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民國校園古墓真實記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電影版《盜墓筆記》又上演了。

其實,真實的科學考古,是枯燥而嚴謹,那些古墓里的怪物,機關都是杜撰。

在重慶這座城市,最早開展科學考古的地區是沙坪壩區。

因為抗戰時,這裡雲集了全國大量學者,也不乏軍閥中的玩票者。

重慶時報記者在《沙坪壩區地方志》以及《沙坪壩區文化志》中,找到了數十年前重慶最為真實的古墓發現記載,發現這些古墓竟然大多和學校有關…….

右下為重大古墓里描繪的蟾蜍

銅鏡和搗藥蟾蜍,石棺現埋在文化宮地下

1938重慶大學松林坡發現的東漢磚室墓,是抗戰時期發現的,中國嘉陵江下游的第一座漢墓。

墓中兩具石棺,大館刻伏羲,小棺刻女媧,證明是夫妻可能性極大。

出土文物,還有銅鏡兩枚,陶俑若干,五銖錢若干。

銅鏡上刻有東漢元興年號,官俑也比尋常漢墓出土大兩倍。

當時中國的著名考古學家常任俠認為,這起碼是東漢太守或刺史規格(曹操劉備都當過州牧,即刺史)的墓葬,也說明沙坪壩在漢代經濟就很發達。

這座漢墓的發現,是在當時中央大學(重大前身)修工人宿舍時找到。

最初沒有引起注意,石棺被工人用來裝東西。

多虧一個叫唐世隆的教官路過覺得不對勁,才找來專家調查。

後來,中央博物館,中央大學的教授們全部參與了研究,認為其石棺內畫像「姿態姚嬌」,還發現畫像中有如人一樣的蟾蜍站立搗藥。

後來,這批出土文物被帶回南京,而據當時的西南博物館副院長馮漢驥回憶,因為石棺帶不走,埋在另一所學校——川東師範學院,現在的文化宮!

重大古墓里的伏羲

1939年九口崗家族墓葬

重慶大學在抗戰時期,不止發現過一次古墓。

1939年,傅斯年之侄傅樂煥路過重大內的九石崗(現校園內),發現6座石窟,找來常任俠等人研究,發現是一處東漢末年的家族崖墓葬,有熹平,光和等明顯東漢紀年題刻。

只可惜受嘉陵江漲水沖刷,以及盜墓賊之前光顧過,清理出的隨葬品不多。

直1952年,西南博物館再度進行清理,才發現了一批陶器,陶俑。

常任俠認為,這一家族墓群的意義在於,證明漢人在東漢時期就開始崖墓葬。

七中里的東漢石棺

也是在1939年,重慶七中校園內找到一具東漢石棺,文獻記載長2.17米。

但因各種原因,這具棺材竟在當時的聯合中學(七中前身)內存放了13年之久。

直到1952年西南博物館才將其運回研究。

這一石棺,後來被定為一級文物。

其奇異之處在於,棺外壁全部刻滿畫像。

還有疑似莊園主的墓主人回家的場景描繪:高樓高閣、身後有持兵器的士兵,擔魚肉的雜役跟隨,足見墓主地位。

曾發現毛髮完整的古屍

慶時報記者發現,不僅是現在的重大,七中,就連一中校園內,也曾與1990年發現過一座清代古墓,在沙坪壩轉盤三角碑,上世紀70年代也發現過清代古墓。

而根據《沙坪壩地方志》的記載,在上世紀40年代,現紅岩紀念館旁邊,還發現過一件奇事,於一磚室古墓中,發現過一古屍,毛髮是很完整的……

重慶時報記者 任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沙坪壩發現精美宋墓 有浮雕「婦人掩門」

近日,近期,在沙坪壩區鳳凰鎮威靈寺村江家嘴農田水利建設中,推土機施工作業意外推出一處古墓葬。重慶時報從相關部門核實得知,這一古墓為宋代石室墓,保存完好。重慶時報記者了解到,在這古墓被意外發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