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轟動全國的濟南考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可以說,每一次的城市考古,都是一次歷史的穿越。

古城濟南,地下埋藏著數千年的文明,還有眾多道不完的動人故事。

20多年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作為歷史的發現者、城市記憶的喚醒者、文明的傳承者,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發掘了許許多多的考古遺蹟:張馬屯遺址、天地壇街遺址、劉家莊遺址、月莊遺址、小荊山遺址……其中,洛莊漢墓祭祀坑與陪葬坑、章丘危山漢陶俑坑和大辛莊遺址考古發掘享譽全國,分別獲2000、2003、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0年,3次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不僅是濟南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體現,也是無數考古人披星戴月、默默無聞工作最為生動的註腳。

在這最美人間四月天,何不伴著春光,攜三五好友,走進濟南考古館,聆聽這3次轟動全國的考古發掘故事,感受千年古城的文明之光。

濟南考古館

洛莊漢墓祭祀坑與陪葬坑

很多人不曾想到,震驚全國的洛莊漢墓,其發現竟源於一次偶然事件。

1999年6月,因修路需要,洛莊村村民在村西約1公里處取土時意外發現一大堆形狀各異的青銅器。

聞訊後,章丘區博物館對此進行了緊急清理,發現大多數青銅器上刻有銘文,其年代之遠,價值之高,均屬罕見。

同年7月,經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考古調查和進一步清理。

經考證,這是一座西漢初期諸侯王墓,因於洛莊發現,故稱之為「洛莊漢墓」。

西漢青銅鼎

洛莊漢墓為東西走向,平面結構為方形,深度約為20米左右,主墓室是一座有東西墓道的「中」字形土坑豎穴木槨墓。

墓室外圍發掘陪葬坑和祭祀坑36座,分為儀仗木俑坑、出行車馬坑、兵器坑、飲食庖廚坑、樂器坑、祭祀牛坑、馬坑和小型祭祀坑,是迄今所發現的40餘座漢代諸侯王墓中陪葬坑、祭祀坑最多的一座。

其分屬於3個層面,上面兩層為祭祀坑,共計20座,最下面一層共計16座,除7號坑外,其餘均為大型陪葬坑。

36座陪葬坑和祭祀坑的發現及所特有的排列方式,為研究漢代諸侯王陵的埋葬制度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資料,對於重新認識漢代帝王陵墓的埋葬制度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編鐘和第一套編磬出土情況

在出土的近3000件文物中,尤為引人矚目的當屬樂器陪葬坑出土的19件編鐘,6套石罄和鼓、笙等西漢王室樂器。

其中,編鐘工藝考究、保存完好,為國內考古中發現的第一套西漢時期的編鐘。

此樂器坑的發現,不僅在許多方面填補了漢代音樂史的空白,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樂器寶庫,還為漢代音樂史及禮樂制度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型陪葬坑內的陪葬品

洛莊漢墓的發現,創下了考古發掘的數個「第一」。

其出土文物種類之多、器物造型之精美、器物保存之完好在相同類型的漢墓中也極為罕見,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在濟南考古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銅器上的銘文左排「齊大官畜器」 右 容一升

章丘危山漢陶俑坑

時間回到2002年,在美麗的章丘聖井鎮危山景區,人們在此進行植樹綠化時,偶然發現了漢代陪葬坑。

隨後,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漢敲擊建鼓俑

此次發掘,共發現漢代的陪葬坑3座,包括車馬俑坑、與墓主人生活有關的俑坑等。

其中,車馬俑坑呈南北向,其南北長約9.5米,東西寬為1.9米,深0.7-0.9米。

坑內擺放的車馬兵俑自南向北排列,坑內遺物包括170多個陶俑、50餘匹陶馬、4輛陶馬車、近百面盾牌等。

此外還發現有建鼓、鼙鼓、璧、磬、珠等與鼓樂和禮制有關的陶制遺物。

這些陶製品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再現了古人非凡的智慧。

同時,車馬俑坑的西側為與墓主人生活有關的俑坑。

此坑南北長3.3米,東西寬2.6米,坑底部有一輛車、兩匹馬和7個陶俑。

危山漢陶俑坑作為全國漢代考古的重要發現,不僅獲評為「200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還在全國已出土的兵馬俑中,規模、結構和意義僅次於秦始皇兵馬俑、陝西咸陽楊家窪兵馬俑,堪稱全國第三大兵馬俑。

威武雄健的前排騎兵隊

大辛莊遺址

在濟南考古館展出的50多項考古發現中,不能錯過的便是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大辛莊遺址。

在這裡,青銅器、玉器、骨器等精品文物能帶你穿越時空,感受商代時期的文明。

大辛莊工地發掘區夯拍(高空航拍讓遺蹟分布一目了然)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考古學家先後在大辛莊進行過調查和挖掘。

直到2003年3月至6月,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與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聯合對此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出土了商代甲骨卜辭,在學術界乃至整個社會上引起較大震動。

這一發現為重新審視大辛莊遺址的性質,認識商王朝與周邊地區,特別是東方地區的關係,以及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組織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商代陶器組合(從左向右依次為鬲、豆、簋)

2010年至2011年,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再次對大辛莊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這次共發掘商代墓葬91座、灰坑103個、灰溝9條、房址4座、窯址2座、灶2處,出土陶器標本300餘件、骨角蚌器近300件、玉石器近20件、青銅器100餘件。

「像這樣的大墓葬,以及周圍同等規格的墓,代表了什麼?大辛莊遺址應該是在商王朝取代夏王朝中原立足之後,在擴張過程中到達山東後的第一站。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表示,銅器銘文上所展現的更為豐富的歷史地理信息,連同2003年該遺址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和玉器等,充分說明大辛莊遺址是商王朝經略東方的統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後段至後期早段,為中國東方地區規格最高的一處遺址,在商代考古與歷史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如今,這些轟動全國的考古發現已根據年代展示在濟南考古館中。

置身其中,一窺文物的精彩,傾聽文物背後的故事,豈不樂哉!

商代小銅鼎(此鼎表面禪紋,高不到10厘米,小巧精緻)

商代銅觶(這件器物造型精緻,紋飾以夔龍紋為主紋,是商代銅器中的上品)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千佛山西路2號

開放時間:周二到周日免費開放,周一閉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