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助力遺產保護與傳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安網訊:每年的4月18日為「國際古蹟遺址日」。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每年確定一個活動主題,並在世界範圍內號召會員國開展相關活動,向公眾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擴大社會影響。

今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將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確定為「遺產事業繼往開來」,旨在推動遺產保護的代際傳承,激勵更多年輕人參與到遺產事業當中,實現保護理念、精神、經驗的代際共享。

遺址日活動遍布全球

4月18日至28日,埃及文化部、埃及城市和諧組織(NOUH)、開羅遺產發展委員會聯合組織了系列慶祝活動,強調文化遺產對於埃及的重要意義,培養當地社區和埃及學術界(年輕專業人士)對文化遺產的重視。

活動期間,埃及的7處世界遺產地懸掛世界遺產日旗幟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眾多國際遺產組織的標識。

為儘可能達到傳播效果,埃及文化部為今年的世界遺產日慶祝活動設計了一個特殊的logo,在全媒體平台尤其是電視台滾動播放。

在開羅,組織方推出了傳統手工藝展、遺產攝影展、遺產音樂節、街頭藝術節、主題表演,舉辦「遺產與投資」研討會,為青年學者表達與遺產修復、利用、發展相關的創意提供機會和舞台。

與教育部門合作,在學校開展文化遺產教育,強化年青一代對於遺產的認知。

評選文化遺產領域傑出人物獎、優秀非政府組織獎、文化遺產投資創意獎,表彰對於埃及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機構和組織,推動遺產與創意產業相結合,發揮遺產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歐洲影響最大的參與性文化活動「歐洲遺產日」在4月18日當天推出「歐洲遺產創客周」,鼓勵青少年兒童親身了解、探索身邊的文化遺產,並用文字、繪畫、攝影、漫畫等多種形式講述自己與遺產保護的故事。

多位歐盟文化遺產獎項的獲獎者與小朋友們分享他們對遺產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將遺產保護與歐洲理念相融合。

在尼泊爾,一場關於「傳統工藝和向年輕一代傳遞傳統知識和技能」的對話活動在遺址日期間舉行。

傳統工藝對於尼泊爾文化遺產的修復和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況且這些傳統技能和知識本身還是尼泊爾人世代相傳的非物質遺產的組成部分。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這些傳統技能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受到威脅。

通過舉辦這場對話會,尼泊爾希望為傳統工匠提供一個平台,向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講述他們的工作、面臨的挑戰,為傳統技術和工匠精神在現代社會的延續尋求解決方案。

在墨西哥,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墨西哥國家委員會於4月18日舉辦研討會,討論代際間的知識交流對於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作用,以及年青一代對於遺產研究和創新所起到的作用。

會議通過展示先進的數字信息系統,以及富有創意和成效的成果,鼓勵每個人尤其是年輕人為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興起遺產保護熱

中國是遺產大國,目前有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52項,居世界第二。

中國對遺產保護日益重視,形式日益多樣,方法日益科學。

在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官網公布的全球2018年古蹟遺址日活動安排中,中國不論是活動頻次,受眾人數,還是內容的豐富性、多元性、持續性,都居於前列。

4月14日,由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歷史村鎮科學委員會、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等機構共同舉辦的「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歷史村鎮科學委員會亞太分委會成立會議及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國內外歷史村鎮研究領域專家學者相聚北京,共議亞太地區歷史城鎮可持續保護與管理的實踐與方法。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宋新潮提出了推動古村落保護活化利用的五條建議: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古村落保護工作中的主導性作用;科學、合理的編制古村落保護髮展規劃;抓重點、抓示範,指導各地做好古村落保護;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古村落保護活化利用工作;將保護古村落與改善居民生活有機結合起來。

4月18日,「全國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在京揭曉。

北京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古建築保護修繕工程、山西省平順縣王曲村天台庵修繕保護工程、吉林偽滿皇宮緝熙樓同德殿保護修繕工程、湖北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理學院文物保護修繕工程、青海塔爾寺古建築群修繕保護項目較好地保存了文物的歷史信息,獲得「全國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稱號。

敦煌研究院於遺址日當天在數字展示中心舉辦了2018國際古蹟遺址日宣傳活動,通過向廣大遊客介紹國內外古蹟遺址的保存現狀,提升社會公眾對莫高窟保護利用的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古蹟遺址的珍貴性和脆弱性。

