建,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融聚不散的信仰源地,更是當代中國統一發展壯大的制度根源。
二、以黃帝為新興領袖,更是將血親族盟提升至共同體新型統一權力的立體構造。
以黃帝為代表的共同體先民在這裡開始設官職、推曆法、興文字、制舟車、創醫藥、教桑蠶等。
三、黃帝城是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上第一座中央機構所在地,在此黃帝代表共同體開中華古國制度濫觴。
如今,再讀孫中山的「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毛澤東的「涿鹿奮戰,區宇以寧」等名句,分明就是涿鹿共同體誕生之後,中華民族開始大融合、大發展而生生不息的生動寫照。
●涿鹿是產生中華文明的大熔爐,經過大熔煉,形成了大融合、大團結的局面
謝
飛:中華文明是世界優秀的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東方文明的中流砥柱,是世界現代文明的弄潮者,也是世界上唯一綿延至今,從沒幹涸、沒有斷流的文明。
歷史文獻記載和當代考古學研究證實,中華文明形成於涿鹿。
中華文明自形成以來就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它以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未曾具有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海納百川,兼收並蓄,與時俱進,勵精圖治,體現著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英勇豪氣和開拓精神。
炎帝、黃帝、蚩尤在涿鹿的征戰和融合,並不是一個部族對另一個部族的消滅,也不是一個部族對另一個部族的殖民與擴張,而是不同部族、不同文化、不同生產經濟碰撞後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政治文化體現。
涿鹿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中華文明形成的載體。
三祖文化體現的是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中,通過民族大融合、大改組、大團結,最終形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國家政體的深厚的政治文化內涵,中華文明正是從這裡起步。
因此,「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無疑是涿鹿乃至河北最為響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這張名片以燦爛的史實、鮮活的故事、開拓進取的精神為支撐。
●河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誕生的搖籃
鄭一民:國家要溯源,民族要追根。
新石器時代炎帝、黃帝、蚩尤三大部族經過「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和「釜山會盟」所形成的以軒轅黃帝為領袖、以涿鹿礬山黃帝城為都城的天下一統,就是神州大地上最早的國家雛形。
由此,河北涿鹿一帶被譽為「千古文明開涿鹿」。
從這個意義上講,河北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誕生的搖籃!
我國現存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紀念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地方主要有三處:一是河南新鄭以軒轅黃帝故里聞名於世,二是陝西黃陵縣以黃帝陵(實為衣冠冢)所在而享譽四方,三是河北涿鹿以中華第一都軒轅黃帝城而名彪史冊備受尊崇。
三個地方雖然都因軒轅黃帝而聞名,文化內涵與價值卻大不同。
據考古學家和文化工作者發現,彰顯涿鹿這一文化價值的證據是,在黃帝城周圍不僅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蚩尤寨、蚩尤井、蚩尤溝、蚩尤墳、釜山會盟、後山黃帝洞等遺蹟,還有世代相傳數以百計的有關炎帝、黃帝、蚩尤三大部族征戰融合的傳說故事和眾多與之相關的地名相留存。
由此,它不僅揭示了三大人文始祖對開創中華文明的巨大貢獻,也展示了以他們為領袖的一個英雄群體共創中華文明的光輝畫卷。
從這些史跡和文化內涵來審視,河北涿鹿一帶堪稱中華文明的開創地和奠基地,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源頭遺產地和尋根問祖聖地。
●相較河南、陝西有關黃帝的文化遺產而言,涿鹿三祖文化則具有更廣泛的民族代表性
梁
勇:涿鹿及其周邊地區中華三祖文化遺址,是經得起歷史學考證的中華五千年文明發源地的標誌,具備了文獻、歷史傳說和考古學的證據,而且是炎帝、黃帝、蚩尤三位祖先代表的三種文化交匯的地區,對印證「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具有深遠的意義。
而河南新鄭主要是黃帝軒轅氏的發祥地,陝西黃帝陵則是軒轅黃帝的陵寢。
相比較而言,涿鹿具有更廣泛的民族代表性,不僅能體現中華多民族共同祖先的象徵意義,而且是中華民族各部落「合符釜山」的紀念地,代表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和統一,對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中華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共識,反對分裂,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記者:涿鹿黃帝城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也是中華文明形成的載體;中華三祖文化、合符文化體現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科學內涵。
在文化探源和民族團結層面,無疑,涿鹿是河北乃至全國的一張響亮的文化名片,如何擦亮這張名片?如何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
●「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走向哪裡,是我們艱巨而光榮的使命
謝
飛:在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過程中,一直秉承著自身開放與包容的崇高品格。
在中國歷史上,先後多次遭受周邊強勢而新鮮的文化注入,甚至政權傾覆,但中華文明並未因此而中斷,相反以其博大的胸懷,兼收並蓄的精神,使得新鮮血液融入中華文明的肌體,成為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
中華文明形成至今,總是以開放、和諧、和平的方式對周邊及世界文明產生影響,從不以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強行輸出自己的文明和核心價值觀,這是由中華民族的性格,中華文明的自信所決定的。
這些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在沒有間斷的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提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尋找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奠定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因此,深刻探索研究中華文明在涿鹿形成原因及其價值,「中華文明從這裡走來」,走向哪裡,是我們艱巨而光榮的使命。
●讓國內外更多遊客認識涿鹿,了解中華三祖文化園區
張勝利:中華文明起涿鹿,不僅是我們的一張文化名片,也是張家口和河北省的重要文化旅遊資源,我們要加強涿鹿中華三祖文化園區的旅遊景區建設,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改善交通資源配置,打造大景區、大產業,推進大宣傳、大戰略。
尤其是今年,利用好河北省第一屆旅遊發展大會的機遇,加強與京西百渡大旅遊區的互動,搞活這個文化旅遊景區,讓國內外更多遊客認識涿鹿,了解中華三祖文化園區。
●藉助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有利契機,弘揚和傳承中華三祖文化
燕旺林:中華三祖文化、合符文化是中華三大始祖留給我們後人的一筆最古老、最珍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是中華文明的根脈所在。
弘揚和傳承中華三祖文化,不僅提升涿鹿文化影響力,而且增強河北乃至全國的文化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