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文物保護裝備發展論壇暨「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遺產傳播與服務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17日,「第二屆文物保護裝備發展論壇暨『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遺產傳播與服務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孫峰,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長羅靜,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李耀申、總編輯曹兵武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關強在講話中表示,目前我國文物工作迫切需要先進科技和高端裝備發揮支撐、示範和引領作用,國家文物局將繼續積極聯繫工信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文物保護裝備產業發展路徑,指導編制《文物保護裝備示範產品目錄》,扶持定製研發暫不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文物保護裝備創新產品和技術,針對田野考古、水下文化遺產、古村落古建築、文物保護修復、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等領域重大需求將組織研發系列產品,加快產業標準、監測體系建設,並藉助多種途徑,積極引導、推廣我國文物保護裝備產品和相關標準「走出去」。

來自全國100多家單位的近200位專業人士,就文化遺產保護、技術裝備發展、文物保護與大數據應用、智慧博物館、博物館物聯網體系建設、水下文化遺產保護與水下考古、博物館展覽設備的新技術應用等業界熱點問題進行了交流。

會議期間還舉行了第二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頒獎儀式和《文物保護裝備標準彙編》一書的首發式。

本次論壇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和中國文物報社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傳媒專業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文博出版傳媒專業委員會、文物保護領域物聯網建設技術創新聯盟承辦,北京數字博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華協國際珍品貨運服務有限公司協辦。

(高游 楊海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都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見成效

日前,由國家文物局組織、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的「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技術成果交流項目」在成都舉辦。來自全國2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52個計劃實施館藏...

攀枝花三線建設遺產如何新生

作者:劉修兵始於上世紀60年代、覆蓋全國13個省區、近千萬人參與的三線建設,奠定我國西部地區的工業基礎,極大提升了我國國防工業實力,同時也給今天留下了諸多分散各處、日趨衰敗的廠房遺址和配套居住區...