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河北博物院有感,人沒了文化依舊活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路過一些城市,都會去博物館裡溜達一圈。

課本上的文物,以立體的方式呈現在眼前,照進現實。

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件故事,甚至許多故事。

感人的,悲傷的,它穿越了千年,百年,依舊有著無法抗拒的魔力,時間賦予了文物永不磨滅的生命。

很榮幸成為河北博物院的第2614855位觀眾,擱以前做白日夢的年紀,非得找一家彩票站按照這幾位數字來張彩票,然後心裡默念天靈靈地靈靈。

那天,天藍的像小時候,白鴿飛起,覺得胸前有一條隨風飄揚的紅領巾,像參觀人民大會堂一樣。

河北博物院分南北兩區,北邊舊的,南邊新的。

我刻意從北邊進,一看這建築便知是毛主席時代的產物,壯觀,嚴肅。

博物院北門門口有自助取票機,還是很方便的。

個人覺得文物肯定在南邊的新館展,所以舊館的一些畫展,影展便直略過了。

從舊館到新館,必經之路需穿過一個商店。

這樣的營銷招數,在各個旅遊的地方,已經屢見不鮮了。

【北朝壁畫】

走進博物館,深知自己有多麼無知,跟個傻子似的走馬觀花。

聽說這陶勇是墓道里看門的。

從模樣看挺願意幹這活兒,表情惟妙惟肖,鞋子挺有特點。

墓裡面出土的其他陶勇。

顏色清晰可見。

北齊的年代是550年-577年,拿計算器算了一下,至今已經1400多年了。

墓道里的壁畫,泥巴像海浪,包圍著壁畫,若隱若現,在遠處才能看得更清楚。

不知道是不是畫師偷懶,還是有其他含義。

三幅畫人物的表情基本一樣。

沒有註解,看不明白。

邊走邊看,每一步都會感覺有所穿越,不管是畫中的人,還是墓道里的秘密。

這個枕頭忘記哪個館展出的了,覺得挺可愛。

老虎眯著眼睛與枕頭相得益彰,有意思。

千年前,這個燭台曾為人們點亮黑夜,哪怕再弱的光芒,也象徵著希望,是個感人的物件兒。

【曲陽石刻】

石刻基本以佛像菩薩為主,在參觀過程中發現佛首異處的石刻真的很多。

這讓我想起在其他地方參觀的時候,也是這種情況。

佛首的消失,損毀一部分與當時破四舊有關,還有一部分是被文物販子盜走販賣到了國外,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咱就不提了。

佛頭聚集了雕塑的精華,國外有很大的市場,有買賣自然有傷害,在文物販子眼裡哪有什麼國家寶藏意識。

不惜損毀文物,但從另一點可以看出,文物的保護工作還是有待提高,有多少文物,在立著重點文物的牌子面前丟失。

看著無頭的文物佛像令人心痛,我也不信佛,純粹是愛國!

前些日子有個叫《佛首回鄉》的展覽,全都是中國各地石窟,寺廟被盜走的佛首。

後來被人買了回來,捐贈國家。

上面圖片中間的佛像,佛首便是後來回歸的。

下面圖片有介紹!

脅侍菩薩立像,即便胳膊,頭沒了,身材依舊透著美好,令人猜想全身的模樣,不知身首何處,何年才歸!

十二生肖,從左至右依次是雞,馬,龍,鼠,各相配一個人物。

按道理應該還有8塊這樣的石刻吧?

彩繪侍奉石雕,千篇一律的臉,拖著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具。

墓志銘,短短橫豎幾百字,人的一生一輩子。

【一些青銅器】

看一些青銅器,多以動物神獸為出發點創作。

接著好多字不認識了。

銹跡斑斑的冷兵器,不知道是否有人死過這些曾經鋒利的劍刃之下

銅戈,銅戩們。

看著玩意就想起還有韭菜沒割呢!

小肥胖,小可愛。

一閃而過,發現亮點,那隻被踩的烏龜,不知有什麼寓意。

畢竟不是癩蛤蟆!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弱肉強食!

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銅燈

這件文物,博物館都不清楚具體幹什麼用的,可以發揮一下想像。

河北博物院的大招藏品,長信宮燈。

門票的正面正是這件文物。

把文物複製品的字樣拿掉,其實我也看不出真假。

當時文物原件正在國博展出,與它同期展出的還有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的金縷玉衣。

奢侈的不是狗,是狗主人。

項圈都是金銀製品。

【金縷玉衣】

第一次聽說金縷玉衣的時候就有一種神秘感,在天津博物館裡看過一回。

狗熊掰棒子似的忘記是誰的了,也似乎沒有介紹。

河北博物院這兩件金縷玉衣是中山靖王劉勝與妻子竇綰的。

咱國家第一件出土的漢朝金縷玉衣。

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保存完整。

比較出名!

提到劉勝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劉備,劉備嘴邊上的「中山靖王后代」便是這位金縷玉衣的主人。

劉備是劉勝的玄孫,也就是孫子的孫子,劉勝自然是劉備爺爺的爺爺。

反正劉勝120多個兒子,後代也多。

真的假的定論難定。

【劉勝的金縷玉衣】

劉勝的金縷玉衣,金絲1000多克,兩斤多的黃金,我這俗人立刻換算,又掏出了計算器。

隨金縷玉衣出土的還有玉九竅塞,眼睛鼻子嘴,耳朵和肛門還有一個生殖器。

當時的人們迷信玉器,以為各個大孔小孔塞了玉器,屍體就可以永不腐敗。

念想是好的。

【竇綰的金縷玉衣】(複製品)

參觀完《大漢絕唱,滿城漢墓》,看見了想看的,也有意外的驚喜,不虛此行。

依依不捨地走出了河北博物院,北門進,南門出,天依然是藍色的。

回頭再望,腦袋裡全是展台里的文物。

每一步行走,每一步駐足,每一眼都有收穫。

有許多的文物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這不妨礙我對歷史的敬畏之心。

人沒了,我們的文化依舊活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信宮燈,一個漢代王國的背影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江西海昏侯大墓的進一步發掘及鋪天蓋地的報導,漢代考古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轟動程度不亞於當年滿城漢墓。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因為一個偶然原因,位於河北滿城的西漢中山國國王劉勝及其...

到底有幾個「中山國」?暈菜了。。。

近日,館兒君聽說了兩個非常值得一看的展覽。它們的距離有些遠,一個在甘肅省博物館,一個在長沙市博物館;但是名字卻很相近,都是跟「中山國」有關的文物展。戰國雄風——古中山國文物精品展甘肅省博物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