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死後碑上寫:沒有金銀,不要挖我 盜墓賊挖開後笑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國的古人喜歡把生前的金銀珠寶帶入黃土,這樣做的原因是,祖先們對死亡有另一種看法,認為人死了以後不過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像生前的世界,分等級階層,也需要錢財。
他們才對葬禮特別重視,越是有錢人,越喜歡把生前用的東西與自己一起下葬,以便到了另一個世界後繼續享用。
有了厚葬,才有了盜墓。
死亡本就是件令人畏懼的事,我們害怕墳墓,但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的人為了錢,能克服這種畏懼的心理,開始把眼光瞄向了墳墓里的寶藏。
盜墓,在人們眼中看來是一種極不道德的做法,不斷有人提出了「報應論」、「因果論」等玄幻的學說。
然而這些說法並沒有防止盜墓的出現,很多人為了錢財甚至可以冒生命危險,怎麼會怕這種學說提到的「報應」?盜墓的現象越來越多,後來的有錢人,考慮起了如何防止被盜墓,比如秦始皇為自己修建的秦皇陵可說是銅牆鐵壁,成吉思汗就把墳墓秘密安置在廣闊的草原上,至今沒被發現。
但是多數人,包括皇帝們,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不管他們如何加固陵墓,總被盜被挖,有的墳墓主人還被拖離了墳墓,被風吹雨打。
有人開始另闢蹊徑,他們不把墳墓修到地勢險峻的地方,而是放到人們都能看見的位置,卻沒有被盜挖,他們只有一個秘籍:哭窮。
把「哭窮」發揮的最淋漓盡致,當屬南北朝時期魏國的征南將軍張詹。
根據《水經注》記錄,他死後的碑文上刻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
嗟矣後人,幸勿我傷」,是張詹本人生前囑託家人寫的。
「白楸之棺」意思就是白楸木製成的棺材,這種木很疏鬆,不防水,特別易腐爛,屬於平民專用的棺材。
按理說張詹這種級別的大將軍,使用這樣的棺材並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關鍵是他還寫著「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表示自己的墳墓里沒值錢東西,想要來盜墓的別白費力氣,給我過點安寧的日子吧。
張詹這幾句話十分誠懇,而從墓的外表來看的確也是簡陋不堪。
並且墳墓位置毫無遮掩,葬禮還辦得簡單,於是大家便都信了。
時間久了這事還傳開了,都說這是個無金無銀的「空墳」,也就沒人惦記了。
他忽悠了世人長達200年,這200年間他附近的許多墓都被盜墓賊挖空,唯獨留下他的。
即使有一段國家混亂的日子,盜墓猖獗,連一些平民的墓都被盜,張詹的墓還是完好無損。
直到200後的一場全國大饑荒,人們為了找錢,光明正大盜墓。
那些飢餓的百姓們也不管他墓里有沒有值錢東西,哪怕能找個銀錠來換米充飢也行。
他們挖開墓後,笑了,竟然發現大量金銀財寶和各種漆器。
他們發現,棺材並非用的白楸木,而是楠木,固定棺材的釘子全是金子,可見墓里的寶貝有多少了。
這些年所有的盜墓賊都讓張詹的這招「哭窮」騙了,這個秘籍真靈,後來的皇帝們也沒少用這招,但用多了也不靈,有的還起了反作用。
此人死前要求家人哭窮:不藏金銀,求放過!兩百年來果然沒人想盜
厚葬和盜墓就像一對因果,中國古人愛把金銀財寶帶到土裡,之所以這樣做,因為我們的祖先對死亡有一套獨特的見解,認為人死後只不過是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很相似,也需要金銀珠寶,也分三...
他死後立碑,我的墓里沒東西,不要挖我,盜墓賊說,先挖了再說
中國的古人喜歡把金銀財寶帶到墓里,古人認為人死後是進入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也需要金銀財寶,也有身份等級的劃分,所以古人在去世前,就會交代自己的家人在自己的墓里放入自己生前所喜歡的東西,和一些金銀財寶。
此墓忽悠了盜墓賊二百年,全因墓碑上的一句話,後唐太宗效仿失敗
我國歷史上的厚葬之風由來已久,從而便刺激出了大量盜墓賊,盜墓與反盜墓也一直較量了數千年,墓主人為了防止墓被盜,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可是經過幾千年的事實證明,盜墓賊一直處於上風,甚至可以說完勝,以漢...
此人在墓碑後寫了幾行字,騙了盜墓賊兩百多年,現在也有人用
最近盜墓影視劇的火熱,小編也看了最近大熱的一部盜墓劇,不得不佩服裡面的盜墓手段。然而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是認為要入土為安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自己死後還被人惦記,最後落得個屍骨不全(一般的盜墓大都是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