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墓搬遷挖出清代乾屍 「駐顏有術」身上所穿長衫也完好無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據報導,近日,成都一村民在古墓搬遷時挖出一具清代乾屍,這具乾屍除了眼睛凹陷以外,皮膚還很緊繃,遺體的鬍鬚、牙齒竟然也清晰可見。

真是活久見

地上躺著的乾屍。

昨天上午,家住成都新津縣花橋鎮馬王村的王女士向記者報料稱,當地在搬遷一座具有上百年歷史的古墓時,竟然在墳墓裡面發現了一具還尚未腐爛的乾屍,十分罕見。

隨後,記者立即趕往現場。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當記者趕到現場後發現,村民們口中的這具乾屍已經被運走火化了。

原來,當地村民為了響應政府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從昨天起開始對村裡的墳墓進行搬遷。

從村民們當時拍攝的照片上記者看到,這具所謂的乾屍,實際上是一具身材高大的男性遺體,除了眼睛凹陷以外,皮膚還很緊繃,遺體的鬍鬚、牙齒竟然也清晰可見,就連遺體上身穿的清代長衫都完好無損,盛放乾屍的棺材也保存非常完整。

這幾名姓岳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具乾屍其實是他們家族一位岳姓祖先的遺體,其生前是新津當地的一名教書先生。

而這片墓地其實就是當地岳氏家族的墓地。

其中不少墳墓都有上百年的歷史。

最後,記者諮詢了新津縣文管所相關工作人員後得知,乾屍的形成可能與墓穴的氣密性做得比較好有關。

相關新聞

惠州發現明朝官墓 三層棺槨里躺著身穿官服的完整乾屍

據報導,廣東惠州於12日發現了一座明朝官墓,距今已有580年歷史,目前,已經聯繫文物部門進行保護。

12日,張氏宗親會在廣東惠州市博羅縣城的羅浮藥業工地遷祖墳時,發現祖墳竟然是一座「官墓」,張氏宗親會已經向當地政府報告並聯繫文物部門,申請保護。

墓碑文記載是明朝成化(明憲宗的年號)3年立,距今至少已有580年歷史。

據博羅縣城下街餘慶里張氏宗親會理事會負責人張祥穩介紹,祖墳是11月11月開始遷移的,破土後看到裡面的石棺龐大,遷移不便,於是請來挖機來挖,當他們破開像石頭一般硬的三合土後,發現裡面是木槨,還散發出金絲楠木的香味。

由於不忍心破壞,他們便請了工人用鐵鍬和大錘,慢慢撬開第二層木槨。

發現裡面還有一個黑檀棺。

直到當日下午3點多鐘,才將黑檀棺打開。

讓他們驚訝的是,黑檀棺裡面的先人,身體完好,是一具完整乾屍。

記者12日在現場看到,墓穴已被挖開,穴內約有五六十平方米大,被毀壞部分裸露在外,現場散落地陳列著一些石棺的石塊和木棺的木板。

張氏宗親會的族人,仍守候在墓穴旁,整理死者陪葬物。

裹在木棺上的紅布上,用金粉寫有「皇明儒」「張」、「老」等字樣,紅布被氧化後已經變成黑色。

因部分被破壞,字跡不全。

據在現場的張楨烈介紹,當天遷祖墳時,他站在2米外,看到躺在棺木里的先人臉上蓋有半透明的面紗,身著官服,腳蹬官靴。

族人隨即向羅陽鎮政府報告了相關情況。

張祥穩表示,在古代棺槨的使用是死者的身份地位象徵。

祖墳的棺槨共3層,採用的是2槨1棺,且著官服,應該是地位顯赫的大官。

他們已聯繫文物部門進行保護。

就在這幾天,在山西發現了西周時期一處大型高等級貴族墓群。

昨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發布消息,考古工作者日前臨汾市襄汾縣陶寺村北發現了西周時期一處大型高等級貴族墓群,經過考古勘探和搶救性發掘,目前已探出墓葬1283座、車馬坑1座,對於研究西周至春秋早期的墓祭制度提供了實物資料。

陶寺北兩周墓地位於襄汾縣陶寺村北的800米處,因近年盜墓被發現。

墓地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墓區隨地勢大體沿西北向東南延伸,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

從墓葬分布情況來看,墓地應該有統一的規劃,墓葬因等級的不同存在小的分區:大型墓葬通常沿西北—東南主線排列,中小型墓葬集中散布於大墓周圍,與大型墓葬有間隔。

墓區西北部墓葬年代較早,有的墓葬屬於西周晚期,東南部已至戰國時期,墓地延續約500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京燕表示,根據墓葬的大小可分三類:第一、二類墓葬規較大,夯土質密、堅硬;第三類墓葬較小,夯土相對較疏鬆,夯層厚度10厘米至50厘米不等。

從目前發掘來看,該墓葬群可看出明顯的等級差異,墓群的大型墓葬隨葬品較多,墓葬形式較為複雜,但大型墓葬數量較少。

中小型墓葬數量多,墓葬中隨葬品極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東惠州發現明朝官墓 文物部門讓後人自行處理

只要有研究價值都歸國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服飾文化研究專家趙連賞昨天表示,出土的古墓無論有主無主,不能由墓主後人自行處理,只要有學術及文化研究價值的,都歸國家所有。他稱,古墓不是...

震驚全球考古發現大揭秘

12日,張氏宗親會在廣東惠州市博羅縣城的羅浮藥業工地遷祖墳時,發現祖墳竟然是一座「官墓」,張氏宗親會已經向當地政府報告並聯繫文物部門,申請保護。墓碑文記載是明朝成化(明憲宗的年號)3年立,距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