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農民畫走出國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談起咱們黃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黃梅戲、武穴竹器外,還不得不提長盛不衰的黃州農民畫。
黃州農民畫以極富個性的藝術張力和獨樹一幟的影響享譽國內外,受到各地民眾的喜愛。
作為全國26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黃州區不僅是湖北省唯一上榜單位,而且是第四次獲此殊榮,這在全國並不多見。
黃州農民畫為什麼歷久彌新?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黃州先民自古有祟火、拜日、尚赤、尊鳳的文化信仰。
上世紀70年代初,黃州區文化館把美術創作定位在反映這種民族趨同性很強的本土化特徵上,激起民間藝人的創作熱情,掀起了民間繪畫創作熱潮。
改革開放後,黃州民間繪畫的題材、內容及創作手法,隨時代的進步不斷延伸和拓寬,出現了嶄新面貌。
自1986年成立現代民間繪畫研究會後,該區文化部門每年從民間挑選出長年從事漆、繪、繡、雕的能工巧匠、織娘繡女進行集中培訓和輔導。
截止目前,共培訓農民畫作者1800多人。
如今,黃州農民畫已經蜚聲海外,成為我國民間藝術園裡的一顆璀璨明珠。
近50年來,黃州民間藝人共創作農民畫2200餘幅,其中參加省級以上展覽、在省級以上媒體發表950餘件,有500餘件獲獎,有25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還先後到台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展出,有200餘幅被香港、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德國、芬蘭等國內外收藏家收藏。
近4年,黃州區農民畫創收200餘萬,成為部分農民畫家的一項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