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規模最大的皇陵:不僅考古專家忌憚,連盜墓賊都不屑一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皇陵大家都會想到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凌人的威嚴,可是在我國有這樣一座皇陵卻是另一番景象,可謂簡陋寒酸至極。

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位於河南省鞏義市的宋陵,是我國現存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陵之一。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雖然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可卻是另一番景象。

北宋皇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鞏義市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於五國城外,其餘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臣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

由於沒有多少考古價值,1985年部分考古專家認為宋皇陵考古價值,只是立了一塊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就沒有下文了。

北宋皇陵從公元963年開始營建宋陵,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堪稱為露天藝術博物館,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藝術的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靖康之難,徽欽二帝被擄往北上五國城,北宋亡國。

金兵進駐宋陵,為掠奪也為報復,他們對宋皇陵進行了神道二旁(永昭陵)瑞禽毀滅性的盜掘。

一時間狼煙四起,掘墓開棺,慘絕人寰。

陵區內瞬間屍骨遍地,煙火瀰漫,一片狼藉。

就連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陵墓,如今只剩下神道上幾尊神像,至於其他值錢的東西早已經被洗劫一空。

只剩下一些搬不動的石頭雕塑還在默默的守衛著。

遙想當年,太祖黃袍加身,建立大宋,是何等威嚴,可是誰能想到百年之後竟是這樣一幅悽慘寒酸破敗的景象?

這些雕塑有的在農民的地里,可是當地農民並不好奇,圖為一位農民大爺在地里收麥,而他的後邊就是皇陵的石像。

有的散落於田間地頭,無人問津。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的話,你覺著這些守望在這裡的石像會說些什麼呢?這些曠世傑作,如今恍如隔世,這些精美的石刻雕塑深藏著往昔的無數奧秘,靜默而莊嚴地聳立在這片飽經憂患的土地上,向人們昭示著一段苦澀恥辱的歷史。

北宋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程度最高的時代,歷史對於宋朝具有很高的評價。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一幅《清明上河圖》更是令世人讚嘆。

可是如此文明發達的時代,作為皇帝的宋太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死後的陵墓竟然被散落於田間地頭,連盜墓賊都懶得關注,可悲可嘆啊!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唐朝詩人杜牧《阿房宮賦》: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