4月14日起,廣東省結合近幾年開展的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舉辦了南粵古驛道保護與修複利用研討會等近10項國際古蹟遺址日活動。

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西安國際保護中心(IICC-X)於遺址日期間開啟「2018文化遺產宣傳季」。

4月15日,「遺產事業繼往開來」辯論大賽暨「2018文化遺產宣傳季」啟動儀式在西安市小雁塔歷史文化公園內舉行。

大賽分為大學組、高中組、初中組以及小學組四個組別,通過四個辯題向大眾普及文化遺產保護相關知識。

「文化遺產宣傳季」為西安乃至全國公眾帶來一次深度了解文化遺產事業的難得機會,5月和6月還會有多場大型文化遺產季的宣傳活動。

西安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隨著2014年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西安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5處遺產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西安的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從原來的1處(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增加至6處。

眾多古蹟遺址賦予了西安強勁的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

2017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遊客1.8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633億元,旅遊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8.6%以上。

近期攜程網發布的2017中國旅遊口碑榜上,西安排名全國第三。

4月19日,全球旅遊目的地營銷峰會暨世界文化旅遊大會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

從今年起,世界文化旅遊大會會址將永久落戶西安,成為西安打造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的一張耀眼名片。

大會開啟了一系列國際化、豐富多元的活動,「全球達人看陝西」、世界文化旅遊峰會、世界文化旅遊嘉年華等世界文化旅遊大會系列活動將相繼在5-10月舉辦。

屆時,西安將聚焦全球目光,加速成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品牌高地、國際文化旅遊勝地。

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助力遺產保護與傳播

國際古蹟遺址日之際,作為國內致力於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傳播的專業機構,北京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推出系列舉措,共襄盛舉。

據北京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負責人介紹,該中心正在通過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建設動態資料庫、推進信息傳播與推廣、推動國際國內合作,深入挖掘絲綢之路遺產內涵,全面呈現沿線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成果,助力「一帶一路」民心相通、文明互鑒。

如課題研究方面,中心聚焦「一帶一路」沿線文化遺產,如對陝西省境內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小雁塔、大唐西市等,甘肅省境內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的巴里坤古城、樓蘭古城等,青海省境內的青海湖、塔爾寺、卓爾山,福建省境內的武夷山、永定土樓等,開展專項課題研究。

中心還組織專家、學者、文物保護者等專業人士赴絲綢之路沿線各遺產地考察、調研,對遺產地的保護和開發情況展開研究。

接下來,中心還將舉辦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論壇、專題研討會、學術沙龍等系列活動,所得成果集結成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叢書、視頻,公開出版發行。

據介紹,北京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秉持「開放、共建、共享」原則,致力於為絲綢之路沿線各遺產地搭建交流、合作、共享平台。

在整合各項資源的基礎上,中心邀請智庫學者編寫系統探究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的藍皮書,為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傳播提供寶貴經驗。

中心參與共建的「一帶一路國家發展網」重點關注遺產領域,網站開設遺產專題頻道,推出世界文化遺產展示、遺產保護、博物館、遺產專題等特色欄目,並為與遺產有關的項目提供課題申請、影像製作、智庫諮詢等配套服務功能。

中心引入「網際網路+」、大數據等理念,以絲綢之路國際數字平台「絲路雲」為技術支持,通過數字化方式,實現對文化遺產數據的記錄和傳播。

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影像工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數字資源庫(國作登字2017-F-00314959)和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動態資料庫(國作登字2017-F-00314961)、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基因信息庫目前正在建設中。

此外,北京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髮展中心還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者、「一帶一路」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以及相關智庫探索建立長期性、開放性、互動性的國際對話與交流機制,旨在通過定期交流與對話,促進中外遺產保護領域持續、深入、全面合作與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熱點八國專家紫禁城話文保

點擊上方「北京參考」可以訂閱哦 日前,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包含中國、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墨西哥8個文明古國在內的...

國際古蹟遺址日 考古成果扯眼球

18日上午,主題為「用心靈感悟文化,以行動保護遺產」的國際古蹟遺址日活動在樂山大佛景區舉行,豐富的照片和詳實的資料吸引了許多遊客和市民前來觀看。 「快看,1899年的樂山大佛頭頂上長滿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