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最後一計,要求他的棺材往南抬,繩斷便葬,所謂何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傳奇人物。
他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後隨劉備打天下,終讓蜀漢鼎足而立。
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的故事,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無不顯示他神人般的計謀。
雖他嘔心瀝血,卻難以逆天,統一中原大業尚未成,卻鬱鬱而終。
然而,他死前留有一計,迷惑世人2000年,至今無解。
諸葛亮人生最後一個計謀,並沒有用在鞠躬盡瘁的蜀國身上,而是用在了自己的身後事上,而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妙」。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何要在自己的後事上煞費心機?這還要從另一位三國梟雄曹操說起。
現在許多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很受歡迎,並且從中講述能夠知道,盜墓的鼻祖那便是曹操。
當年,曹操的大軍中,有一支很特別的部隊,人數巨大,全由曹操設置的摸金校尉來辦理。
這些人不必上戰場,而專門搞錢,所謂摸金,那就是盜墓。
為此,曹操生前曾設有七十二疑冢,其目的就是為了防盜。
據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全部都打開,七十二具棺木分別從東西南北四個不同的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可謂是聲勢浩大啊,事實不就是為了迷惑世人的眼睛嘛。
既然曹操都能想到,那麼比曹操還要聰明的諸葛亮又怎會想不到呢?跟曹操一樣,諸葛亮身前也被很多人恨之入骨,恨不得掘墓鞭屍以解心頭之恨。
有的人在自己將死之前是能感覺得到一些預兆的,像諸葛亮這種神機妙算的人又怎會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呢?公元234年,他行軍至五丈原,多年的伐魏已經讓他心力憔悴,他深知自己已將不久於人世,他便對屬下交待說自己死後要葬於定軍山,但是位置卻不說明,只說要士兵們扛著棺材一路往南,繩斷便葬。
下屬也並不知道其真實用意。
到了真正下葬的那一天,由四名士兵抬著棺材就往定軍山去了,這隻要繩子不斷就得繼續走,棺材又重,士兵們走了一天一夜也沒見這繩子有要斷的跡象,士兵們實在是扛不住了,幾個人就想著乾脆自己把繩子剪斷,隨便找個地方下葬就好了,一不做二不休,說干就干,於是就這樣草草下葬後就回去了。
士兵回到成都,見了劉禪復命。
說已經按照要求,埋葬了諸葛亮。
劉禪一聽,這不太可能吧,才一天呢,繩子就斷了?嚴加逼問下,士兵說了實情。
劉禪聽到真相,一氣之下就把這幾個士兵給斬了,斬了之後才發現,壞了,忘了問丞相埋在哪兒了。
至此,世上便無人知曉諸葛亮葬於何處。
其實在封建社會,人死入土為安,而死後被仇家掘墳報復的事兒非常多。
諸葛亮一生雖說從未真刀真槍的親自上過戰場殺過人,但樹立的敵人還是不少的。
作為蜀國的丞相,想要做到沒人知道自己的下葬地點,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他便出此一計。
此外,善於心計的他也料定抬棺之人會偷懶,而且軍人大多性情豪爽,口風不嚴,此事一旦被劉禪知曉,定不會輕饒了他們。
這樣一來,世上就不會有人知道他埋葬的真實地點了
很多人可能會說四川省成都武侯區不是有個武侯祠嗎?諸葛亮就葬在那裡啊!其實非也,武侯祠不過是個衣冠冢,只是為了用來紀念諸葛亮和劉備等蜀漢英雄的紀念館,諸葛亮的真身所在,至今仍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