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無錫將搭建輻射華東的文創交流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元旦小長假,設在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的鳳凰文創商店迎來試營業後的首個客流高峰,一本收入了99枚印章實物、定價360元的《雲心石面》圖錄銷量可觀。

新年伊始,為無錫藏寶的無錫博物院集高校、社會之力試水文創產品的研發與運營。

其實,在「文創熱」的背景下,無錫在博物院裡開起文創商店還只是個開始。

現場:文創商店試營業,錫博圖冊受歡迎

昨天是元旦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上午的無錫博物院,遊客不多。

但從10點到10點30分,已有十幾撥遊客先後進入文創商店。

「工作日裡中老年人逛的多、買的少,還是節假日人氣旺。

昨天,一個男顧客一下子買了524元商品,充電寶、手機殼、名片夾,他都帶了一個,買去送人」,工作人員記得很清楚,這名顧客臨走時說,現在的奢侈品太多了,沒有藝術氣息,而這些印有藝術家作品的文創產品,「滿身」文藝范兒,是他中意的。

文創商店半個月前試營業,半個月來,貨架上的不少品種要補貨了。

這間開在博物院裡的鳳凰文創商店是無錫博物院與無錫鳳凰畫材集團共同打造的戰略合作平台,雙方組建了技術團隊,共同開發文博文創產品。

目前,已設計出文具、生活用品、瓷器、飾品、家居裝飾以及旅遊產品六大系列共計31個品種的文創產品。

「文具、雨傘賣得好,實用,博物院的幾本圖冊也很受歡迎。

」工作人員說的圖冊有正在展出的《雲心石面——明清文人篆刻特展》的配套圖錄,以及《華繹之舊藏文物捐贈圖錄》《無錫博物院院藏曆代書畫精品圖錄》《無錫籍書畫家及名人印鑑款識》等。

一本厚實的圖冊貴的五六百元,便宜的一兩百元,一冊在手,盡覽無錫「傳家寶」,還能打包帶回家。

一部分專業觀眾觀展後願意購買《雲心石面》圖錄,就是看中了它不僅收錄有上海博物館藏明清文人篆刻精品,還完整收錄了首次面世的無錫明代顧林墓、華師伊墓出土的兩組印章。

「嫌貴的不少,買的都是真愛。

」博物院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本報曾報導了無錫博物院多渠道徵集文物、無錫華氏大義捐贈等報導,隨後,有文博愛好者給博物院的微信號留言,諮詢是否有報紙上提到的館藏精華目錄出售。

文創商店試營業後,這位熱心人第一時間來買走了《華繹之舊藏文物捐贈圖錄》。

盤點:從藏品中找靈感,文創為城市代言

文化創意是以文化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利用不同載體而構建的再造與創新的文化現象。

而擁有豐厚文化資源,同時又肩負著傳播城市文化職責的文博場館,自然成為文化創意的實踐地。

這點,無錫早有覺悟。

去年3月23日,本版A5版《這些文創產品你可中意?它們可都是錫城文博場館研發的》一文,報導了鴻山遺址博物館、蘇珈美術館研發的文創產品。

設計者們根據鴻山墓出土文物的造型,翻製成了書籤、橡皮、筆袋、冰箱貼,萌翻了眾網友。

2012年起,蘇珈美術館著手研發藝術衍生品,推出了《古運河梁溪風情圖》郵票珍藏冊,冊子以無錫籍畫家金家翔的畫作為背景,集納了中國郵政發行的與無錫相關的所有郵品。

文創設計的靈魂是文化,「從藏品中找靈感」成為當下博物館開發文創產品的重要途徑。

近日,無錫市第二屆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評選揭曉,其中,由無錫博物院主持的「文物與生活」文博創意產品專項賽事,共收到參賽作品145件。

經評審、公示,最終,以無錫博物院藏品創作的《春水玉帶扣》衍生文化用品脫穎而出,獲得大賽金獎;《倪雲林苔痕樹影圖》衍生生活用品及《寄暢園遊記本套裝——明代寄暢園五十景》獲得銀獎;27件作品入圍優秀獎。

在政府發力下,社會參與熱情被調動起來。

昨天,記者到訪無錫博物院時,市場發展部的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剛做好的帆布袋,袋子一側是無錫博物院的圖案標識,另一側是錫博院藏精品錢松喦的畫作。

這些帆布袋就是此次文創設計大賽優秀獎「『包』羅萬象系列」的成品之一。

無錫博物院館藏豐富,藏品眾多,收錄了諸多名家之作,這個系列以趙之謙的《碧桃圖》、黃小松的《竹子圖》和錢松喦的《帆船隊》為創意點,分別用作香包、竹炭包和帆布包的設計,將名家之作收於包中,凸顯包羅萬象之意。

「這袋子上的字也好,『鼓足幹勁 力爭上遊』,袋子很結實,很實用。

」相關負責人透露,這款帆布包目前作為博物院的宣傳品供交流使用,拿到它的人無不交口稱讚。

未來:用好「最後一個展廳」,無錫在行動

作為無錫的文化地標,如何讓外來遊客或本地市民在參觀完博物院之後,再選上一兩件有紀念意義的商品,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成為越來越多錫城博物院思考和努力的點。

登陸闔閭城遺址博物館院網,主頁上,「文創」一欄下,設有「闔閭風物」「闔閭奇珍」「闔閭食錦」「圖說闔閭」幾個子欄目,圍繞闔閭城,博物館開發出了一整套文創產品,有圖書、有茶杯,最有意思的還是系列漫畫。

闔閭城遺址博物館還在微信公號上推出了「圖說闔閭故事」的動態漫畫,從泰伯奔吳說起,壽夢、諸樊、季札……幾代君王以動畫片的形式呈現,通俗易懂,賺足了點擊量。

遊客們心甘情願地從線下展廳一路追到線上惡補吳地文化。

觀眾對展品的興趣和認同,通過文創產品得以實物化,博物館文創產品不僅讓文物「活」了起來,還讓博物館文化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這部分文創產品成了傳播地方文化的重要使者。

在歐美國家,開在博物館裡的文創商店被稱作博物館的「最後一個展廳」。

北京故宮也於2015年在紅牆外的東長房區域開設了故宮博物院的「最後一個展廳」——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體驗館,集中展示和銷售故宮博物院研發的各類文創產品。

與之相比,目前我國博物館界文創產品的開發還存在諸如公益性文化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依據模糊不清、政策缺位、管理與激勵機制不健全、創意創新能力不強、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

新實施的《博物館條例》跟去年3月公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都明確支持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研發、經營等活動。

去年,國家博物館在全國率先打造「中國文博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計劃將館藏可授權文物的設計版權向全社會公開,吸引設計師和投資人。

錫也在積極醞釀通過文創產品最大化地傳遞館藏文物背後的吳地文明。

採訪中獲悉,2017年春節過後,無錫將重點打造「無錫文創研究與交流中心」。

該中心是由無錫市文廣新局與江南大學聯合成立的無錫文化創意的交流與研究平台,這一載體將設於無錫博物院一樓大廳,融日常休閒、文創精品展示、文創互動體驗於一體,依託無錫博物院大量的文化資源進行文化產品,文化生活方式的產品轉化,共同搭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輻射華東地區的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發、交流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