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為何亡國之君隋煬帝擁有兩座皇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小的揚州城,竟出現了兩座皇陵,而且主人都是大家熟知的隋煬帝楊廣,一時間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一個人怎麼會分葬兩處呢?難道隋煬帝是首身分離、分葬兩處?可史籍明明記載隋煬帝是被縊殺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先說最初出現的隋煬帝陵。

這座隋煬帝陵位於揚州市邗江區的槐泗鎮(離揚州市區不遠的一座小鎮)。

史載,隋煬帝被率領驍果軍叛亂的宇文化及縊殺後,起初葬於江都宮流珠堂,後遷葬吳公台下。

唐朝平定江南之後,以帝王禮儀改葬雷塘。

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隋煬帝最後下葬的雷塘到底在哪裡,已經無人知曉。

直到清嘉慶十二年,經精通歷史的大學士阮元考證,今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的一座大土丘被認定為隋煬帝陵所在,並立碑建石,由清代著名書法大家、時任揚州知府伊秉綬(就是廣東著名的食品「伊面」的發明者)手書「隋煬帝陵」,刻碑立於封土之前。

這就是長期為世人所熟知的揚州隋煬帝陵。

但是,上天似乎在有意和世人開玩笑。

伴隨著近年揚州市大規模城鎮建設的開展,2013年,在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施工工地發現了兩座磚石古墓,其中一座墓中出土的墓誌依稀可見「隨故煬帝墓誌」幾個大字。

此墓誌一出,瞬時轟動全國。

隨即,保護性考古發掘展開。

伴隨著考古發掘的進程,眾多疑問也隨之而來。

狹小的墓室、寒酸的隨葬品,讓人無論如何也無法將兩座寒酸的磚石古墓與皇陵划上等號。

這次會不會又搞錯了?

接下來的考古發現卻又讓人眼前一亮。

除了墓誌之外,古墓中又相繼出土了鎏金銅鋪首、十三環蹀躞金玉帶以及一些其他陪葬品。

鎏金銅鋪首形制之大、工藝之精,絕非普通百姓或一般豪門所能擁有;十三環蹀躞金玉帶更是普通人根本無法得到、也不敢使用的。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訴說著墓主身份的顯赫。

雖然經過千年侵蝕,墓主人屍骨已然無存,但卻完整保留下來幾顆珍貴的牙齒。

這幾顆牙齒經過專業人員測定之後,與史籍記載的隋煬帝死亡年齡相符。

這一點也更加確定了隋煬帝陵的真實性。

史載,隋煬帝曾被多次遷葬。

隋煬帝被縊殺後,蕭皇后與宮人隨即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將他葬於江都宮流珠堂。

等宇文化及率部離開江都後,鎮守江都的一位將軍感念隋煬帝舊恩,為其發喪並改葬於吳公台下。

唐朝建立之後,唐高祖又命人將自己的表兄弟隋煬帝按帝王禮儀遷葬雷塘。

貞觀年間,蕭皇后去世之後,被李世民下令與隋煬帝合葬,也就是兩座古墓的另外一座。

至於墓室狹小、陪葬品寒酸其實也好理解。

畢竟建墓時已經是唐朝,作古多年的隋煬帝已然是亡國之君。

所謂帝王之禮,無非形制而已,大概其有個樣子就行了,不可能和在位的帝王為自己興建陵寢那般工程浩大。

唐高祖為隋煬帝建陵,說到底並不是兄弟情深,無非是宣揚自己皇位的正統性,似乎也不太可能耗費巨資給這位表兄弟建立體量龐大的皇陵。

清朝修繕明孝陵不也同樣是偷工減料、縮小規模了嘛,有個大概形制就成,這是不遠的實例。

雖說陵寢規模縮水了,陪葬品也縮水了,但留下幾件隋煬帝的舊物件還是可以的,這可能就是為什麼會出土鎏金銅鋪首和十三環蹀躞金玉帶的原因了。

或許,這條金鑲玉腰帶就是隋煬帝臨死前隨身佩戴之物,從死者身上扒下似乎也說不過去,雖然是前朝亡國之君,好歹和現任皇帝還是表兄弟,下面的人想必不會那麼不懂事。

恰恰是這些,最終成為了後人確定陵墓主人身份最好的佐證。

經過各方專家論證,這兩座磚石古墓被確認為隋煬帝與蕭皇后合葬墓。

墓中出土的文物也成為了揚州市博物館的館藏珍品。

也正因為這兩座古墓的出土,使揚州成為了擁有同一皇帝兩座「皇陵」的城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隋煬帝陵墓謎團重重:墓中無棺槨屍骨

4月14日,揚州市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在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已經發掘的那座為隋煬帝陵。下一步,考古人員將著手發掘位於「新隋煬帝陵」東側的墓,專家推測,該墓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