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秘色瓷」謎案,到底花落誰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晚唐五代時期,釉色呈天青色「秘色瓷」是瓷器的巔峰作,但是產地卻是千古謎。
從在浙江省慈谿市召開的上林湖後司岙窯址發掘現場專家論證會上獲悉,這裡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燒造地。
後司岙窯址位於上林湖西岸。
,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被學術界確定為唐宋時期的越窯中心窯場和當時的全國窯業中心。
可見,浙江果然是個寶物之城。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谿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對後司岙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此次發掘中最重要的發現則是一批「秘色瓷」。
故宮博物院、中國社科院、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多位專家學者2月24日至25日考察了考古工地和瓷器標本,他們確定,這裡是晚唐五代時期「秘色瓷」的最主要燒造地。
故宮博物院王光堯研究員說,法門寺等地的發現為「誰在用」秘色瓷提供了實物依據,而後司岙窯址則首度為「誰造『秘色瓷』」提供了實物依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建明博士是此次考古的領隊之一。
他介紹,迄今為止,後司岙窯址已經發現了30種「秘色瓷」,有的品種與已出土的秘色瓷相同,像法門寺地宮中的八棱凈瓶,在這裡找到了與之相同的一件。
考古還發現了「秘色瓷」的獨特生產工藝,有助於解答它的釉色之美。
它是裝在瓷質匣缽里燒制的,而不是一般的粗質匣缽。
疊放好的瓷質匣缽在高溫下釉面融化,相互間出現空隙,使缽內熱空氣逸出,而溫度下降後,釉液重新凝固,匣缽又粘連在一起,阻止外部冷空氣進入缽內,這就在缽內形成了缺氧的強還原氣氛,使釉中的鐵離子還原為亞鐵離子,從而釉面現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