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廁為何改成了半吊子「尬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廁所革命」讓群眾用上了衛生的廁所,成為最貼心的精準扶貧。
但新華社記者調查後卻發現,中央高度重視並不斷出台相關方案及措施的農村改廁,在山西婁煩的一些地方卻「變了味兒」,出現了半吊子的「尬廁」——沒牆、沒頂,只有個蹲便器。
「尬廁」,不要說去使用,就是想一想都覺得尷尬透了。
房前屋後、鄉間路邊、山坡溝里……在這些地方,莫名其妙地就會出現幾個裸露在外的蹲便器,要說這就是廁所吧,連個圍牆遮羞都沒有,誰好意思使用這樣的「廁所」?要說這不是廁所吧,這每一個白晃晃的蹲便器在相關部門的統計表上,都是一個代表著改廁政績的指標。
所以,這種只有一個蹲便器,卻沒有牆、沒有頂的「廁所」,只能叫它們「尬廁」了。
實實在在感受到尷尬的,首先是使用這種「尬廁」的農民。
因為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要推行改廁,所以當地農民原來使用的旱廁都被拆掉了。
這下倒好,不改廁之前還有一個雖不衛生卻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旱廁可以將就,改廁之後農民們反而需要到屋後、山坡、溝里去「解決問題」了。
就連當地農民們也知道,這一切都不是上面的改廁政策不好,而是改廁的好政策被歪嘴和尚念成了半吊子歪經。
好好的改廁,怎麼就弄成了「尬廁」?看來,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很有必要出來「尬聊」一番。
按照婁煩縣衛生局一位負責人對記者的說法,改廁資金由市縣兩級財政各出1000元,市級財政能保證,但縣級財力捉襟見肘,所以廁所只建成了地面部分。
我們給總結一下,一切都是沒錢惹的禍。
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當地的鳳凰村常住的人家只有20來戶,這個村建成的「尬廁」(其實就是個蹲坑)卻有八九十個。
再笨的人估計都會算這筆帳:把建設八九十個「尬廁」的錢,用來建設真正能用的20來個廁所,資金完全是夠用的。
如果當地相關部門有一顆基本的實事求是之心,那麼即便是縣裡真的拿不出配套資金,給農民改建衛生廁所至少在資金上也是不成問題的。
可是如果缺少了這顆心,改廁恐怕只能變成形式主義的滿地「尬廁」。
婁煩的「尬廁」問題被媒體曝光之後,當地有關部門馬上回應稱,當地組成了專門的整治領導組,制定措施確保資金到位,限期整改落實到位。
媒體一曝光,資金馬上就不成問題了,這也是一種很奇特的邏輯。
在此之前的近兩年時間裡,當地面對一個個光禿禿的蹲便器,為什麼毫無知覺呢?說到底,還是沒有把老百姓的疾苦當成一回事。
你天晴下雨無處如廁,那是你的事。
只要報表里的改廁任務「完成」了,一切就都沒有問題了。
所以,這一番整改需要完成的至少有兩個任務。
一是把「尬廁」真正完善成能夠使用的廁所,二是把改廁為何改成了「尬廁」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看看「門道」到底在哪裡?
評論員周東飛
山西婁煩回應「尬廁」沒牆沒頂:限期整改
來源:央廣網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小廁所、大民生,廁所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必備設施,還是一個地方文明程度的標誌。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目前各地正積極推進廁所革命。然而在山西省太原市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